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生學業挫折感現狀調查研究

2020-06-04 03:44李春玉張旭東
通化師范學院學報 2020年5期
關鍵詞:挫折感獨生子女高職生

李春玉,李 清,張旭東

一、問題提出

隨著《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教發〔2014〕6號)的發布,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此背景下,職業教育發展體系不斷得到建構和完善,高職院校數量和高職生數量逐年增多,目前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截止2018年,全國有高職院校1.17萬所,在校生人數已達到2 685.54萬人[1]。高職生的成長直接關系著國家的未來[2],尤其是高職生學習狀況與其成長休戚相關。長期以來,學生學業成敗的研究備受關注。國外學者大多從學業失?。╝cademic failure)的角度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遭遇的挫折和阻礙進行研究。ARASH 等人通過對大學生的調查,從學生的角度提出了影響學業失敗的五種因素[3],LUCIO R等人從學校角度提出了影響學業失敗的10個因素[4],ANNA等人在研究學生在數學課中的挫折感時,歸納出了七種學習挫折感的來源[5]。國內學者常英華從大學生對學業的態度以及專業學習受挫的因素著手,對大學生的學業挫折感進行調查分析,提出了相應的幫助學生克服挫折感的建議[6]。所謂學業挫折感是指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遭遇挫折而產生的消極情緒體驗[7]。本研究對高職生學業挫折感的現狀進行調查研究,旨在有的放矢地開展高職院校學生抗挫折心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幫助他們愉快地完成學業,順利地步入社會,成為各行各業的合格“工匠”。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對全國18個省市區32 所高職院校的2 600 名學生實施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2 326 份,有效回收率為89.46%。其中,男生1 311人,女生1 015人;城鎮大學生809 人,鄉村大學生1 517 人;獨生子女580人,非獨生子女1 746人;師范生434人,非師范生1 892人;高職一年級1 169人,二年級1 046人,三年級111人;理科生957人,文科生910人,工科生301人,術科生158人;班級成績排名靠前1/3的有681人,排名靠中1/3的有1 399人,后1/3的有306人。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編的“青年學生學業挫折感問卷”作為調查工具,該問卷共有41 個條目,包含六個維度,分別是學習動機挫折感維度(13 個條目)、學習環境挫折感維度(7個條目)、考試挫折感維度(5個條目)、學習壓力挫折感維度(6個條目)、學習適應挫折感維度(6個條目)、學習自信心挫折感維度(4 個條目)。本問卷的內部一致性信度在0.754 ~0.913之間,克隆巴赫α系數為0.944,重測信度為0.778。問卷采用LIKERT式5點記分的方法,“1”表示很不符合,抗挫折心理能力很弱,以此類推,“5”表示很符合,得分越高,說明學業挫折感越強。

(三)實測過程與數據處理

隨機抽取被試發放問卷,學生以無記名方式填寫調查問卷;數據統計分析采用SPSS22.0進行。

三、結果與分析

(一)高職生學業挫折感的描述統計

表1 高職生學業挫折感描述統計(N=2 326)

對高職生學業挫折感從總分及其各維度上進行描述統計分析,結果如表1 所示,高職生學業挫折感的總體均分(M=2.707,SD=0.877)略低于均值3;各維度按得分從高到低排列依次為學習自信心挫折感、考試挫折感、學習動機挫折感、學習壓力挫折感、學習環境挫折感和學習適應挫折感。各維度中學習自信心挫折感的均分最高,而學習適應挫折感的均分最低。

(二)高職生學業挫折感的差異檢驗

1.高職生學業挫折感的性別差異分析

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高職生學業挫折感的性別差異,結果如表2 所示,不同性別高職生在學習動機挫折感、學習環境挫折感、考試挫折感、學習適應挫折感、學習自信心挫折感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男生的學習環境挫折感、學習適應挫折感得分顯著高于女生;女生的學習動機挫折感、考試挫折感、學習自信心挫折感得分顯著高于男生(不存在顯著差異的維度未列其中,下同)。

表2 高職生學業挫折感的性別差異(M±SD)

2.高職生學業挫折感的家庭來源差異分析

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高職生學業挫折感的家庭來源差異,結果如表3 所示,來自鄉村的高職生的學習動機挫折感得分顯著高于來自城鎮高職生。

表3 高職生學業挫折感的家庭來源差異(M±SD)

3.獨生與非獨生子女高職生學業挫折感差異分析

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獨生與非獨生子女高職生學業挫折感差異,結果如表4 所示,獨生子女高職生的學習環境挫折感、學習適應挫折感的得分顯著高于非獨生子女高職生,而非獨生子女高職生的學習動機挫折感得分顯著高于獨生子女高職生。

4.師范和非師范專業高職生學業挫折感差異分析

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師范和非師范專業高職生學業挫折感的差異,結果如表5 所示,師范生的考試挫折感、學習壓力挫折感的得分高于非師范生,而非師范生的學習環境挫折感得分高于師范生。

