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視節目修辭格式的翻譯探討

2020-05-25 10:47木哈德斯·木拉地力
大眾科學·下旬 2020年3期
關鍵詞:譯制修辭格電視節目

木哈德斯·木拉地力

摘 要:柯爾克孜族是中國古老少數民族之一,有語言文字;新疆廣播電視臺和克州電視臺每天播出柯爾克孜語譯制類電視節目??聽柨俗握Z電視節目近三十年來,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探索過程。電視節目逐漸成為文化的一種主要方式,而電視節目中的修辭或多或少也反映了文化的特點,它會使用各種修辭方法增加美感,而漢語節目修辭的翻譯則應當采取不同的翻譯方法以符合柯爾克孜族觀眾的思維方式、文化心理和審美標準。此文主要對修辭的民族性和翻譯方法、兩種語言修辭格式的比較與意義進行探討。

關鍵詞:柯爾克孜語譯制類電視節目;修辭格式;翻譯方法

一、柯爾克孜語電視譯播節目的分類

柯爾克孜族居住在新疆和黑龍江省,全國人數共有21萬??聽柨俗握Z屬于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東匈語支克普恰克語組,它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語言、新疆五種通用語言之一,在天山南北柯爾克孜族居住的地區被廣泛使用。中國柯爾克孜族現代文字于1911年初次制定,1955年再次進行完善,一直使用至今。

中國柯爾克孜語電視譯播節目,自1992年產生的,當時,克孜勒蘇電視臺開始根據中央電視臺的電視節目,有選擇地翻譯成柯爾克孜語播出。自1996年4月起,克孜勒蘇電視臺每天譯播《克孜勒蘇新聞》。1998年3月,全國唯一的地區級以漢語影視譯制為柯爾克孜語的克州譯制中心成立;自2004年10月起,原新疆電視臺每天開播柯爾克孜語《今日中國》譯制類節目。自2012年5月1日起,原新疆電視臺每天開播柯爾克孜語央視《新聞聯播》和《新疆新聞聯播》。此外,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三縣還有縣級電視臺譯播的柯爾克孜語新聞。

目前,柯爾克孜語電視譯播節目根據節目內容可以分為三大類:

(1)新聞。目前,每天播出總時長120分鐘的柯爾克孜語新聞,它們分別為央視《新聞聯播》(30分鐘)、《新疆新聞聯播》(30分鐘)、《克孜勒蘇新聞》、《烏恰新聞》、《阿合奇新聞》、《阿克陶新聞》(三個各15分鐘)。

(2)專題。新疆廣播電視臺譯播的柯爾克孜語《今日中國》節目包括“中華醫藥”、“走遍中國”、“外國人在中國”、“一帶一路”、“致富經”、“生財有道”、“農牧天地”等20余欄目。此節目是向鄰國吉爾吉斯共和國介紹中國的文化、經濟社會發展、人文、中醫、旅游等等,每天國內外同時播出,時長60分鐘。

(3)影視。由克州譯制中心譯制的各類影視作品,在新疆廣播電視臺八頻道和克州電視臺一頻道播出。

二、具有民族性修辭的翻譯方法

修辭是運用語言的藝術。藝術講美,美學觀點是有民族性的,修辭也必然具有民族性。

具有民族性是因為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傳統、居生地域、風俗習慣、心理狀態,因而對同一客觀事物也就可能產生不同的主觀感受,表現出同一概念的不同的修辭色彩。比如:“龍”是漢族先民的圖騰,在漢民族的心目中是高貴吉祥的象征;在西方“dragon"(龍)卻是一種可怕的形象,成為兇殘暴虐的象征。在我國的一些少數民族中,十二屬相中間并沒有龍,因此,把電視節目中的“龍年”翻譯柯爾克孜語為“魚年”,同樣,把十二生肖中的“猴年”和“豬年”翻譯為“狐貍年”、“野豬年”,因為,在柯爾克孜十二生肖紀年法里,沒有“猴年”和“豬年”[1]。

此外,“狼”在漢語中經常用來象征兇殘、狠毒,成語中有“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狼狽為奸”、“狼奔豕突”等,而吉爾吉斯民族中卻用“狼”來比喻善和公正。吉爾吉斯著名作家成吉思·艾特瑪托夫在其長篇小說《斷頭臺》中描寫主人公草原狼阿克巴拉及其家族的歷難,在給讀者寧靜慈愛的回味中將小說推向人與動物悲劇沖突的巔峰,歷煉人性之罪惡,揭示自然世界的危機,呼喚人類文明善慧。

