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琴伴奏的交響化思維研析

2020-06-01 07:26李慧
北方音樂 2020年7期
關鍵詞:和弦鋼琴伴奏

【摘要】鋼琴在音樂史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具有表現力和感染力的樂器種類之一,是世界上公認的樂器之王。交響性是鋼琴演奏中十分重要的藝術效果,在交響化思維的引導下,鋼琴家創作出了很多優秀的鋼琴交響樂曲,使鋼琴演奏的表現力和震撼力大大增加。在鋼琴演奏中,演奏者能夠通過演奏技巧以及演奏情感的變化,實現不同的演奏效果,其中就包括交響樂的演奏效果。本文較為集中地展現了鋼琴伴奏交響化演奏的個性技法與其獨特風格。以此作為歌劇音樂鋼琴伴奏交響化技術探索的新嘗試。

【關鍵詞】鋼琴伴奏;交響化;震音;和弦

【中圖分類號】J613.3?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7-0007-01

【本文著錄格式】李慧.鋼琴伴奏的交響化思維研析[J].北方音樂,2020,04(07):7,29.

一、鋼琴伴奏的交響化

(一)鋼琴伴奏交響化的立體思維

鋼琴伴奏交響化立體思維是多重橫向思維的一種體現。于鋼琴樂譜而言,通常來說指的是兩行高低音記譜譜表;在交響樂隊表演進行開展時,聯合普標也就是總譜,主要是指揮用的譜表形式,而分譜則用在列隊成員演奏方面。

1.鋼琴伴奏交響化思維的培養

對于歌劇伴奏來說,伴奏過程中的伴奏者對樂隊的模仿能力與音樂演出整體效果具有密切關系。如對話一樣的立體生動音樂、能夠使不同樂器之間進行交流是交響樂魅力所在。通過對交響樂的這個特征加以借鑒,也能夠為鋼琴作品匯總各聲部的適度交流給予一定幫助,優化和改善以往鋼琴作品中過于強調右手的表演形式,在應對內聲部中的線條和低聲部根音線條等做到勤于、善于觀察,通過對各聲部之間對話交流狀況明確觀察基礎上,確保在鋼琴伴奏練習中能夠對這種流行的伴奏方式有意識地關注和強調,值得注意的是,在熟練掌握這種方式后,應向自然演奏表達轉換,不應過分強調流行伴奏法。

2.鋼琴伴奏交響化思維的練習

在鋼琴伴奏交響化思維練習過程中,學會聆聽很重要,學會聆聽能夠確保學習的不斷拓展,在聆聽弦樂器演奏的過程中,通過對現場演奏進行情況的觀看會收獲更好的效果。通過對弦樂器演奏觀察,可以發現弦樂器演奏處在一個不斷“走動”的狀態中,拉動琴弦上弓的發音全過程中,可以清楚地觀察到音的生、長、滅。對比鋼琴,弦樂器演奏能夠為觀眾對音到音之間走動銜接過程方向感的體會給予更好的指導。

(二)鋼琴伴奏交響化的一般手法

1.模擬

鋼琴伴奏交響化的一般手法之一,就是模擬交響樂隊的音響效果。從音響特征上來看,交響音樂的樂器數量多,規模龐大,聲音的表現豐滿而變化多端,延續性較長。鋼琴的低音、中音和高音部分可以分別對應交響樂團中的低音、中音、高音樂器部分。在了解了鋼琴各個音區的音響特征的前提下,通過對譜面的研究,分清楚作品中的各個層次并一一對應,形成各種樂器和樂器組合表現力的穿插。也可以通過模擬各種器樂組及樂器的聲音效果來達到伴奏交響化的目的。鋼琴寬廣的音域使得這種模仿有了可能性。

2.震音

鋼琴中震音的演奏形式決定了樂隊般的演奏效果,分解和弦的交替。加《白毛女》開場音樂,力度上的變化能夠很好地傳遞音樂的情緒,極強的力度,很快的速度,然而緊接而來的小節卻轉變為P的力度以及稍慢的速度,與之前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使音樂極具戲劇性,接下來力度與速度又回到開頭,作曲家運用了弱拍強彈的力度,不斷將音樂形象進行加強,至此,以強烈的戲劇性沖突引出喜兒這個角色出場,震顫旋律聲部配合著悲傷的畫面,不僅是筆者逐步提高鋼琴伴奏演奏技巧的心得,更是深入研究該作品歷程的一個總結。

