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球吹擺法肺功能鍛煉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延續性護理中的應用

2020-05-29 18:40李少紅何榮
健康必讀·下旬刊 2020年5期
關鍵詞:腹式穩定期阻塞性

李少紅 何榮

【摘 要】:目的:觀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于延續護理中采取氣球吹擺法的效果影響。方法:擇選2017年3月到2019年11月期間本院收診的91例慢阻肺患者開展研究,以隨機法分成常規組(n=45)和實驗組(n=46),常規組行縮唇腹式呼吸,實驗組采取氣球吹擺法,分析護理效果。結果:鍛煉前,兩組FEV1/FVC、FEV1無統計學意義P>0.05;鍛煉后,實驗組FEV1/FVC、FEV1較常規組顯著較優,P<0.05;實驗組訓練后6min步行距離相比于常規組明顯較高。結論:慢阻肺穩定期患者于延續護理中采取氣球吹擺法效果較為理想。

【關鍵詞】:6min步行距離;肺功能;慢阻肺;縮唇腹式呼吸;氣球吹擺法

慢性阻塞性肺?。璺危┒嘁詺饬髯枞麨楸憩F,是臨床常見病,病死率與致疾率均高,依據病情程度劃分為加重期和穩定期。當機體處于穩定期時可用藥物治療,并配以相應的護理予以干預。延續性護理是穩定期慢阻肺患者的最佳護理選擇,可有效控制癥狀[1]??s唇腹式呼吸是以往提升呼吸肌力的常用方法,但效果不盡人意。本科室對46例患者行氣球吹擺法,下面就具體過程作如下介紹。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取2017年3月到2019年11月期間本院收診的91例慢阻肺患者開展研究。納入標準:實施全方位診斷符合WHO對慢阻肺的確診標準;患者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并發嚴重心臟病;言語溝通受限;免疫功能障礙。依照隨機數字法原則將91例患者分成常規組(n=45)和實驗組(n=46),常規組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齡在58-80歲區間內,均齡(70.2±5.3)歲;病程3-12年,均程(8.3±2.1)年;實驗組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齡在55-78歲區間內,均齡(68.5±5.3)歲;病程3-12年,均程(8.3±2.1)年。對兩組組間資料展開獨立樣本檢測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規組行縮唇腹式呼吸:指導患者通過鼻部呼吸,縮唇后模擬吹口哨方式開展緩慢式呼氣訓練,時間5~8s;取臥位、坐位及立位,按照吸鼓呼縮的方式將一手放置于胸前,一手放在腹部,腹部盡可能不動,吸氣時鼓起腹部,呼氣時收回腹部,縮唇慢慢呼氣,呼氣與吸氣比例2~3.5,頻率保持6~8次/min。兩種方法同時進行,每天2~4次,一次15min左右。

實驗組行氣球吹擺法,吹大氣球至直徑達到20cm,然后將其掛于距患者5~10

cm位置,并指導患者慢慢吹氣,吹氣時使氣球擺至固定位置,且保持一定時間。這一過程中使用縮唇腹式呼吸,經鼻呼吸,口唇吹氣,吸氣鼓起腹部,吹氣緩緩按壓腹部。完成后休息片刻再行第二次訓練,訓練強度以患者舒適為宜,時間每次15min左右,每日2~3次。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肺功能采取比較分析。于鍛煉后6個月對肺功能進行測定,包括FEV1/FVC、FEV1,同時對6min步行距離實施評價,在無吸氧前提下沿著平坦的地面慢走6min,以此評定效果[2]。

1.4 統計學方法

通過SPSS22.0軟件對數據展開處理分析,肺功能及6min步行距離用均數±標準差表示,以t實施檢驗。護理效果用率表示,以X?進行驗證,兩組對比能能否在統計學范疇內可以P<0.05為參考依據。

2 結果

2.1 對兩組肺功能采取比較分析

鍛煉前,實驗組與常規組FEV1/FVC、FEV1無顯著區別P>0.05;鍛煉后,實驗組FEV1/FVC、FEV1相比于常規組顯著優異P<0.05,具統計學差異,見下表。

2.2 6min步行距離

實驗組6min步行距離(403.5±41.6)m較常規組(482.2±36.4)m顯著較高,t=9.6103,P<0.05,對比有差異。

3 討論

在穩定期條件下,大部分慢阻肺患者均需因接受康復護理,以期減輕癥狀,提升預后,同時降低病死率。研究證明,慢阻肺患者在康復理療后可提升運動耐力,緩解呼吸癥狀。臨床實踐表明,以往呼吸鍛煉雖能改善疾病癥狀,提高耐受力,但訓練效果可隨時間推移逐漸下降,可能與患者自身教育、體質情況有關,而且以往鍛煉方式多以縮唇與腹式為主,流程繁雜,不易掌握。本次研究中,實驗組FEV1/FVC、FEV1及6min步行距離較常規組顯著較優,提示氣球吹擺法效果理想。氣球吹擺法是基于縮唇呼吸基礎上實施改進的呼吸方式,動作簡單、形象直觀,易于掌握。通過氣球擺于空中停留時間評定呼氣量,方便監測,并且該方式具有一定奇趣性,可帶給患者不一樣的呼吸訓練體驗,提升長期依從性。此外,亦有研究證實,氣球吹擺法除緩解咳嗽等癥狀外,還能提高機體血氧飽和度,有利于加強生命運動,提升生活質量[3]。

綜上所述,慢阻肺穩定期患者于延續護理中采取氣球吹擺法效果較為理想,除改善肺功能外,亦能減輕臨床癥狀,提升6min步行距離,臨床運用價值高。

參考文獻

潘梅英,羅健華,楊三春等.站勢八段錦康復鍛煉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療效的觀察[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39(3):49-52.

王鑫,蔣紅,于海濤等.矽肺并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呼吸功能鍛煉的護理干預[J].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志,2018,36(11):844-846.

王芳,陳麗麗,李曉敏等.完全呼吸法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穩定期患者運動耐量的影響[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16,25(5):508-511.

猜你喜歡
腹式穩定期阻塞性
布地奈德福莫特羅治療慢阻肺穩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穩定期患者的臨床療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應用經鼻高流量濕化氧療治療的效果臨床觀察
社區綜合管理在老年慢阻肺穩定期治療中的價值與意義
肺康復護理應用在穩定期老年COPD患者中的效果及價值研究
中醫護理干預聯合呼吸操訓練輔助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觀察
肺功能檢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及治療中的臨床意義
無創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護理效果探討
腹式全子宮切除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
20 m 跨徑直腹式小箱梁的開發應用
慢阻肺合并哮喘穩定期仍需用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