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型種植體支抗與傳統的正畸方法在口腔正畸治療中的療效

2020-05-19 14:59郭莉莉
健康大視野 2020年9期
關鍵詞:口腔正畸療效

郭莉莉

【摘 要】目的:對微型種植體支抗療法治療口腔正畸患者的臨床效果進行探討和分析。方法:研究選取我院接收的60例接受口腔正畸治療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均分,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對照組患者給予非種植體支抗治療方法,觀察組患者給予微型種植體支抗治療方法。治療結束后,統計臨床療效和并發癥發生率。結果:本次研究采取微型種植體支抗與非種植體支抗治療相對照的方法,與對照組(60.0%)相比較,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0.0%)顯著升高,組間比較差異性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46.67%)相比較,觀察組臨床并發癥發生率(13.33%)顯著降低,組間比較差異性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微型種植體支抗療法治療口腔正畸患者,能有效提高臨床療效,同時還具有很好的安全性,此種療法值得在臨床上作進一步應用。

【關鍵詞】微型種植體;支抗;口腔正畸;療效

【中圖分類號】R78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9--01

當今社會,人們對牙齒的美觀要求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而變得越來越高。治療口腔正畸的一項新技術是微型種植體支抗,具有操作穩定、靈活、高效、簡單、不依賴患者合作等優點,而廣泛應用于治療口腔正畸中。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對30例接受口腔正畸治療患者,采取微型種植體支抗的治療方法,效果顯著。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從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接受口腔正畸治療患者中,選取6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均分為觀察組(采取微型種植體支抗措施)以及對照組(采取非種植體支抗措施)。觀察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齡18-38歲,平均(28.00±3.16)歲;對照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齡19-40歲,平均(29.50±4.19)歲。兩組患者在上述一般基線資料比較上,不存在影響組間藥物治療對比的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分析。

1.2 臨床納入與排除標準。(1)納入拍X射線片確診患有接受口腔正畸治療患者;(2)納入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3)排除年齡在18周歲以下患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非種植體支抗方法。觀察組患者采用微型種植體支抗方法:(1)術前準備:術前應用直絲弓矯治術矯正所有患者,并已完成牙弓的排齊、整平工作,此時所用的主弓絲為不銹鋼方絲,長寬為0.019×0.025英寸,放置牽引鉤于兩側側切牙遠中部位;修復前,患者未戴用矯治器,每個患者術前均進行曲面根尖片、斷層片的常規拍攝,以對植入部位的骨組織情況進行評價,并對微型種植體的角度、深度、植入部位和方向進行確定,避開牙槽神經、上頜竇等;(2)植入微型鈦釘種植體:漱口用0.02%洗必泰,局部浸潤麻醉用利多卡因,需植入微型種植體的牙用黃銅絲分開,把植入部位標記出來,拍攝根尖片和全景片,對牙根的位置和形態進行檢查,包括植入部位的相鄰主治結構,以供術中參考;不需要黏骨膜翻瓣于輔佐牙齦處,為避免植入時卷入軟組織,牙槽黏膜處需切開黏膜,通常在偏根方或膜齦結合部位2-3mm,骨面與植入角度垂直并傾斜15°-20°,即植入時沿著根尖方向,術后,拍攝根尖片對根尖與牙根間的關系進行確定;(3)術后處理工作:預防感染時口服抗生素,復診每個月1次,9個月后,取出微鈦釘后無需特殊處理,幾天后就會恢復很好。

1.4 觀察指標 微型種植體支抗治療后的臨床療效和并發癥發生率。

1.5 療效評價(1)臨床療效:顯效:接受口腔正畸治療后癥狀明顯得到矯正,根據X射線片顯示,患者的上中切牙凸距、磨牙前移有一定的減少;有效;接受口腔正畸治療癥狀改善不明顯,根據X射線片顯示,患者的上中切牙凸距、磨牙前移有一定的減少;無效:接受口腔正畸治療癥狀沒有改善,根據X射線片顯示,患者的上中切牙凸距不發生改變、磨牙前移明顯。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例+有效/例)/總例數×100%;(2)并發癥發生率:患者接受治療后是否發生不適、牙齒酸痛、感染、出血等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并發癥發生/例)/總例數×100%。

1.6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分析相關數據。計量資料采用()來表示,采用進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t檢驗。組間比較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比較。觀察組患者顯效19例,有效8例,無效3例;對照組患者顯效12例,有效6例,無效12例。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0.0%)顯著高于對照組(60.0%),組間比較P<0.05。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觀察組患者并發癥未發生26例,發生4例;對照組患者并發癥未發生16例,發生14例。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13.33%)顯著低于對照組(46.67%),組間比較P<0.05。

3 討論

支抗是一種與矯治力作對抗的反作用力裝置,支抗是否牢固是固定矯治的關鍵。傳統的口腔正畸治療是以牙弓、顱面以及牙齒做支抗,但是其穩固性、舒適性較差,易發生感染,嚴重者還會對患者造成意外傷害,所以沒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微型種植體隨著口腔技術的不斷發展而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中,微型鈦釘種植體直徑小、穩固性好、操作空間大、創傷小,具有操作快捷、方便的特點。本次研究采取微型種植體支抗與非種植體支抗治療相對照的方法,與對照組(60.0%)相比較,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0.0%)顯著升高,組間比較差異性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46.67%)相比較,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13.33%)顯著降低,組間比較差異性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微型種植體支抗療法治療口腔正畸患者,能有效提高臨床療效,同時還具有很好的安全性,此種療法值得在臨床上作進一步應用。

參考文獻:

張宇.微型種植體支抗在口腔正畸臨床中的應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1):98-99.

陳亞瓊.微型種植體支抗在口腔正畸臨床中的應用分析[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6,3(2):89-90.

高菲.微型種植體支抗在口腔正畸臨床中的應用研究[J].山東醫學高等??茖W校學報,2017,39(1):35-37.

馮富強.微型種植體支抗在口腔正畸臨床中的應用分析[J].醫藥前沿,2015,(11):320-321.

李聯欽.微型種植體支抗在口腔正畸臨床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30):45.

猜你喜歡
口腔正畸療效
止眩湯改良方治療痰瘀阻竅型眩暈的臨床療效觀察
冷噴聯合濕敷甘芩液治療日曬瘡的短期療效觀察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的療效觀察
口腔正畸治療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臨床分析
護理工作在口腔正畸中發揮的實用價值
特殊口腔正畸保持器在口腔正畸中的應用效果研究
臍灸治療腦卒中后便秘的療效
破裂腹主動脈瘤的腔內修復術與開放手術療效比較
針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療落枕的療效報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