表4 獨生與非獨生子女高職生學業挫折感差異(M±SD)

表5 師范與非師范高職生學業挫折感的差異(M±SD)

5.高職生學業挫折感的年級差異分析

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高職生學業挫折感的年級差異,結果如表6 所示,不同年級的學業挫折感總體存在顯著差異。進一步多重比較顯示,大一和大二高職生學業挫折感得分均顯著高于大三高職生得分。

表6 高職生學業挫折感的年級差異

表7 高職生學業挫折感的學科差異

6.高職生學業挫折感的學科差異分析

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高職生學業挫折感的學科差異,結果如表7 所示,不同學科高職生的學業挫折感總體存在顯著差異。進一步多重比較顯示,高職文科生、理科生在學業挫折感上顯著高于術科生。

7.高職生學業挫折感的成績排名差異分析

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高職生學業挫折感的成績排名差異,結果如表8 所示,不同成績排名的高職生在學業挫折感的得分存在顯著差異。進一步多重比較顯示,成績排名前1/3 的高職生在學業挫折感總體上均低于成績在中1/3及成績排后1/3的學生。

表8 高職生學業挫折感的成績排名差異(M±SD)

四、討論

(一)高職生學業挫折感的總體特點

從學業挫折感總體來看,高職生學業挫折感總均分略低于均值3,說明高職生整體學業挫折感處于中等偏下水平,即處于較弱與一般之間。在高職生學業挫折感各維度中,學習自信心挫折感(M=2.88)的均分最高,這與邱開金的研究有相似之處[8],該研究認為,高職生的學習期望與現實矛盾大,使職業認同度低,影響了學習能動性的發揮,完成學業信心不足。高職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9],由于高考失利使得他們缺乏自信,相對于普通本科生來說承受更大的心理壓力。同時他們擔心學到的技能不能具有實際的效果[10],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在自信心方面產生挫折感。高職生學習適應挫折感(M=2.54)的均分最低,原因可能是,盡管學習自信心不足,高職生還是有毅力克服心理障礙,他們通過轉變思想,端正學習態度,適應學校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環境,并采取合理的方式學習,為提高學業成績而努力。

(二)高職生學業挫折感的個人差異

第一,從性別差異分析來看,男生的學習環境挫折感、學習適應挫折感得分顯著高于女生,原因可能是女生較男生善于表達,遇到問題時能及時和老師、同學交流,更容易獲得社會支持,對環境的適應力自然高于男生[11]。男生喜歡探索和接受新挑戰,不安于現狀,教師的教學方法呆板、學校設備不夠完善或教室環境不好等學習環境的因素加深男生的學業挫折感,這與牛鳳麗的研究結果有相似之處[12]。而女生的學習動機挫折感、考試挫折感、學習自信心挫折感得分顯著高于男生,可能原因是高職院校較重視技能學習,重在培養技能型人才,女生的技能水平普遍低于男生;女生對于未來的就業形勢更容易體會到挫折感,對未來沒有信心,害怕自己的能力不如他人而被淘汰,女生更在意考試結果,害怕達不到自己的期望值,較男生產生更高的考試挫折感和學習動機挫折感,女生的學習自信心挫折感更高于男生。

第二,從家庭來源差異分析來看,來自鄉村高職生的學習動機挫折感得分顯著高于城鎮高職生,原因可能與鄉村高職生的成長環境有關,他們親眼目睹農村生活艱辛,深知“讀書是走出農村唯一的途徑”,因此在學習上的表現更積極、主動。鄉村學生對學習機會更加珍惜,對于困難功課更樂意嘗試,學習積極性高于城鎮學生[13]。因而一旦學習成績不佳,就會變得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導致鄉村學生學習動機挫折感要高于城鎮學生。

第三,從是否獨生子女差異分析來看,獨生子女的學習環境挫折感、學習適應挫折感的得分顯著高于非獨生子女,可能的原因是,獨生子女對家庭有更強的依賴性,他們缺乏必要的生活經驗,自理能力較差,面對生疏的人群和陌生的環境他們不能很好適應。非獨生子女的學習動機挫折感得分顯著高于獨生子女。非獨生子女家庭經濟條件不如獨生子女,他們因在經濟上依賴父母而內心不安,不希望在學業上辜負家人的付出,對學業有著很大的追求,故存在學習動機過強,一旦學習受挫,會體驗到更強烈的挫折感[14]。

