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發性肝癌血管性介入治療的現狀

2020-05-19 14:59冀增秋
健康大視野 2020年9期
關鍵詞:原發性肝癌介入治療綜述

冀增秋

【摘 要】加強對原發性肝癌血管性介入治療的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研究可以找到治療腫瘤疾病更為有效的方法,豐富該疾病治療的理論依據和實踐經驗。近些年來,一些專家學者對此領域的重視力度不斷加強,并獲得了良好的成績,有一定的參考示范價值。接下來本篇文章立足于以往研究的基礎,對原發性肝癌血管性介入治療做進一步的探討,以提供給業內有關人士一些啟發性的指導。

【關鍵詞】原發性肝癌;介入治療;綜述

【中圖分類號】R1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9--02

介入治療方法對患者產生的副作用較小,且治療效果顯著,特別是對于那些不便于做手術切除或者是自身免疫力較差的高齡患者而言非常適用。據了解,介入治療方法已經越來越普及和受到重視。本文從多個角度闡述了原發性肝癌血管性介入治療的現狀。

1 PLC 的血供特點和血管性介入治療的理論基礎

PLC 的血供特點主要表現為供血量充足,基本上超過一半的血量都由肝動脈提供,供血源有肝動脈以及非肝動脈。具體來講,肝動脈供血分為規則性供血型和變異性供血型兩種,這兩種供血源也是維持肝臟腫瘤組織保持良好運行狀態的主要動力,非肝動脈供血指的是肝動脈以外的其他器官或組織的營養動脈參與供養腫瘤組織。另外,肝動脈供血變異在原發性肝癌當中的發生頻率較高,主要包括胃左動脈的副肝左動脈、腸系膜上動脈的副肝右動脈、異位的肝右動脈伴副肝左動脈以及異位的肝左動脈伴副肝右動脈等。

原發性肝癌血管性介入治療方式充分利用了肝臟腫瘤組織的這一特征,根據實際情況運用導管插入肝動脈直至腫瘤供血血管給予栓塞和灌注化療,這不僅會造成腫瘤缺血壞死和腫瘤細胞凋亡,在藥物作用充分發揮的前提之下還能夠殺傷腫瘤細胞。血管介入治療PLC只對損壞的肝臟組織進行修復,并不會影響到其他健康的肝臟組織,因此患者采用此種治療方式的同時也可以采用其他治療方法。

2 影響血管性介入治療療效的因素

目前,對血管性介入治療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也已經相當豐富,然而問題在于,該研究多局限在早期的PLC患者,針對中晚期PLC患者的研究還不是太多。同時,受各項條件的限制,相關研究與國外相比有一定距離,特別是對影響中晚期PLC患者治療效果的各項因素缺乏系統化的論述,提出的研究結果適用面比較狹窄。

專家指出,腫瘤體積、腫瘤面積、肝內病灶數量、動靜脈瘺、門靜脈癌栓的形成、轉氨酶水平、白蛋白水平、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以及介入術后碘油沉積等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對介入術后的治療效果產生影響。其中轉氨酶和白蛋白水平及門靜脈癌栓形成對介入術后的治療效果影響最大。有學者指出,導致介入治療預后主要危險的重要原因就是門靜脈癌栓的形成,事實證明形成癌栓者在介入治療后的壽命要短于無癌栓形成者?;诖?,患者在進行血管性介入治療之前,不僅要使肝臟保持正常狀態,同時還要清楚病變是否存在動靜脈瘺以及有無癌栓形成,為之后準確預測療效提供有益的借鑒,并提出具有操作意義的對策,有利于介入手術的正常進行。在此基礎之上,關于怎樣確定治療的時機等各項問題也需要深入研究。中國《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針對乙型肝炎病毒(HBV)相關的PLC 患者明確提出要進行抗病毒治療,然而病毒標志物的變化情況以及HBV 病毒載量對介入手術的治療效果等還有待進一步研究?,F階段,有研究表明未經抗病毒治療的HBV 相關的PLC 患者當中有接近20%的患者在接受血管性介入手術之后會發生HBV 病毒學反彈,有接近5%的患者會出現肝功能損傷的情況。所以要想HBV 相關PLC 患者減少HBV 病毒學突破相關肝功能損傷情況的發生,就需要接受正規抗病毒治療,同時還要動態觀察HBV 病毒載量的變化情況。

3 血管性介入治療前后肝功能的評價

PLC 患者自身的肝功能較弱,尤其是在接受血管性介入治療之后會使得肝功能進一步衰弱,同時誘發其他一些不良癥狀。醫學研究發現,肝功能Child-Pugh 分級是血管性介入治療后肝功能衰竭的獨立預測因子,肝衰竭發生率較高的Child-Pugh B 級肝功能患者中位生存期為2.5月,遠遠低于肝衰竭發生率較低的Child-Pugh A 級患者,這就需要在患者接受介入手術治療之前對肝功能進行評價?!对l性肝癌診療規范》明確指出肝功能Child-Pugh 分級為A 級或B 級者為血管性介入治療的適應證,而C 級者為介入治療的禁忌證。

血管性介入手術的規范操作也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統的體制,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但調查發現,我國絕大多數PLC 患者患有肝硬化等肝臟基礎疾病,這就造成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之后出現肝功能損害的可能性大大提升,嚴重情況下還會導致上消化道大出血、肝功能衰竭等各種并發癥,在這種情況下PLC 患者的病情將更加不穩定,所以有關醫護人員要密切關注PLC 患者的情況變化,并建立動態性、可變化的治療管理系統。除了要從細節之處對肝臟腫瘤治療有深入的了解之外,還應該樹立整體意識,有效解決患者腫瘤壞死的問題,同時還要維持肝臟等人體重要器官的健康水平,為切除腫瘤創造有利的環境,大大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落實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針對每位患者的不同情況制定相對應的解決方案,這樣才能夠打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姜軍.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原發性肝癌與肝血管瘤鑒別診斷中的價值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32):35.

蔣劍.原發性肝癌血管介入治療50例的臨床研究[J].實用醫技雜志,2016,23(04):414-416.

金少純.原發性肝癌血管介入治療65例的臨床研究[J].中外醫療,2011,30(19):61.

猜你喜歡
原發性肝癌介入治療綜述
SEBS改性瀝青綜述
NBA新賽季綜述
三維適形半野輪照放療技術治療局部晚期原發性肝癌的臨床療效
消癌平片聯合TACE術治療老年原發性肝癌的療效和生命質量的臨床觀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和靜脈溶栓治療后心率變異性的影響研究
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介入治療中替羅非班的應用及意義探究
探討氯吡格雷預防冠心病介入治療心血管的臨床療效
TACE序貫3D—CRT治療原發性肝癌的療效及安全性觀察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