?

舒適護理在急診監護室內進行有創機械通氣治療的呼吸衰竭患者實施中的效果分析

2020-05-19 14:59劉宇飛韓聰
健康大視野 2020年9期
關鍵詞:效果分析舒適護理

劉宇飛 韓聰

【摘 要】目的:分析舒適護理在急診監護室內進行有創機械通氣治療的呼吸衰竭患者實施中的效果。方法:將我院于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進行有創機械通氣治療的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為觀察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n=40)及對照組(n=40),觀察組實施舒適護理,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對比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肺活量,第一秒呼氣容積與肺活量的比值。結果:觀察組患者肺活量、第一秒呼氣容積與肺活量的比值及護理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進行有創機械通氣治療的呼吸衰竭患者護理中應用舒適護理,有效提升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功能,提升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舒適護理;急診監護室;創機械通氣治療;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R714.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9--01

呼吸衰竭患者,由于多種原因發生換氣、肺通氣功能障礙,導致生理功能代謝紊亂,對于呼吸衰竭患者進行創機械通氣,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并針對患者實施有效的舒適護理,可提升護理效果以及治療效果,提升患者的舒適度[1-2]。

本次將我院于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進行有創機械通氣治療的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為觀察對象,分析舒適護理在急診監護室內進行有創機械通氣治療的呼吸衰竭患者實施中的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期間治療呼吸衰竭的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檢查并確認患有呼吸衰竭的患者;其他肝臟等器官功能均正常;能與醫患人員正常溝通,無語言障礙;經家屬及本人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具有意識障礙及精神障礙;人體主要功能臟器不全者。按隨機法分配,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0例。觀察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2例;平均年齡(64.8±3.6)歲;對照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1例;平均年齡(64.2±4.5)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資料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有創機械通氣治療,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對患者進行密切觀察,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呼吸機的參數調整,并定時清理患者呼吸道中的分泌物,詳細記錄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顏色以及粘稠度。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舒適護理。①體位護理:將患者的床頭抬高,防止其腸道內容反流,為患者進行防壓瘡充氣床墊,防止患者產生壓瘡。②氣囊護理:定時檢測氣囊的壓力,將聽診器放在氣管處,變向氣管內注氣邊聽漏氣聲,聽不到漏氣聲時停止向管內注氣。③保持患者氣道濕化,將濕化器的溫度調到,32-36度,并保證濕化器內液的消耗量,每天350毫升-500毫升。④引流管護理:保持引流管的暢通,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發生引流管受壓漏氣以及滑脫等情況,定期對引流管進行消毒,并記錄引流量,告知患者不可以隨意拔除引流管。⑤心理護理:與患者及時進行溝通,了解患者的文化水平以及心理狀態,對患者進行講解呼吸衰竭的相關知識,并進行創機械通氣治療呼吸機的工作原理進行介紹,對于可能發生的意外事件,提前告知,同時為患者講解良好預后的病例,增強患者恢復的信心。⑥環境護理:對室內溫度進行調節,將濕度調節到50%,定期對空氣、地面以及各種物品進行消毒,禁止護理人員與親友在病區大聲喧嘩,為患者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肺活量,第一秒呼氣容積與肺活量的比值,滿意度分為滿意、很滿意、不滿意;總滿意度=(總例數-不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調查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處理分析,采用()表示肺活量、比值,使用t檢驗數據,滿意度行卡方檢驗,用(n%)表示,P<0.05有統計學意義,反之無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肺活量、呼氣容積與肺活量的比值比較

觀察組患者肺活量(3.92±0.58)L、第一秒呼氣容積與肺活量的比值(85.26±6.88)%均高于對照組患者肺活量(3.01±0.28)L、第一秒呼氣容積與肺活量的比值(62.54±4.21)%(t=8.9361、17.8150,P=0.0000、0.0000)。

2.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滿意42.5%、很滿意57.5%、不滿意0%,總滿意度100%優于對照組滿意42.5%、很滿意25.0%、不滿意32.5%,總滿意度67.5%(P<0.05),實驗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呼吸衰竭患者通常年齡較大,各項生理機能較差,進行創機械通氣是對患者治療的主要方法,但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感到身體不適,對護理的滿意度較低,無法真正的滿足護理需求,近年來舒適護理為新型的護理模式,包括體位護理、氣囊護理、心理護理、環境護理等,廣泛應用于臨床中,有助于提升患者護理的舒適度,提升護理效率[3-4]。

觀察組患者肺活量、第一秒呼氣容積與肺活量的比值及護理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綜述,對進行有創機械通氣治療的呼吸衰竭患者護理中應用舒適護理,有效提升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功能,提升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孫云芳,賀秋紅.舒適護理在高齡患者股骨頸骨折閉合復位內固定術中的效果評價[J].心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9,8(04):167.

陳曉東.重癥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兒應用動態無創肺動脈壓力監測的臨床意義分析[J].吉林醫學,2019,40(10):2372-2373.

鄧愛艷.無創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J].吉林醫學,2019,40(10):2357-2358.

吳玲玲,郭紅云.參麥注射液聯合針刺干預COPD合并呼吸衰竭機械通氣撤機困難的療效及對膈肌功能、NT-proBNP和hs-CRP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28(29):3233-3238+3268.

猜你喜歡
效果分析舒適護理
分析阿奇霉素聯合痰熱清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效果
腹部手術后胃腸動力障礙的診治探討
舒適護理在小兒骨折術后功能鍛煉中的應用
舒適護理用于肺癌患者護理的觀察效果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舒適護理模式對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