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不僅要看透還要說透

2020-05-26 12:01
小小藝術家 2020年5期
關鍵詞:幼教情商內涵

三、幼兒的表演也不是表演

不是表演是什么?我用最簡回答:是成長。

幼兒園把通常的“情景劇”改成了“情境劇”,從“景”到“境”雖一字之差,內涵卻大不同。前者是以觀眾為中心的表述,是把兒童表演視為給觀眾看的“情景”,后者不然,是以兒童為中心,旨在讓兒童融入故事的“情境”。

所以,對于幼兒表演我曾說過:我們給孩子們的不是舞臺,是成長的平臺;臺下的家長也不是觀眾,是兒童成長的啦啦隊。所以才說:兒童情境劇的意義,不是為了表演,是為了兒童的成長。

四、幼兒的體育也不是體育

只有外行才說“幼兒體育課”,如今幼兒園都叫“體智能課”。

但這也不算完全內行,至少我是這樣看的,因為幼兒園沒有像中小學那樣的“純音體美課”,所謂的體智能課也不僅于有智能,還有情商,有規則教育、社會教育等。

所以,我還是那句話:幼兒園的課程水太深,也有點“渾”,需潛視和透視。

把體智能課和自編的體育游戲,包括傳統游戲,統合成“體智情”,尤其是在情商植入和導出的環節,屬于幼教走向縱深的探索,也因此讓人越發需要透視的目光,才能看清楚幼兒體育并不簡單,許多內涵不屬于體育。

五、兒童的重復不是百無聊賴

重復做同一件事對成人而言,或者是百無聊賴,或者是無奈,特別是在流水線工作的工人,很折磨人。

但幼兒不是這樣,他們常常不厭其煩地反復做同一件事,如擺積木,如聽故事,如看繪本,有的簡單教具被兒童反復地“玩”個沒夠。兒童的反復做事是一種天生的帶著生命密碼的成長動作,其中所含的成長兩大元素就是訓練專注力和意志力,這是兒童的智力體操,也是兒童成長的自然法則。尤其是低齡兒童,媽媽別干擾他們,別用“媽媽看你無聊”的態度對待他們。

總而言之,幼教需要真的懂教育,需要平視和透視,更需要把我們看透的道理,跟看不透的家長們說透。

猜你喜歡
幼教情商內涵
理解本質,豐富內涵
畫與話
情商到底是什么
第三屆亞洲幼教峰會評出十位“最美幼教人”
有理數的數學內涵
二則
“情商”的表象與影響
木木相冊
五代兩宋佛教雕塑的佛學內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