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學習與傳統課堂學習對緩解英語聽說焦慮的作用比較

2020-05-25 16:20陳毅龍余姿
大眾科學·下旬 2020年3期
關鍵詞:受訪者聽力傳統

陳毅龍 余姿

在英語語言的學習過程中,聽力與口語往往是中國學生能力最為薄弱的方面,聽說焦慮已經成為中國大學生普遍面對的一大難題。長久以來,大學生的英語聽說教學主要依靠傳統的課堂教學,但由于有限的教學時間、受限的教學效率等因素,傳統課堂教學的效果不佳,對緩解學生聽說焦慮的效果并不理想。但與此同時,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以及移動端平臺及設備的普及,網絡學習逐漸成為練習英語聽說能力的一個主要方式。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網絡學習與傳統課堂學習在教學模式、教學資源選擇等方面有較大的不同。本文結合對大學生英語聽說焦慮現狀的調查,分析比較網絡學習與傳統課堂學習在緩解英語聽說焦慮方面的不同作用,并為提升英語聽說學習質量提供可行性建議。

一、網絡學習與傳統課堂學習的學習模式不同

傳統教學模式采用面對面授課的模式,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有直接的接觸與交流;同時,傳統聽力課和口語課的教學模式多采用師生互動的方式,有較多的展示,與一般考試的模式較為接近,容易造成學生由于過度關注回答的正確率及口語表達的錯誤而產生焦慮的現象。在對大學生聽說焦慮現狀的調查中,有72%的受訪者表示聽力活動中的緊張感來自于對測試成績的擔憂,有73%的受訪者認為出現口語焦慮的原因是畏懼口語表達出錯。這就佐證了傳統課堂教學容易產生聽說焦慮。而網絡學習由于教學過程的時空分離性,學生與其他學習者和教學者沒有直接的接觸,教學過程也更加側重于專業知識以及技能的傳遞,與測試形式有極大不同,不容易產生聽說焦慮的現象。

除此之外,傳統教學模式單一,多采用學生練習教師講解的模式,學習過程較為枯燥無聊,不益于刺激學生長期學習;并且此模式依靠老師進行,學生難以在課下進行自主的練習。而網絡教學的發展,尤其是一系列富有創意的聽說學習類APP的發展,極大地豐富了聽說學習的模式,更能夠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網絡學習極為靈活方便,不僅跨越了時空的制約,更使得學生們可以自主進行無真人實時指導的學習與練習,更加高效靈活。

二、網絡學習與傳統課堂學習所采用的學習資源不同

聽力與口語能力的學習主要依托于大量的練習,練習過程中所選用的材料直接影響效率和效果,選擇適合的學習資源是聽說練習發揮作用的前提和必要條件。傳統聽力與口語課堂在改革發展中面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課堂資源較為單一,主要依靠于課本,教學資源題材有限、形式單一,因而容易造成學生聽說方面的學習興趣缺乏。在聽力過程中產生焦慮的原因的調查中,有76%的受訪者認為聽力材料中的生詞造成焦慮,有53%的受訪者認為背景知識的缺乏為焦慮產生的原因,有73%的受訪者認為語速是產生焦慮的原因。由此可見,聽力材料對于聽力焦慮有著直接且重要的影響作用,同時也直接地影響聽力練習的效果。傳統聽力課因為受到學生總體水平的限制以及練習多選用課本材料,因而很難在該問題上有較大的改善。

而網絡學習的一大突出特色就是資源的豐富多樣。網絡學習的實質是信息的分享與傳播,產于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地區的英語資源以及互聯網用戶的分享使得網絡教學資源數量龐大、形式多樣、可選擇余地較大;此外,學生更容易接觸到更加地道、與時俱進的英語內容。再者,目前網絡英語資源已發展成熟,不同能力的學生能夠輕易地找到適合現階段練習使用的材料,對聽力能力的訓練可以更加有針對性,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三、網絡學習與傳統課堂學習的學習目的不同

傳統聽說課堂多采用小班授課的模式,主要以專業老師在適度練習的基礎上進行講解的形式,更加側重于技巧,尤其是應試相關技巧的教授,同時學習材料的選擇也重點關注考試內容。在關于英語聽力課所帶來幫助的調查中,有87%的受訪者認為英語聽力課帶來的幫助主要是聽力基本技巧的學習。由此可見,英語聽說課的主要教學目的在于在教師專業的指導下,掌握正確的聽說應用技巧和學習技巧,尤其是應對考試的相關技巧。

