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向往石菖蒲 一樣的人生

2020-05-25 02:46余紫芮
作文與考試·初中版 2020年13期
關鍵詞:石菖蒲青翠隱士

余紫芮

蘇軾在《石菖蒲贊》里描寫了一種植物,叫石菖蒲。石菖蒲好養活,耐寒,很青翠,正如其名,它長在石頭上。

蘇軾的文章里,寫了“凡草木之生石上者,必須微土以附其根。如石韋、石斛之類,雖不待土,然去其本處,輒槁死。惟石菖蒲并石取之,濯去泥土,漬以清水,置盆中,可數十年不枯?!边@突出了石菖蒲一個獨特的性質,簡而言之便是:不挑土。

我想做石菖蒲一樣的人,隨遇而安,既能蒼翠在山林間,也能傲然在桌案間。就算生活際遇不好,不像五月的石榴花那樣耀眼,也不像九月飄香的丹桂那樣芬芳,甚至未必有一朵小小的花兒,可是心卻安靜、從容,落在哪里都能生根、發芽、成長。所以,石菖蒲那么“不甚茂”的姿態,讓蘇軾心生歡喜。吾心歸處即是吾鄉,大靜大動可以是我,大起大落也沒關系,石菖蒲就像蘇軾,或者說蘇軾就像石菖蒲,無論外界的環境如何變幻,他的內心都從未被撼動過。

石菖蒲像是隱士,大抵古代文人里,十個有九個半想做隱士,蘇軾也不能免俗。當石菖蒲離開山林,被蘇軾挖走,它雖不再隱于山林,但它還是隱士。所謂“小隱隱于野,大隱隱于市”,對石菖蒲總還是貼合。它隱于野時,“忍寒苦,安澹泊,與清泉白石為伍,不待泥土而生”;隱于市時,蘇軾將它“以石盆養之,置舟中。間以文石、石英”,也可以“璀璨芬郁”。

陶淵明避世,避于深山,內心清明,而內心清明的又何止這些隱士?清明的人,亂世有,太平盛世也有,又何必一定要去山里做隱士呢。我想做石菖蒲一樣的人,沒有隱士的軀殼,卻有一份隱士的心思。比松柏少一分入骨的寒意,比蓮花少一分優雅的香氣,那“節葉堅瘦,根須連絡”的灑脫面貌就已經足夠。隱于野易,隱于市難,當看見了香車寶馬、峨冠博帶,知道有的人權柄在握,有的人揮金如土,世間幾人不艷羨呢?如果我想做石菖蒲一樣的人,那么這些都不能使我動搖初心。

我想做石菖蒲一樣的人,并且向往石菖蒲一樣的人生。清泉白石對石菖蒲已足夠,那什么對我足夠,什么對世人足夠呢?于人來說,怕是宇宙也不夠衡量。做人要知足、淡泊、從容而不忘初心,這就是為什么,我向往石菖蒲一樣的人生。

‖浙江省金華市蘭溪第二中學‖指導教師:唐曉軍

以物寓理,托物言志,是這篇文章的精彩所在。作者在文首,就直接道出所托之物——石菖蒲。它耐寒,青翠,長在石頭上。寥寥幾筆,即可知石菖蒲的生長環境雖然惡劣,但它依然生機勃勃。既然是以物寓理,自然離不開人格精神,于是作者提到了與石菖蒲關聯度極高的蘇軾,而這種過渡非常自然順暢,從蘇軾的《石菖蒲贊》引入,以石菖蒲落在哪里都能生根、發芽、成長,講到蘇軾無論外界的環境如何變幻,他的內心都從未被撼動過,一直是“此心安處是吾鄉”。

從蘇軾身上那種像石菖蒲一樣的隱士風格,作者又聯想到了像陶淵明那種避于深山的大隱生活,相較之下,作者更愿意擁有石菖蒲身上的內在品質,而不是外在形式——沒有隱士的軀殼,卻有一份隱士的心思。比松柏少一分入骨的寒意,比蓮花少一分優雅的香氣,有一份淡泊、從容的灑脫精神就已經足夠。

從作者對石菖蒲如此有深度的精神認知里,我們不禁深深感佩于作者雖然年少卻意境高遠的人生境界!

【適用文題】向往;生命的姿態;從事物中感知生活……(平子)

猜你喜歡
石菖蒲青翠隱士
50 years of social distancing experience雪山隱士的50年隔離生活
隱士
林區石菖蒲栽培管理技術
多日秋雨逢晴有作
望玉女峰
A Rose In May
心悸喝茉莉石菖蒲茶
隱士
益智聰耳石菖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