第四,從是否師范生差異分析來看,師范生的考試挫折感、學習壓力挫折感的得分高于非師范生。相對非師范生而言,師范生既要參加專業課和公共必修課學習,還要修滿師范專業需要的學分,更要重視師范生教學技能訓練;同時,新的教師資格證考試改革,對未來教師的能力、技能和素質要求更高,師范生面臨著平均過關率不足50%的教師資格證全國統考[15]。由此可見,師范生考試挫折感、學習壓力挫折感明顯高于非師范生是符合實際的。而非師范生的學習環境挫折感得分高于師范生,可能原因是,對于非師范生而言,除了需要掌握相關專業理論知識、專業前沿知識外,還需要培養工匠精神和專業實踐能力,為此,他們對諸如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學校的設備與教室環境、師生關系與學習氛圍等方面的學習環境的需求程度比師范生高,一旦無法滿足需求,他們就可能產生諸如無奈、焦慮等負面情緒,出現學習環境挫折感。

第五,從年級差異分析來看,大一、大二高職生學業挫折感總體得分顯著高于大三高職生,可能的原因:一是學習適應問題。由于大一高職生正處于一個適應學校學習生活的時期,對大學的學習方式較為陌生,容易對學習產生壓力感與不安,從而在學習上信心不足,擔心學業成績。二是學習倦怠。學習倦怠隨年級表現出倒“U”型變化趨勢,二年級相對最高[16]。大二學生對于學習有著較為倦怠的感受,導致在學習上產生拖延行為,在拖延完成作業的情況下,又感到時間緊迫并對學習產生壓力感和不自信感。而大三的學生已經能夠適應大學的學習方式,并且有著自己的目標,他們能夠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學習方向與奮斗方向,并采用某些學習策略來達到目標,減少對學習的焦慮感。三是歸因方式不同。大一、大二高職生分別更多采用情境歸因、運氣歸因,即將學業上的失敗歸因于不可控因素,容易產生無力感與挫敗感,從而打擊到學習積極性,對學習產生消極的情緒;而大三高職生較多采用努力歸因[17],在遇到學業挫折時,將失敗歸于可控因素,這有利于他們調整自己的狀態,通過更加努力學習來減少對學習挫折的消極情緒。

第六,從學科差異分析來看,文科生、理科生在學業挫折感上顯著高于術科生,這可能是因為:一是理科生平常課業負擔較重,其學習動機降低,容易對學業產生倦怠的情緒;理科生需要在專業實操課中對專業知識進行學習,而專業實操課需要學校一定的設備支持,當設備條件達不到學生的期望時,他們易因學校設備不夠完善而擔憂學業;二是文科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理解所學知識并通過不斷背誦來以防知識的遺忘,這帶給他們一定的學業壓力,也容易使他們在考試前擔心自己是否遺忘知識點,懷疑自己能否通過考試,從而產生煩躁感;有研究顯示,文科專業學生考試焦慮總分高于理工專業學生[18];文科生在畢業后可選擇的就業范圍較小,競爭較為激烈[19],也令文科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倍感壓力,擔心學不如人,并在焦慮的情緒下產生挫折感。三是術科生學習自主性較強,這使他們能系統地運用一系列自主學習策略[20],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規劃,在目標的驅動下學習;術科生會在平?;ㄙM時間來練習自己的專業技能,從而增強學業自我效能感,能夠對自己的考試抱有信心。

第七,從成績差異分析來看,成績排名前1/3的高職生在學業挫折感總體上低于成績在中1/3及成績排后1/3 的學生,這與徐學綏的研究結果較為一致[16]。原因可能是:其一,成績排前1/3的學生,知識儲備量較大,知識經驗豐富,比起成績在中1/3和后1/3的學生更有能力解決問題,因此在學習和考試中遇到的挫折情境相對較少,從而會較少體驗考試挫折感。其二,成績在中1/3 和成績在后1/3的學生會對自己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而體驗挫折感;有研究顯示,成績越靠后的學生對學業無聊感的體驗越多,即對學業無聊感的體驗會引起拖延、倦怠的行為[21],降低學習動機,加重了學業挫折感。其三,成績排前1/3 的學生更易受到他人的肯定,這有利于建構學生自信心,其自我管理能力、學習的意志力等在總體上優于成績在中1/3或后1/3的學生;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習效率高會幫助學生適應變化并減輕壓力,另外意志力也有助于學生正視挫折,有利于降低學業挫折感。

五、結語

(1)高職生學業挫折感總體處于中等偏下水平,各維度從高到低依次為學習自信心挫折感、考試挫折感、學習動機挫折感、學習壓力挫折感、學習環境挫折感、學習適應挫折感;(2)高職生學業挫折感在性別、家庭來源、獨生與非獨生子女、師范生與非師范生、年級、學科專業和成績排名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

猜你喜歡
挫折感獨生子女高職生
高職生生涯適應力與求職主動性關系實證研究
感恩團體心理輔導在高職生感恩教育中的實證研究
大學生學業挫折感與抗挫折心理能力的相關研究
當代女高職生婚戀觀的現狀調查與分析
人可以承受挫折,但不能習慣挫敗
獨生子女可以直接繼承房產嗎?
中職院校學生挫折感現狀及其對策研究
政協委員提議獨生子女帶薪休假照顧父母
如何引導高職生理解《三國演義》中的英雄情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