因此,將狼的兇殘、動魄驚心的描繪,翻譯成柯爾克孜語時,必須考慮觀眾的文化心理和能接受的審美標準,可以繞道兇殘描寫,用轉義或引申義的方式翻譯第二種語言。

其次,一種語言所由構成的語音、詞匯、語法及書面文學都有其自身的特點,這些特點表現在修辭上,往往可以收到更易為本族人民理解和接受的效果。由此造成的修辭現象,很難譯成另一種語言,而一經直譯為另一種語言,原有的光彩往往就消失殆盡。比如:漢語的回文屬于音節的回環。因為,漢字屬音節文子,一個文字代表一個音節,因此,一個漢字通常也就是一個語素,具有單獨的意義?;匚牡男揶o方式,是由漢字的特點規定的,如“驕傲不進步,進步不驕傲”,“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等。這種修辭格式譯為另一個民族的語言時,其獨特的結構形式很難表達出來,其色彩也就消失了。漢語電視節目中常見這樣的回文,保證不消失原色彩,又能到達精準翻譯的目標是很難的,但精英的譯員有辦法,因為,柯爾克孜族民間繞口令的格式與回文很接近??聽柨俗巫迕耖g繞口令以通過特殊的語言鍛煉,培養人的吐字清晰,口語表達準確,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為目的文學體裁[2]。所以說,將回文可以以民間繞口令的格式翻譯。此外,史詩《瑪納斯》中也有不少相似回文格式的詩格,在柯爾克孜民間文學的那種詩格與回文比較需要進一步研究。

三、兩種語言修辭格式的比較及意義

修辭格式比較的方法,大體可分為宏觀比較與微觀比較兩大類型。宏觀比較又可分為古今比較、民族比較和方言比較;微觀比較又可分為修修辭格式外層比較、修辭格式之間的比較和修修辭格式內層的比較[3]。漢語和柯爾克孜語是體系不同的兩種語言,在詞匯、語法等方面都存在不少差異。但撇開這些因素,單就修辭手法而論,漢語絕大分常用修辭格式都能在柯爾克孜語中找到與其相同或相似的修辭方式。

翻譯理論研究是建立在兩種不同語言相互對比基礎之上的一門學科,離開了科學的分析與對比就談不到翻譯理論。既然漢語柯爾克孜語兩種語言在常用修辭手法上存在著不少相同和相似之處,而在相似之中又有各自的一些特點,將它們加以比較進行研究,從中引出符合語言實際的科學規律,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第一,它有助于漢柯兩種語言之間的雙語比較研究。隨著新疆雙語教學及雙語研究的不斷深入,漢語柯爾克孜語語法的對比研究方興未艾,已取得不少成果,但修辭比較研究剛剛起步,有不少重大課題需要進行深入的探討。因此,將漢柯語中的修辭格式加以比較與分析,找出它們之間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引出科學規律,對新疆雙語比較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二,它有助于漢柯翻譯理論研究向縱深發展。在翻譯實踐過程中,為了使譯文符合翻譯標準,除了要正確處理各種詞匯及語法現象之外,恰當而靈活地運用修辭手段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恩格斯在談到翻譯問題時曾指出,翻譯“必須具備兩種文字寫作的經驗”[4]。我國近代翻譯先驅嚴復推出“譯事三難信、達、雅”,其中的“達”和“雅”都同修辭的關系極為密切。因此,結合翻譯對漢柯修辭格式加以系統地比較研究,對于深化漢柯翻譯理論研究,拓寬翻譯理論的研究領域,指導翻譯實踐活動,均具有一定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阿地里·居瑪吐爾地:《中國柯爾克孜族》,第80頁,寧夏人民出版反社,2012年。

[2]《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總目提要·柯爾克孜卷》,第288頁,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8年。

[3]濮侃:《試論辭格比較法》,載《修辭學研究》(第一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3年。

[4]《馬克思恩格斯論翻譯》人民出版社資料室編印,1978年。

猜你喜歡
譯制修辭格電視節目
朱自清散文寫作的遣詞造句藝術
修辭格在高考英語中的應用
廣西少數民族語電影譯制中心
淺談高中英語常見修辭格
上海電影譯制廠成立60周年活動舉行
周日廣播電視
周五廣播電視
周三廣播電視
電視節目
淺談陜北民歌歌詞中常用修辭格的英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