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超級工程帶動科技創新

2020-05-28 09:21楊京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0年12期
關鍵詞:無人區核心技術隧道

楊京

科技創新,就其源頭來說,有的來自大學、實驗室的研究,有的則直接來自人們生產生活需要的推動。前者要經歷從技術成果到商品、應用的轉化,而后者,是需求對技術提出要求。

高峽出平湖、海底建隧道,天塹變通途、雪原修鐵路……很多時候,科技創新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這些改造自然、服務生活的現實需求,催生并“倒逼”著科技創新有所突破。因為技術上不創新突破,這些事就辦不成、做不到。

正如恩格斯所說:“社會上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蔽覀儾灰?,第一次工業革命最初發軔于手工工場,推動它的是工人而非科學家。

對中國來說,以重大工程帶動科技創新,是一種具有鮮明特色的科技創新方法和路徑。重大工程,從設計到施工,往往極其復雜,技術挑戰巨大。我們自己不掌握的技術,不可能都靠引進、購買,關鍵核心技術更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只有通過建設重大工程,帶動協同創新,攻克技術難關,從而掌握核心技術,加快“科技樹”攀升速度,掌握創新和發展的主動權。

這種“工程式突破”,在我國的重大工程建設史上獲得一次又一次成功實踐。比如三峽工程,建設之前,我國只能設計制造30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在工程建設中,通過科技攻關,我們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了水利水電重大裝備和關鍵材料的技術自主能力。剛剛通車的港珠澳大橋,同樣取得了包括海底深埋隧道在內的系列技術突破。

中國地域廣大,地理條件復雜,在我國這樣的自然地理條件下建設重大工程,觸碰到的技術領域,有些甚至屬于“無人區”,其他國家沒有涉足。要推進重大工程,就必然要在科技前沿攻堅克難,就必須通過自主科技創新來破解,實現在“無人區”的突破,引領科技發展潮流。

比如在青藏鐵路建設過程中,我國曾面對多年凍土、高寒缺氧、生態脆弱這“三大世界性難題”,而這一鐵路的最終建成,創造了世界鐵路建設史上的奇跡,使中國在相關技術領域躋身國際先進行列。

從橋梁、大壩、隧道,到航天、探月、深海探測,上天入地,跨江跨海,這一系列重大工程,一系列對新空間的探索,都是科技創新突破的推動器,展現中國想象力、創造力的廣闊舞臺。我們相信,隨著未來中國在重大工程建設方面不斷取得更豐碩的成果,中國科技將不斷攀越新的高峰。

(節選自《長江日報》)

猜你喜歡
無人區核心技術隧道
習近平: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神奇的泥巴山隧道
顛覆式創新: 集汽車級十項核心技術的ROBYF1
黑乎乎的隧道好可怕
徒步穿越無人區
行走不需要借口 穿越四大無人區紀實
LED隧道照明節能改造探討
欣銳特:掌控新能源核心技術
《無人區》點映 粉絲感嘆4年沒白等
地球第三級——西藏無人區的環境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