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象災害應急管理能力分析

2020-05-25 10:47衛天榮
大眾科學·下旬 2020年3期
關鍵詞:氣象災害

衛天榮

摘 要:氣象災害是自然界中危害性較大的災害,近年來我國多數地區氣象災害頻發,各類氣象災害種類較多,發生頻率較高,影響范圍較廣,對廣大群眾正常生產生活具有較大影響。所以當前要注重對各類氣象災害進行整合,擬定更為完善的應急防御體系,提高氣象災害應急管理能力。

關鍵詞:氣象災害;應急管理能力;防御體系

在社會發展新時期全面強化氣象災害應急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是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動力,也是相關政府部門全面堅持以人為本、積極履行政府部門職能的集中體現。近年來我國社會現代化建設步伐加快,社會改革發展處于重要時期,對社會公共安全造成威脅的要素較多,各類突發事件較多。部分區域針對氣象災害缺乏良好的應急管理能力,各項管理制度擬定不完善,公共事件處理能力有待提升。

一、氣象災害應急管理工作現狀概述

我國地域遼闊,氣象災害種類較多,當前常見的主要有干旱、洪澇、臺風、連陰雨、冷凍害、局地風暴等。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多領域快速發展,基層氣象管理部門開始全面加速氣象災害預警系統建設,注重提高氣象災害預警處理能力。當前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制定基本完成,氣象災害應急處理預案在社會公共突發性事件處理中至關重要。在各類氣象災害應對中,有助于保護廣大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其次,應急管理體制建設成效逐步提升,多數基層氣象管理部門均設定了氣象管理辦公室,對各項工作職責以及管理事物有效明確,逐步建立了多領域、橫向協作工作體制。此外,氣象災害應急工作運行機制逐步建立,氣象災害防災減災覆蓋面較廣,要注重突出政府部門主導地位,多個部門之間協作配合。近些年,我國多數基層氣象管理部門開始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災害指揮防御管理體系,突出氣象信息員以及服務站載體地位。建立了不同層級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基本框架,促使氣象防災減災覆蓋范圍在不斷延伸。在氣象現代化建設發展中,基層氣象管理部門各項應急服務能力不斷強化。在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公開中,主要應用了電視、手機、微博、電話自動答詢系統建設,建立了覆蓋面較廣的綜合性氣象服務體系[1]。

二、氣象災害應急管理工作存有的問題

氣象災害應急管理部門在各項預案編制過程中形式化傾向較為嚴重,各項細節操作不規范,操作性較差。有多數基層區域針對各類氣象災害應急預案編訂不合理,編訂質量較低,尚未制定專門的專項預案。針對各類重大氣象災害應急預案修訂次數較多,但是基層各項應對預案未能得到及時修改補充。在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中,還處于事后動員發展體制,針對各類突發案件還是采取被動應對。在信息、資源、人力調動過程中未能全面實施信息共享,在防災減災工作應對中各項資源未能集中整合,多個部門之間協調性不足。社會應急響應體系建設不完善,尚未突出政府主導、多部門聯動、社會多方參與的管路體制,對于各類重大災害應急響應體制亟需完善[2]。

部分基層氣象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專業素質以及綜合技術能力有待提升,面對多項安全事故、重大事故災害、生態污染、環境破壞等突發性事件,尚未做好現場全面化的氣象監測。在預警信息發布過程中,各項業務開展中多項流程、業務標準、工作機制完善度不足,未能與現有手段有效對接,預警信息發布出口尚未打通。多數地區基礎設施建設落后,多項預警信息不能及時傳遞,廣大基層群眾是受到氣象災害影響的主要弱勢群體。部分基層氣象管理部門由于受到技術、資金等多個要素影響,難以開展科學化、規范化的氣象防御宣傳工作。致使多數社會群眾對氣象災害減災防災工作中缺乏全面認識,長期發展將導致多數地方群眾缺乏良好的氣象災害風險防控意識。

