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體位固定技術在胸腹部腫瘤放射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2020-05-19 14:59王忠建
健康大視野 2020年9期
關鍵詞:放射治療

王忠建

【摘 要】目的:探討不同體位固定技術在胸腹部腫瘤放射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選取在本院進行胸腹部腫瘤放射治療的患者中50例,其中25例患者采用真空墊體位固定法,將其定為A組;另外25例患者采用熱塑體膜體位固定法,則為B組,比較兩組患者的體位固定誤差和放射所造成的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在體位固定不同方位所存在的誤差比較,B組患者均明顯小于A組患者(P<0.05);統計兩組患者由放射所造成的并發癥,B組患者的各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A組患者(P<0.05)。結論:將熱塑體膜體位固定技術應用于胸腹部腫瘤的放射治療中,能夠實現對患者的精確固定,減少了不必要的細胞損傷,降低了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從而提高了臨床療效,所以值得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體位固定技術;胸腹部腫瘤;放射治療

【中圖分類號】R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9--01

近年來,我國腫瘤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早期腫瘤患者進行手術根治效果較好,但對于一些中晚期腫瘤患者,在進行手術切除病灶的同時,結合放、化療能夠顯著抑制癌細胞擴散,從而促進臨床療效的提高[1]。放療是臨床治療腹部腫瘤的主要方法。隨著放射治療技術的不斷發展,這種技術的優勢與局限性逐漸顯露出來。為了提高放療技術的療效,需通過體位擺放、固定方法的調整,實現精準放療,減少藥物對腹部腫瘤患者正常組織的損傷。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2],在腫瘤患者的放射治療過程中,對其進行精確的固定是十分重要的,不僅有助于提高放療效果,而且能夠顯著減少由放療造成的并發癥,因此選取一種合適的體位固定技術有較為積極的意義。筆者從本院選取研究對象,通過對照試驗,探討了不同體位固定技術在胸腹部腫瘤放射治療中的應用效果,現做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8年1月到2019年3月在本院進行胸腹部腫瘤放射治療的患者中隨機選取50例,其中25例患者采用真空墊體位固定法,將其定為A組;另外25例患者采用熱塑體膜體位固定法,則為B組。A組患者中,男13例,女12例,歲數在26~63歲之間,平均為(47.22±2.01)歲;B組患者中,男18例,女7例,歲數在27~64歲之間,平均為(47.65±1.32)歲。兩組患者都經病理檢查確診為胸腹部腫瘤,患者或其家屬知情同意,且本此研究被醫學倫理委員會所批準。將兩組患者的年齡、病情、家庭狀況、性別等一般資料進行比較,組間無明顯的差異(P>0.05),所以本次對照試驗可行。

1.2 方法

A組患者在進行放射治療時應用真空墊體位固定技術:首先將半真空狀態的真空墊擺放好,然后使患者處于仰臥位,放出真空墊內的氣體使其與患者充分接觸,指導患者將體位擺放正確后使其保持靜止,將真空墊抽成負壓進行定型,然后標記。

B組患者在進行放射治療時應用熱塑體膜體位固定技術:擺放體位架時應使其X軸、Y軸重合于三維激光的X軸、Y軸,將在70°左右的溫水中軟化后的熱塑體膜與患者放射治療的部位充分接觸,待其冷卻塑型,固定好后進行標記。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分別采取不同的體位固定法后,統計并比較在不同方位上的體位固定誤差,對放射所造成的并發癥進行記錄和比較。

1.4 統計學處理

將實驗所得的數據進行嚴格收集,然后應用SPSS 23.0軟件進行分析處理,應用t檢驗對計量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表示方法為();應用檢驗對計數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表示方法為(%)。如果所得P<0.05,則可以認為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體位固定不同方位所存在的誤差比較,B組患者均明顯小于A組患者(P< 0.05);統計兩組患者由放射所造成的并發癥,B組患者的各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A組患者(P< 0.05)。

3 討論

胸腹部腫瘤是較為常見的一大類疾病,放射治療是臨床上治療胸腹部腫瘤的常用方法。在臨床關于腫瘤放射治療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可對腫瘤區域給予足夠精確的治療劑量,從而使其周圍的正常組織與器官可將受到的照射降低至最低水平。從而提升腫瘤局部的控制率及降低正常組織并發癥的發生。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保障治療計劃和精心的設計并可準確的在臨床中執行,對此必須具有一系列的質量措施予以保證。放療的目的在于對癌細胞進行殺傷,促進患者康復,所以在進行放療時,要做到對腫瘤區域的準確定位和患者體位的精確固定,不僅可以避免對正常組織細胞的損傷,而且能夠大大提高放療效果。調強放療的驗證主要有以下方面組成:①關于絕對劑量分布的測試,在體模等中心處將電離室插上,從而利于具有完整性調強放療的執行,對所測出的劑量與調強計劃算出的等中心點的劑量做出相應比較,使其最大誤差應保證在5%范圍內。② 關于相對劑量測試的分布,在慢感光膠片內插入相應模體,如Kodak-EC,以大頭針在膠片上對等中心點進行標記,從而實現完整性調強放療的執行。然后利用膠片劑量儀與RIT113劑量分析軟件得出實測的登記量分布曲線。另外,對于插入的膠片模體進行CT定位掃描,并對的登記量分布曲線與計算的登記量分布曲線相比較進行實測,同時對于位置的抑制性及最大百分偏差均具有嚴格的要求。③關于等中心位置的檢查,拍正側位驗證片與治療機系統的數字重建模擬進行比較,其偏差要求在2mm范圍內。本次研究中,筆者探討了真空墊和熱塑體膜兩種不同體位固定技術在胸腹部腫瘤放射治療中的應用效果,結果顯示:在體位固定不同方位所存在的誤差比較,B組患者均明顯小于A組患者(P< 0.05);統計兩組患者由放射所造成的并發癥,B組患者的各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A組患者(P< 0.05),與大多數學者的研究結果相符[3]。所以可以得出結論,將熱塑體膜體位固定技術應用于胸腹部腫瘤的放射治療中,能夠實現對患者的精確固定,減少了不必要的細胞損傷,降低了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從而提高了臨床療效,所以值得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趙書才.胸腹部腫瘤放射治療中不同體位固定技術應用研究[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9,3(07):89-90.

梁杰.不同體位固定技術在胸腹部腫瘤放射治療中的應用差異[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09):80+83.

陳志強,陳姍,郭飛.胸腹部腫瘤患者放療治療中應用不同體位固定技術的效果對比[J].黑龍江中醫藥,2018,47(06):2-3

猜你喜歡
放射治療
廣東放射治療輻射安全現狀
探討放射治療技師在現代放射治療中的重要作用*
關于《放射治療機房的輻射屏蔽規范 第3部分:γ射線源放射治療機房》(GBZ/T 201.3—2014)技術指標解析
基于自設計圖像處理技術實現放射治療文件的讀取和顯示
脊柱轉移瘤立體定向放射治療研究進展
更正
咽及喉部鱗癌放射治療技術研究進展
伽瑪射束立體定向放射治療質量控制
對鼻咽癌Ⅰb區淋巴結是否行預防性放射治療的臨床研究
胸腺瘤放射治療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