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言景觀視角下民族文化認同感調查研究

2020-05-26 01:50江志賢韓芳岳瑞娜雪琪琪
新絲路(下旬) 2020年5期
關鍵詞:烏魯木齊市

江志賢 韓芳 岳瑞娜 雪琪琪

摘 要:語言景觀是社會語言學中的一個研究領域,其象征意義可以反映出區域文化融合、政策導向和社會身份地位等現象。烏魯木齊市是典型的多語言交匯區域地區。通過研究烏魯木齊市語言景觀可以了解烏魯木齊市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情況,也可以看出多元文化交融的地區民族文化認同的情況。研究發現國語在烏魯木齊私人標牌中使用率最高,其次維吾爾語得到很好保護,使用率也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私人標牌中維吾爾語往往伴隨著國語一同被選用。由此,反映出維吾爾族同胞對于本民族以及中華民族文化認同感較強。同時,本民族文化也得到了很好地保護和發展。

關鍵詞:語言景觀;私人標牌;民族文化認同;烏魯木齊市

1997年蘭德里和布里提出“語言景觀”概念,并將其界定為:“出現在公共路牌、廣告牌、街名、地名、商鋪標牌以及政府樓宇的公共標牌之上的語言共同構成某個屬地、地區或城市群的語言景觀”。提出語言景觀可以發揮兩種功能:信息功能和象征功能[1]。

新疆自古以來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烏魯木齊作為其首府是全疆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并且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文化以及多民族聚居的城市。語言景觀除了國語外,還有少數民族語言和外語,是典型的多語言交匯區域,這里有著國語、英語、維吾爾語等多種語言景觀融合的現象。本研究擬從一種新的視角來調查研究少數民族地區民族認同感的情況。

我國為了保障少數民族行使當家做主的權利,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作為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在民族區域自治的制度框架下,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很多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各民族和諧共生形成民族文化匯聚交流的中心。本次研究區域烏魯木齊市作為中國古代“絲路重地”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十字路口。通過對烏魯木齊市語言景觀的調查,一方面對烏魯木齊市私人標牌的特征進行研究;另一方面,研究烏魯木齊市各民族身份認同的情況。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少數民族地區各民族互相離不開的密切聯系,也可以反映出我國對于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保護情況。語言景觀對民族語言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有著重要意義。

一、研究的方案設計

1.研究區域概況

烏魯木齊市全市轄7區1縣:天山區、沙依巴克區、新市區、水磨溝區、頭屯河區、達坂城區、米東區、烏魯木齊縣,建成區面積365.88平方公里。根據《2018年新疆統計年鑒》[2],烏魯木齊市總人口為2226163人,其中漢族人口1583394人,占71.13%,維吾爾族有287632人,占12.92%,其他民族占19.95%。

2.調查對象與方法

為了了解烏魯木齊市語言景觀所反映出民族認同感的情況。我們主要選擇了語言景觀中私人標牌為調查對象,采用數碼相機拍攝進行大量的語料收集,從語碼的選擇、組合以及大小三個方面進行烏魯木齊市語言景觀的特征分析。抽樣以一個商鋪為一個私人標牌的計量方式,從烏魯木齊市的水磨溝區、沙依巴克區、米東區、新市區、頭屯河區、天山區這六區中共選取36條街道、路巷進行抽樣拍照,共拍攝照片1856張,得到有效私人標牌1204條。

二、私人標牌的調查情況

1.烏魯木齊市私人標牌的語碼選用情況

通過調查發現烏魯木齊市選用的語言文字按照數量多少排列為國語、維吾爾語、英語。在1205個商業標牌樣本里,國語出現了1201次,使用率高達99.67%;維語出現441次,使用率達36.60%;英語出現129次,使用率達10.70%;其他小語種出現次數極少,盡占0.2%左右。

2.烏魯木齊市私人標牌中語碼組合情況

調查發現烏魯木齊市私人標牌中單語標牌出現次數最多其次是雙語標牌多語標牌出現很少。調查樣本中單語標牌占到樣本總數的一半且以國語為主。

通過量化發現雙語標牌標牌大多以國語為主體語言再搭配其他語言文字。這類標牌的文字組合更加靈活,“國語+維語”的組合出現最多有404個,這也成為新疆特色的語言景觀。有拼音出現的文字組合的標牌只有26個,由于拼音是輔助漢語注音的語碼,更多強調的是語碼的功能作用。多語標牌在樣本中出現最少,通常以國語為主體語言以英語、維語、拼音為輔助語言。

3.烏魯木齊市私人標牌的語碼大小情況

私人標牌中的語碼大小是兩種或多種語碼在牌匾上的相對大小情況。雙語標牌和多語標牌共有557塊。經過調查發現在非單語標牌中,國語語碼字體相對最大的標牌有454塊,占非單語標牌樣本總數的81.5%。各語碼大小相等的非單語標牌有71塊,占樣本總數的12.75%。