三、提高氣象災害應急管理能力的措施探析

(一)加強“一案三制”建設工作,強化氣象科普宣傳工作

在現階段應急管理工作開展中要做好“一案三制”工作,基層氣象管理部門要注重對各個氣象災害應急預案進行重點優化。全面劃分各項災害應對處置程序以及處置措施,擬定社會多方參與救助、多方防御運行機制。逐步建立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多方參與的災害應對防御體系。要注重對管理工作中各項運行機制集中優化,促使各項管理措施規范化、常態化、流程化發展。在基層做好氣象災害應急處理活動開展,落實各項責任,突出預案應用價值。管理部門還要注重做好氣象科普宣傳工作,通過多路徑高效化宣傳能全面強化廣大群眾防災避災意識。提高政府管理部門、企業管理部門、社會各界對災害的應對積極性,還要落實各項管理工作。集中宣傳提高廣大群眾氣象災害自救能力,強化群眾危機意識,加強社會各界對氣象災害的多方面關注[3]。

(二)完善多個氣象管理系統建設,提高氣象應急響應與服務能力

首先要強化氣象災害監測系統全面建設,基層氣象管理部門要注重配置更為完善的氣象監測應用設備。通過高效化設備應用來強化各類突發事件以及事故監測、預報能力。做好氣象災害預警報警系統建設,全面推廣新媒體建設,廣泛應用公告發布、電子屏幕展示等傳遞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強化氣象隊伍建設,對氣象人員各項信息集中更新,做好演練常態化管理。突出氣象信息隊伍以及志愿隊伍作用,提高各項氣象預警信息傳遞精確性,積極擬定更為完善的處理措施。當前要強化氣象災害網絡系統以及信息收集系統建設,對信息報告機制進行優化,簡化報告流程,確保各項氣象信息能全面收集。管理部門要進一步優化運行機制以及管理制度建設,能與區域國土資源部門、應急辦、防汛抗旱部門、民政管理部門等進行信息溝通交流,實現各項信息資料全面共享。提高各個部門工作協同性,鍛煉應急隊伍氣象災害處理能力。最后還要強化氣象災害應急保障系統建設,在氣象災害管理中預報準確率是基本條件,要注重優化天氣預報精細化預報水平,對各項情況做好預警服務[4]。

(三)集中力量解決氣象部門在應急工作中的薄弱環節

當前要集中力量做好氣象災害應急信息收集上報,注重突出應急信息上報責任制設定的重要作用[5]。要注重發揮微信等社交軟件應用功能,能全面獲取災情具體信息。還要做好氣象災害普查工作,掌握管理范圍內氣象災害發生現狀。注重推動農村地區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網絡建設,要注重整合新農村建設發展成果,將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傳遞到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中,發揮出微信微博、手機短信、電視、電視廣播等現代化傳媒方式應用價值,將多項氣象預警信息及時傳遞給廣大農民。氣象管理部門還要集中資源處理各項應急裝備落后問題,有部分區域氣象管理部門選用的氣象裝備難以滿足氣象服務工作要求。所以要注重配備完善的氣象觀測設備以及各類氣象服務處理軟件,強化移動應急指揮平臺建設[6]。

結語:

綜合上述,在社會發展新形勢下,為了注重強化氣象災害應急管理能力,要從多路徑擬定針對性的發展措施。管理部門要注重和社會各界強化協作,提高氣象災害應對積極性,全面落實各項管理工作。要提高廣大公眾自我救護能力,培育其良好的危機意識,強化社會多領域對災害天氣的關注、了解。

參考文獻:

[1]陶建光.氣象災害應急管理能力評價[J].信息記錄材料,2018,19(2):227-228.

[2]鄭傳新,陸虹,胡維, 等.新形勢下氣象災害應急管理能力評價方法及研究[J].氣象研究與應用,2018,39(3):112-115.

[3]杜樹成.如何增強突發氣象災害應急管理能力[J].氣象研究與應用,2014,35(z1):20-21,23.

[4]韓穎,岳賢平,崔維軍.氣象災害應急管理能力評價[J].氣象科技,2011,39(2):242-246.

[5]王瑛,趙謙,曹瑋.氣象災害應急管理能力評價體系研究[J].安全與環境學報,2011,11(5):245-251.

[6]陳志峰,李丹.氣象災害應急管理能力評價[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24).

猜你喜歡
氣象災害
氣象參與農業保險有關研究
基于GIS的水產養殖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管理系統
陽信縣主要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及防御措施
喀什地區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氣象災害對農業經濟的風險影響分析
廣東省氣象災害對冬種辣椒生產的影響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氣象災害監測預警體系研究
電阻抗譜結合掃描電鏡評價氧化鈣坩堝的燒結狀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