不同于聽力課,在有關練習聽力的途徑的選擇的調查中,大部分受訪者選擇觀看影視劇以及使用英語聽說類APP,而選擇網課的受訪者只有十分之一。由此可見,網絡學習的目的更加側重于通過大量的練習來提高聽說能力、拓展綜合知識而不是學習聽說技巧。同時,大多數受訪者所選擇的練習材料多為貼近生活實際的實用性素材,可見大多數受訪者通過網絡練習聽說的目的在于積累多樣化的輸入信息,與課堂教學的目的有本質的區別。

四、網絡學習與傳統課堂學習的動力來源不同

聽說能力的提升與其他許多類型的學習不同,其學習周期漫長、學習目標難以明確,并且需要大量輸入,因而聽說焦慮的一大來源在于聽說學習的動力不足。在傳統聽說課堂中,教師對學生的管理更強,學生的動力來源主要是教師的要求,該動力來源比較穩定、約束性較強,能夠促使學生長時間地堅持聽說練習。而網絡學習的動力來源主要是自我的要求,該動力來源主觀性過強、約束力不夠,缺少教師的約束管理和同學的共同學習,學生難以長期持久練習以達到所需效果。在本次調查中,每日練習聽說時長大于1小時的受訪者僅占不足5%,也充分佐證了網絡學習的低約束力以及其對英語聽說能力培養方面的不足。

五、網絡學習和傳統課堂學習的主觀影響不同

網絡學習能夠提供豐富的資源與靈活的模式,但多樣化的選擇也加劇了學習效果中主觀作用的影響,是否對自身聽說能力有正確的認識、能否選擇到適合現階段的練習材料、有無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合理的學習系統,都將深刻地影響聽說練習的效果。在關于網絡練習聽說的途徑調查中,選擇通過效率較低且不成系統化的看電影來練習聽說的受訪者遠遠多于選擇采用專業聽說訓練軟件和聽說培訓課的受訪者。在網絡學習中,學生大多傾向于選擇趣味性較強的資源來進行練習,而往往忽視系統性高效練習,因而大部分受訪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聽說焦慮。這也證明了在主觀性影響較大的情況下,學習效果很難得到保證。

但是,傳統課堂的統一教學模式則與之不同,由專業老師選擇學習模式和練習材料,排除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觀選擇,能夠最大程度的保證學習效果,實則有利于學生進行系統化的學習。因而,網絡教學雖然在自身性質及潛在資源等方面具有較為突出的優勢,但其學習效果過分依賴學生主觀因素使得大部分聽說能力不足,聽說焦慮嚴重的學生無法充分發揮其作用。

六、結語

英語聽說焦慮是當前眾多大學生都面臨的一個較為嚴重的問題,網絡教學及傳統課堂教學具有不同的教學模式,采用差異較大的教學資源,學生學習目的不同,學習的動力來源不同,主觀因素的影響也不同。不論是僅僅依靠傳統課堂教學還是進行網絡學習,都很難使學生完全掌握熟練聽說所需要的技巧,并長期堅持大量適合的輸入練習,均難以達到預期目標。因而,較為高效的聽說學習策略應合理結合兩種不同的學習方式,通過聽說課堂使學生打下扎實良好的基礎,同時適當指導學生如何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素材、制定計劃,并鼓勵倡導學生利用網絡優勢進行系統化的長期大量的練習。兩種教學模式固有差異,也各有其優勢與欠缺,取長補短,結合使用,更有利于達到提高英語聽說能力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 趙靜靜,淺談當前大學英語聽說能力現狀及其成因[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2),75-76

[2] 楊潔,大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初探[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04),130

[3] 張在釗,靳松,常建梅,新媒體技術對大學英語聽說能力形成性評價的積極作用[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04),127-129

[4] 朱曉艷,網絡自主學習中的英語聽說焦慮研究 [J],教育教學論壇,2019(10),203-205

[5] 秦勤,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混合學習模式在英語聽說教學中的應用 [J],海外英語,2018(21),51-52+56

猜你喜歡
受訪者聽力傳統
認識亞健康
“民生清單”承載幸福期待
Units 1—2 聽力練習
Units 3—4 聽力練習
Units 5—6 聽力練習
Units 7—8 聽力練習
少年力斗傳統
房價還會漲嗎?
清明節的傳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