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檢驗細菌檢測分析前質量控制探究

2020-05-29 18:40黃少輝
健康必讀·下旬刊 2020年5期
關鍵詞:臨床檢驗

黃少輝

【摘 要】目的:分析臨床檢驗細菌檢測分析前的質量控制要點。方法:針對微生物標本采集不合理、微生物標本保存與運輸不科學等問題,進行有效的分析,列舉血培養與痰標本采集案例,提出良好的質量控制方案。結果:通過有效實施臨床檢驗細菌分析前質量控制方案,能夠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提高臨床檢驗細菌檢測分析前的質量控制水平。結論:加強臨床檢驗細菌檢測分析前的質量控制力度,能夠減少錯誤診斷結果的出現,具有較好的推廣價值。

【關鍵詞】臨床檢驗;細菌檢測;前質量控制

伴隨檢驗醫學的快速發展,質量管理問題已經引起人們的關注。由于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員素質逐年提升,臨床檢驗細菌檢測分析前的質量控制水平不斷提高。為了保證臨床檢驗細菌檢測分析前質量控制工作有序進行,本文深入研究當前臨床檢驗細菌檢測分析前質量控制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

1 微生物標本采集不合理

在一些大型醫院當中,很多標本采集工作均由醫護人員完成。因為實驗室和臨床交流缺乏良好的溝通,醫護人員針對臨床微生物標本采集要求,包括具體的注意事項缺乏全面了解,例如,在采集標本之前,患者不知道應該做哪些準備,包括采集標準的具體時間與部位,很多醫院對此問題,缺乏明確的規定,特別容易哦出現標準采集不達標現象,使得病原菌檢出率不斷下降,亦或是雖然將細菌分離出來,但是,此細菌并不是致病菌,不僅不能夠提供準確的病原信息,而且還會帶來較大的誤導[1]。

比較常見的是痰樣本采集,在留取標本之前,患者需要使用清水進行漱口,漱口三次,并用力的咳出痰。此種咳痰方式比較自然,醫護人員所采集的標本,受到患者上呼吸道分泌物影響較大,人體上呼吸道分泌物當中含有許多細菌,故嚴格控制痰標本質量特別重要。醫護人員可進行有效的調整,在培養痰標本前,對涂片進行革蘭染色,結合細胞的種類,包括細菌情況,確定是否需要繼續培養,或重新采集標準,進一步提升結果的準確性,減少誤診現象的出現。

此外,在血培養環節,在采集標本的過程當中,醫護人員需要加強無菌操作,在采集之前,要多次洗手,盡可能減少雜菌污染。為了避免皮膚寄生蟲感染現象的發生,醫護人員需要對皮膚,進行科學的消毒,不斷減少皮膚感染??梢允褂脻舛葹?5.0%的酒精,對穿刺部位進行消毒,消毒時間持續30s以上,并采用碘伏對皮膚進行消毒處理,同樣為30s,最后使用濃度為75.0%的酒精進行脫碘處理,待全部干后,方可進行穿刺采血[2]。

采血量不足問題,是血培養當中較為常見的問題,通常成人的采血量不能夠少于10mL,兒童采血量不宜少于1mL,不宜超過5mL。采血時機不合理,也會對最終的結果產生較大影響,血培養通常在體溫高峰來臨之前進行采集,由于人體發熱,白細胞僅需2min到12min左右,能夠完全的通過細胞壁。細菌流入和寒戰發作,也會持續1.5h。臨床角度來分析,醫護人員一般在寒戰或者體溫高峰之后,進行采血培養,在此事件段,細菌能夠在短時間內從人體血液當中被清除。采集血培養通常在抗生素使用前進行采集,亦或是停藥之后,6h之內進行采集,否則特別容易出現假陰性。

針對膿性分泌物,例如穿刺液、手術后感染的分泌物與外傷分泌物等等,特別容易出現標本采集質量不達標問題。因為取材不合理,容易培養出較多細菌,從實踐角度來分析,這些細菌并不是引起感染的真正致病菌,很多致病菌主要在創面上所繁殖的雜菌。所以,醫護人員需要在創面或者健康組織部位過渡段,采取少量的組織,進行有效培養。在培養之前,要對標準進行涂片,革蘭染色鏡檢,更好的保證標本質量。通常情況下,見到優勢菌的概率較大,但是,也存在一定比例的標本,屬于兩種不同細菌混合感染而成。若標本采集不規范,則無法準確的反映出病變部位的具體信息,實驗室無法出具正確的診斷報告[3]。

2 微生物標本保存與運輸不科學

微生物標本保存與運輸,主要是維持病原菌活力,避免非病原菌污染,或者出現過量繁殖現象。針對不同目的病原菌,需要采用不同保存與運輸方式。例如,腦膜炎奈瑟菌,其對寒冷特別的敏感,在運輸標本的過程當中,通過需要將其保存于溫室條件下,在短時間內,快速進行送檢,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要特別注意此問題,進一步提升檢出率。

此外,針對尿液標本,若沒有及時運送到實驗室,因為尿道下三分之一存有正常菌群,標本特別容易受到污染,再加上尿液當中的營養物質比較豐富,容易滋生較多的非致病菌,影響最終診斷結果的合理性,出現假陽性結果,增加臨床診斷難度。所以,尿液標準留取之后,要馬上送檢,在培養之前,還要進行顯微鏡檢驗,進一步掌握細菌具體情況,尿道感染,大部分情況下,是由一種細菌引起的,兩種細菌混合感染概率比較低,例如,培養出三種或者三種以上細菌,視為污染,醫護人員需要二次取樣[4]。

結束語:

綜上,通過全面分析影響細菌檢驗質量控制水平的因素,能夠保證臨床檢驗細菌檢測分析前質量控制效果得到顯著提升。對于醫護人員來講,要全面掌握與微生物檢驗方面的相關知識,包括具體的注意事項,構建SOP文件,有效執行。

參考文獻

孫萍.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細菌的臨床檢驗及質量控制策略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53):5-6+8.

李佳丹.PCR檢查法與細菌培養法在陰道細菌檢查中的臨床檢驗效果[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9,6(03):47-48.

吳娟,胡昌東.四種臨床檢驗方法對細菌性陰道炎的診斷效果[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8,28(16):73-74.

盧房利.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細菌的臨床檢驗分析[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18):104-105.

猜你喜歡
臨床檢驗
血脂檢驗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
婦科門診陰道分泌物的臨床檢驗及感染情況
臨床檢驗標本采集影響因素及應對策略分析
糖尿病及其并發癥臨床檢驗探討
血液標本臨床檢驗不合格的原因和對策分析
生化標本臨床檢驗異常的原因及檢驗前質量控制
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臨床檢驗分析
微柱凝膠卡式法和試管抗人球蛋白法在新生兒ABO溶血三項試驗中的效果觀察
臨床檢驗管理現狀分析
辨證論在中醫臨床檢驗中的干預效果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