三、烏魯木齊市私人標牌的數據分析

1.私人標牌的語碼選擇符合地區民族融合情況

根據烏魯木齊市各族人口的比重可以看出在烏魯木齊市范圍內主體民族是漢族,人數占比第二的民族為維吾爾族。在地區語碼選擇上漢語作為我國通用語言文字在全國范圍內普遍推廣使用,在調查的私人標牌里使用率高達99.67%。維吾爾語作為地區內的第二語言,使用率高達36.60%。語言的使用情況和地區內的民族組成密切相關。

2.私人標牌的語碼取向體現民族態度

在多元文化交流的地區我們可以通過區域內的語言景觀比較直觀的感受區域文化氛圍。這種語言景觀的最基本表達體現在那些自下而上的私人商業標牌中。這些私人標牌中不同語碼出現的頻次以及不同語碼在標牌中語碼大小等,能夠反映各語碼在多語地區的社會地位,其中社會地位相對較高的稱為優先語碼。通過調查結果發現,國語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烏魯木齊市私人標牌上使用是最普遍的,語碼的大小和位置通常都是最為顯著的,可見烏魯木齊市優先語碼的取向反映出地區的民族態度。我們還發現烏魯木齊市主體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維語使用情況也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維語在所調查私人標牌中使用率為36.52%,可以看出在國家保護各民族文化的政策以及維吾爾族同胞對于本民族文化的重視下,為烏魯木齊市營造了十分良好的文化交融的氛圍。

3.私人標牌中體現出的民族文化認同感

民族文化認同作為一個民族個體的文化價值取向,反應的是一個擁有特定的社會文化資源的群體的心理需求的主觀意向和程度,表現為民族群體對于本民族內部相對穩定的文化模式的認同,主要表現為民族內部成員對于本民族文化的歸屬感,忠誠感,立場感和異同感[3]。而語言景觀作為一個區域內直觀表達地區文化現象的載體其具有的象征功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民族文化認同歸屬感。我國五十六個民族中,每一個民族的文化都是璀璨的,各民族文化“求同存異”,在文化上明確本民族對于中華民族大家庭的集體歸屬感,明確“小文化”與“大文化”之間的“認同”關系,并會始終保持自己的文化歸屬感。文化歸屬感能夠反映出個體對主體的依賴和相互聯系的整體性的相互關系。一個民族的成員只有對本民族的文化存在一定的歸屬感,才能夠證明民族文化的存在性和價值性。

在所調查的私人標牌中可以發現,所有出現維吾爾語的標牌都會與國語搭配使用。這就很好地體現了在少數民族同胞對于中華民族大家庭的集體歸屬感,在使用本民族文字的同時保護和傳承了本民族文化。凸顯了少數民族文化特色,也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多樣性和包容性。

四、結語

語言景觀有信息傳達和象征功能。我們可以直觀地從語言景觀中得到一些直觀表達的信息外,對于語言景觀我們也可以得到一些比較抽象信息,例如區域文化,社會氛圍等。象征意義的解讀是語言景觀極為重要的部分。

民族文化認同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同樣可以表現在語言景觀上,它是各個民族語言特色表現的平臺,也是展現維吾爾族文化的窗口。私人標牌作為一種自下而上的語言景觀,題材靈活且個性多樣。通過大量的收集調查材料和分析數據,我們發現維吾爾語的使用率僅次于漢語且處在一個較高的水平,而私人標牌中維吾爾語的使用往往伴隨著國語一同呈現的現象。一方面,體現了維吾爾族同胞作為中華民族不可缺少的部分,對于中華民族身份認同,這種身份認同加強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認知,是我們中華民族團結的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文化,使少數民族文化得到發揚和傳承。表現出維吾爾族文化的特色。

參考文獻:

[1] Rodrigue Landry,and Richard Y.Bourhis,“Linguistic Landscape and Ethnolinguistic Vitality:An Empirical Study”,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vol.16,no.1,1997

[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統計局.2018年新疆統計年鑒[J].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8-10

[3]劉娜.大學生民族文化認同問題研究[D].河北:河北師范大學,2013.DOI:10.7666/d.Y2292610

作者簡介:

江志賢(1998--)男,新疆農業大學管理學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

韓芳(1974--)女,新疆農業大學副教授,管理學博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岳瑞娜(1998--)女,新疆農業大學管理學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和社會保障方向。

雪琪琪(1998--)女,新疆農業大學管理學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

猜你喜歡
烏魯木齊市
烏魯木齊市:新冠肺炎疫情新增病例出現較大幅度下降
關于烏魯木齊市棚戶區改造項目審計工作的思考
烏魯木齊市跆拳道錦標賽開賽
近5年烏魯木齊市PM2.5變化分析
烏魯木齊市社區公共安全管理滿意度評價研究
基于SWOT模型分析下烏吐經濟一體化發展展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