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性指標與降鈣素原在抗菌藥物治療心血管內科重癥感染療效評價中的價值

2020-05-29 18:40李紅偉鄭輝李士玉
健康必讀·下旬刊 2020年5期
關鍵詞:抗菌藥物

李紅偉 鄭輝 李士玉

【摘 要】目的:探討血清降鈣素原(PCT)臨界值與炎性指標在治療嚴重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臨床重要性。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選用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嚴重心血管疾病感染60例患者,隨機分為30例研究組與30例常規組。常規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研究組患者以血清降鈣素為臨界值,初步檢測結果獲得抗生素;對比兩組的治療效果;以及治療前后分析血清C-反應蛋白(CRP)水平變化。結果:治療后研究組總有效率93.3%,顯著高于常規組的7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血清hS-CRP水平明顯改善,研究組明顯優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重度心血管疾病患者,可根據血清降鈣素原臨界值的變化適當應用抗生素治療,療效更好。適當控制抗生素劑量可以減少患者受到傷害。

【關鍵詞】血清降鈣素原危急值;心血管內科感染;抗菌藥物;血清hS-CRP

心血管感染一直是心血管醫學的關鍵問題之一。無法及時處理感染會導致多功能患者衰竭,并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和預后。目前,醫院對重癥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療策略主要是用抗生素治療。近年來,隨著廣譜抗菌藥物的不平衡使用和廣泛使用,心血管疾病對藥物的分布和耐藥性也有所增加,這給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臨床治療帶來了困難。因此,有許多關于心血管醫學感染的診斷甚至預測的報道,并且血液的各種生化指標是多種多樣的。各種炎癥因子作為應激和免疫調節多方面指標。血管內感染和炎性應激狀態指標的特異性較高,值得探討。血清降鈣素(PCT)是體內重要的炎癥細胞因子。本文旨在探討血清降鈣素的關鍵價值以及上述各種炎癥因素在重癥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抗生素檢測中的重要性及其臨床意義,總結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7年1月-2018年1月選用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嚴重心血管疾病感染60例患者,隨機分為30例研究組與30例常規組。在常規組患者中,男性為20例,女性為10例,年齡為35-65歲,平均年齡為(50.5±16.0)歲;在研究組患者中,男性為15例,女性為15例,年齡為30-60歲,平均年齡為(48.5±14.5)歲;將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一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接受常規醫院治療方法,并在原發疾病治療的基礎上提供抵抗細菌藥物抑制感染。研究組的患者在入院后第2、5和7天進行采取早晨空腹靜脈血檢測血清降鈣素原危急數值,將降鈣素原血清樣品在4℃下保存30分鐘,以1500 r/min離心10分鐘,然后分離血清。hS-CRP水平由德國羅氏E601電化學發光自動免疫分析儀測定CRP。

1.3 觀察指標

在治療結束時,記錄兩組患者的治療狀態,并對比兩組患者抗菌藥物時間與使用率。同時,分析了兩組治療前后血清hS-CRP水平的變化。PCT = 0.25 mg/L表示臨界值;PCT>0.25 mg/L表示應使用抗生素;PCT<0.25 mg/L意味著停止使用抗菌藥物。顯著效果:患者感染的炎癥反應消失,原發疾病不受影響。 有效:患者感染的炎癥得到改善,原發疾病也得到了控制。無效:以上條件均為達到。

1.4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選用SPSS20.0軟件,對研究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的表示方式為均數±標準差,即(),檢驗方式為t檢驗;計數資料的表示方式為[n(%)],檢驗方式為卡方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

治療結束后,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3.3%,常規組總有效率為73.2%,研究組相較于常規組明顯較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附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hS-CRP水平變化情況

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清hS-CRP水平都有較為明顯的改善,但是研究組相較于常規組明顯較佳,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附表2。

3 討論

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包括過早的力量節律、心律不齊、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等。心血管內科藥物的流動性更大,病情越重的患者越復雜,心血管患者的感染幾率可能更高。在臨床上,這些是嚴重感染患者常用的傳染性和常用抗生素藥物。劇烈的心血管疾病僅影響患有普通疾病的患者的治療,但會導致感染的進展,導致器官衰竭并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在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抗菌藥物的選擇和給藥時間非常重要。充分控制抗菌藥物的使用和劑量是關鍵環節,可讓患者監測其預后并避免抗生素濫用的不良后果[1]。

在此次研究中,兩組在治療結束后,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3.3%,常規組總有效率為73.2%,研究組相較于常規組明顯較高,研究組患者治療后血清hS-CRP水平相較于常規組明顯較佳。

綜上所述,對于重度心血管疾病患者,可根據血清降鈣素原臨界值的變化適當應用抗生素治療,療效更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亓俊杰,劉建花,周凡,等.血清降鈣素原危急值與血清炎性指標檢測在心血管內科感染重癥患者的臨床意義[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5):992-995.

猜你喜歡
抗菌藥物
某院2015年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分析及合理用藥評價
Ⅰ類切口手術圍手術期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的臨床分析
微量激素聯合抗菌藥物治療細菌性角膜炎的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