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體育社團職能優化對策研究

2020-05-26 16:42肖夢帆甘昕
青年生活 2020年10期
關鍵詞:體育社團優化對策

肖夢帆 甘昕

摘要:黨的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也強調,要時刻把握“分配管理服務”,進一步推進權力下放、分配和管理,優化服務改革,加快推進政府職能的深刻轉變。這項措施符合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政府提供的體育公共服務難以滿足基本條件和人民參加體育活動的物質保障。體育協會的活動者來自社會的基層,在第一時間就聽到他們的聲音,組織和溝通是最直接,最接近原始來源的。因此,體育協會可以說是在此開展活動的最佳選擇。那么政府是否做到了簡政放權?社團是否能完全接手政府下放權力?這些權力誰是主導?誰是主體?是必須要回答的。本文將圍繞這些問題展開研究,來為我國體育社團發展提供發展思路。

關鍵詞:體育社團;社團職能;優化對策

在2015年《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總體方案》、2016年《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以及各省市的《體育協會章程》等,文件里都明確指出了關于政府下放社團權力的內容,要求社團能具備開展體育培訓、出版刊物、開展宣傳活動、組織合法賽事、培訓和承辦政府部門或者有關單位委托的相關工作等。

目前按照文件各社團都在積極達到目標。但開展培訓、組織合法賽事承接政府職能等最終拍板權由誰來決定?政府如何撒手、體育社團如何完全接手,等等這些都是現階段我國體育社團共同面臨的難題。

1 體育社團發展現狀

習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強調實現法治、自治、共治三者的統合”,并進行了相關闡述。這是對新時代推進中國特色社會治理現代化新征程的總體要求。2015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總體方案》(中辦發〔2015〕39號),2016年國務院修訂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文件強調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實現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促進行業協會商會規模發展;加快形成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現代社會組織體制,理清政府、市場、社會關系,積極穩妥推進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厘清行政機關與行業協會商會的職能邊界,加強綜合監管和黨建工作,促進行業協會商會成為依法設立、自主辦會、服務為本、治理規范、行為自律的社會組織。創新行業協會商會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激發內在活力和發展動力,提升行業服務功能,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中的獨特優勢和應有作用。[1]

社團力量的加入注入更多的血液,這就需要政府放手去讓社會力量自由發揮,政府制定相應規則文件、指導者、監督者、評價者等。政府角色的變化蓋伊·彼得勾出了四種治理模式。體育社團承接政府體育公共服務這一塊,為此,BenjaminGidron、Ralph M.Kramer、Lester M.Salamon 等人結合實際情況,政府與社會組織的關系,提出最為經典的“四模型理論”即:政府主導模式、社會組織主導模式、雙元模式、合作模式。[2]國外的體育社團發展對于我國體育社團主體職能的實施設有借鑒意義。

2 妨礙我國體育社團主體職能實現制約因素分析

我國現階段體育社團難以真正成為支撐政府、市場、社會的力量,難以發揮體育社團應有的功能和作用?,F階段他的制約因素主要是有一下幾個方面:1.政社不分;2.法律滯后;3.政府轉移職能意愿不完全;4.資金渠道少;5.社團匱乏專業型人才;6.社團機構設置不完善;7.資源分布結構比例失調;8.公共服務市場基礎薄弱;9.社會監督。以上9個方面都是制約體育社團主體職能實現的重要因素。明確政府職能轉換的制度約束,確定體育社團主體職能的法律保障,建立體育社團主體職能評價體系是體育社團主體職能落地的重中之重。

3 我國體育社團主體職能優化對策

優化對策從更新理念、完善制度、內容調適、社會監督四個方面下手。

(1)理清關系:要分清政府下放哪些職能,哪些職能是社團應該享有的。必須分清政府、社會、市場三者關系,理清體育局、體育總會、單項體育協會等復雜關系。這涉及到體育社團的管理、指導、服務、項目推廣、賽事運營和指導相關單位發展等。因此必須理清體育社團已接受的政府職能,這樣才能有序的推進社團發展。

(2)完善制度:完善制度主要體現在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政府要建立相關法律法規及扶持政策,推進社團服務監管的規范化。主要是制定體育社團的登記標準、換件標準、年檢標準,探索出社團的賽事管理、會員管理、財務管理等可操作性的地方政策及實施細則。在這些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和落實。對于社團違規事項實施懲罰。推進政策落實,建立相關制度,實時監測。

(3)內容調適:對原有體制和機構進行改革創新。在人員構成上,一是,減少政府官員在領導層掛名的現象。二是,吸取在體育學術或管理方面有影響力的人來擔任領導職務。三是,必須建立一支穩定的專業管理隊伍來提升自身的管理和服務能力??傊?,以各類政策為方針、落地其政策,來促進體育社團的可持續發展。

(4)社會監督:社團職能優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提升社團履行政府職能的能力,從而更好的為人民服務。因此,有必要對人民的實際需要進行深入研究,讓公眾參與社會監督,以履行其職能,民眾的滿意與否就是衡量社團職能的重要標準,而公眾的監督就是最好的輔助措施。

參考文獻:

[1]關于全面推開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改革的實施意見[J].中國社會組織,2019(13):15-17.

[2]張慧. 四川省體育社團承接政府職能轉移的路徑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7.

[3]黃振海.促進我國社會組織發展的若干思考[J].學術界,2011(6):210-215.

[4]謝建社.發揮社會組織在社會管理中的積極作用[J].學會,2011(5): 25-26. [10] Salamon, L.M. The Emerging Sector[M], U.S.A: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5]高茂章.河南省城市基層群眾體育社團管理體制及運行機制的調查研究[J].武漢學院報. 2008,42(2):79-82.DOI:10.3969/j.issn.1000-520X.2008.02.017.

猜你喜歡
體育社團優化對策
淺析當前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現狀及對策
戰略管理視角下企業內部風險控制
高校體育社團對大學生體育生活化的影響和作用
民營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優化研究
高校學生群體活動的基本特征和組織管理研究
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優化問題簡析
我校學生體育社團開展活動的情況研究
天津濱海職業學院學生體育社團成因及其對體育課程作用簡析
試析中職學校體育社團的建設與實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