(三)鋼琴伴奏交響化的意義

1.鋼琴伴奏交響化更能激發歌唱者的熱情,更有利于幫助作品表達,增加作品的豐滿性

所謂的交響音樂,是通過大型交響樂隊的演奏來賦予音樂極大的沖擊力,絢爛而又豐滿的音響效果。這是其他音樂形式難以比擬的。因此,交響樂隊也非常適合表現充滿戲劇矛盾與沖突的音樂,眾所周知,歌劇一般都伴隨著復雜的情節和人物情感,如果利用鋼琴作為伴奏樂器,在鋼琴上模擬交響樂隊中各種類型樂器的音色,勢必會使鋼琴伴奏更具表現力和震撼力,激發演奏者的演奏激情,更有利于塑造音樂形象。

2.鋼琴伴奏交響化也能夠發揮鋼琴作為樂器之王在伴奏中的表現力

交響化,意味著聲音的多維和立體化。鋼琴作為一種樂器,在音樂的表現上并非單一,不僅八十八個琴鍵所擁有的寬廣音域也使得聲音的組合更具多樣與變化,而且可以通過各種演奏技法,如力度與觸鍵等等的改變,展現出無窮的色彩變幻。

二、交響化思維在鋼琴演奏中的應用

(一)對鋼琴作品中樂隊改編作品進行練習

在現今社會中,大量多樣化鋼琴作品在培養交響化思維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就鋼琴作品本身而言,蘊含著的一些特色在交響樂作品中十分常見,同時一些交響樂的特征也包含其中。通過對這些鋼琴作品進行練習時,練習者能夠對交響樂演奏過程中的表達方式進行切實體會,通過對各聲部之間平衡進行了解和掌握,更好實現交響化思維培養。

(二)對聲部間交流加強重視

不同樂器間的互動交流是交響樂主要的魅力所在,能夠確保對同一樂章演奏的和諧性,將同樣的情感進行積極反映,確保能夠實現立體生動的音樂作品。在進行鋼琴演奏時,通過對這個特點的運用,能夠確保鋼琴樂曲不同聲部間的交流得以良好實現,通過對歌聲部間線條交流進行充分觀察,對能否將演奏的情感和目的自然表達進行分析。

(三)建立聽覺延伸的習慣

用榔頭敲擊琴弦會使鋼琴發音,對于擊弦發音來說,能夠將具有削減性特征的各發音進行展現,但從音樂聽覺本質來說,卻與音樂聽覺處在相反的狀態。所以,鋼琴演奏應對音樂聽覺的適當延伸加強重視,并對音和音之間跨越、強度擴張之間的聯系進行關注。

(四)用交響化思維重構樂譜

立體化思維在交響化思維占據著尤為重要的位置,是多重橫向思維的一種體現。在進行鋼琴演奏時,從鋼琴樂譜本身來看,譜表形式就是多行并列的高低音記譜形式。對于交響樂演奏來說,總譜用在指揮方面,分譜則應用在樂隊成員方面,通過交響樂演奏能夠極大程度地擴大樂譜中每個樂器的獨有特征,細化各聲部的同時,進行更加明確的分工,對鋼琴演奏的借鑒意義十分重大。

三、結語

鋼琴演奏是表現聲美的藝術表現形式,交響化思維則是鋼琴演奏中影響演奏效果的重要思維方式和演奏理念,所以在鋼琴演奏中加入交響性思維,能夠使鋼琴演奏表現出交響樂曲的演奏效果。 鋼琴伴奏的交響化,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概念性的話題,更具有極大的實踐性。在實際的運用中,我可以看到,這種基于歌曲或者歌劇的鋼琴伴奏,融合了交響性、技巧性和畫面性等等方面。作為演奏者,能更好地去體現出作品所需要的表達效果和精神內涵,展現出鋼琴伴奏藝術的精妙與底蘊。

參考文獻

[1]趙曉生.鋼琴演奏之道[M].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9.

[2]丁姍姍.雙鋼琴演奏中“交響化”思維之探究[J].藝術研究,2015(3).

[3]張野.探析歌劇《白毛女》中“楊白勞”角色的人物 塑造[D].上海音樂學院,2011.

猜你喜歡
和弦鋼琴伴奏
“洋蘇州”與“新蘇州”演奏和弦
論鋼琴伴奏對舞蹈教學的重要性
鋼琴伴奏在合唱中的重要性與藝術性探究
常用的六種九和弦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現代音樂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圖表
合格鋼琴伴奏者基本素養的養成與提升
無處不在的首調唱名法
強化服務學校音樂教育意識 加大鋼琴伴奏能力培養力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