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日本大地震文學作品的生態價值

2020-06-08 10:21季麗曄陸娟
文學教育下半月 2020年5期
關鍵詞:核泄漏生態

季麗曄 陸娟

內容摘要: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引起的福島核電站核泄漏事件給日本乃至全球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日本作家對此次地震的文學書寫體現了生態價值及人文意識,啟發人們肩負保護生態的責任,共同維護人類和其他生物共同生存的地球生態環境。

關鍵詞:東日本大地震 核泄漏 生態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海域發生大地震,震級達到里氏9.0級,此次地震還引發了大海嘯,給東北和關東地方的太平洋沿岸帶來了毀滅性的損失。大地震及震后大海嘯造成的慘烈受災狀況,讓日本人民深刻感受到自然的威力。而其后發生的福島縣核電站核泄漏事故,更使人們思考災害中生態自然、社會和人為諸要素之間的關聯。日本作家從不同的角度書寫了此次東日本大地震,為數不少的作品中體現了生態價值及人文意識。本文將從核電站事故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人類應當承擔生態責任、對人類中心主義的否定三個方面闡述東日本大地震災害書寫文學作品的生態價值及人文意識

一.核電站事故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經濟快速發展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同時,人類盲目和過度的生產活動引起生態環境被嚴重破壞,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受到威脅。其中,對核能的開發利用是一把雙刃劍,它雖然是一種很實用的新能源,但是一旦發生事故,就會造成巨大災難。核電站事故如一顆不定時核彈,給人們的生活投下濃重的陰影。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東部海域發生了9級大地震,并引發特大海嘯。次日,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爆炸和放射性物質泄漏。這場觸目驚心的“3·11”核泄漏事故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高度關注,給人類敲響了警鐘。

東日本大地震給日本文壇帶來巨大影響,給作家們的心靈造成極大沖擊,文學作品接連問世。吉村萬壱的長篇小說《系纜樁病》對工業和科學技術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進行暗示和批判,對核電站事故造成的生態破壞進行深入反思。小說中故事的發生地在海塚市。由于某些未知的原因,這個城市的市民在外度過了八年的避難生活,現在又重新返回了故里。市政府大力宣揚整個城市已經煥然一新,達到了安全居住的標準。這個城市的主要產業是化學,大部分居民在三葉化學集團內工作。小說的主人公是小學五年級學生大栗恭子,她在三歲的時候回到海塚市。超市里販賣的蔬菜、肉類、大米上面都貼著食品檢查合格標簽、安心保證標簽等各種標簽,可是母親卻把從超市里買來的蔬菜和肉類扔掉,騙女兒說捐贈給了福利機構。母親不讓女兒吃超市買來的蔬菜肉類,反而讓女兒吃方便面和進口罐頭等等這些看上去對健康不好的東西。班上的同學不知什么原因,一個接一個的死亡。實際上這個城市居民的身體都被“毒”所侵蝕,出生的孩童身體都有殘缺和畸形。小說中恭子好幾次都幫同班同學畫肖像畫,可是畫得越像越會惹怒朋友,恭子的母親也嚴厲禁止她給朋友畫肖像畫。為什么海塚市的市民會身有殘疾,小說中并沒有明說,但是讀者可以猜測到,是由于三葉化學造成的環境污染。小說中也沒有提到地震和核輻射污染,但是卻用化學工廠污染造成的人體畸形影射了現實中核電站事故對人造成的傷害。此外小說中工廠污水排放引起海水污染,也會令讀者想起日本曾經發生過的可怕的水俁病,可以說,作品中侵蝕居民身體的“毒”,代表了包括核放射在內的日本發生的所有生態災害。

核武器的出現,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催生的產物。日本是迄今唯一遭到核武器襲擊的國家。2011年福島核電站事故引發的核泄漏讓日本再次遭遇核事故,這對日本民眾的心靈沖擊不可謂不大。福島核電站事故引發的大規模的核泄漏,對日本的生態環境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断道|樁病》中作家大膽想象的人體畸形的可怕場景,未來是否會發生在現實之中,十分令人擔憂。

二.人類應當承擔生態責任

在現代工業與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給人類帶來巨大貢獻的同時,也給生態系統和自然環境造成破壞,尤其是在全球一體化的當今社會,一個國家的問題并不僅僅局限在該國,而是會波及到整個世界,所以每個國家的國民都應當對整個世界的生態環境都負起責任。

多和田葉子在小說《不死島》中對日本與全球的關系這個問題進行了探討,小說中設定日本發生大地震并引發了核事故,日本全國都遭受到核污染,日本的老人由于放射能的影響而無法自然死亡。日本被迫斷絕了和世界其他國家的外交,進入了鎖國狀態。而在這部小說的姐妹篇《獻燈使》中,故事發生的時間設定在核事故發生的50年后,日本依舊處于鎖國狀態。為了消除外國對日本的所有影響,日本政府禁止國民使用外來語,日本人民曾經熟悉的外來詞匯已經成為了再也不用的死語。小說人物之一的義郎是一名小說家,他在寫《遣唐史》這部歷史小說的過程中,意識到作品中使用了太多外國地名,違背了政府的政策。為了自身安全考慮,最終放棄寫這部小說。作家多和田葉子將日本放在全球這個視野中進行思考和反省,小說中核電站事故讓日本處于閉關鎖國的境地,但是即便全球與日本停止政治經濟上的往來,核污染還是會通過大氣循環對全球的生態造成影響。

2011年《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提出,要以“命運共同體”的新視角,尋求人類共同利益和共同價值的新內涵。2012年中共十八大明確提出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面對復雜的全球性問題,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東日本大地震時由于海嘯而沖入大海中的東西,甚至到達了加拿大和美國的西海岸。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因此每一個人都應該承擔生態責任,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

三.對人類中心主義的否定

美國社會學家和社會心理學家查爾斯·霍頓·庫利在《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的開篇提到:“如果我們追溯到足夠遙遠的過去,我們就會發現人和其它動物有著共同的歷史。除非我們從動物著手研究,否則就不可能對我們自己的生命有一個清楚的概念?!痹谠甲匀簧鷳B系統中,所有生物的身份和地位都是平等的,自然生態系統不倚賴于人類生存,因此也并沒有賦予人類最高的生存權利和地位,當人類做出破壞自然生態系統的事情時,自然生態系統會懲罰人類作為破壞自然的代價。

日本福島發生核泄漏之后,周圍的居民在第一時間搬離了污染區域,但是生活在周邊的動物就沒辦法離開了。日本政府為了防止這些動物跑出來對其他區域產生影響,就對核輻射周邊區域進行了封鎖處理。核輻射區域內遺留下來的動物的樣子,被人類的鏡頭記錄了下來。它們中有在水泥路上走來走去的牛群,還有昂首闊步的鴕鳥。當人類撤離之后,它們中的很多已經死亡,還有的繼續繁衍生存。當人們用照相機拍攝它們的時候,它們也用目光注視著人類。

作家古川日出男在小說《馬兒呦,即便如此光芒是無垢的》中,創造性地用動物的視角來描述福島縣相馬市遭遇到的重大損害,讓讀者跟隨動物的視線,看到核電站事故對當地生態造成的巨大破壞。相馬市的名稱中有一個“馬”字,而當地與馬有著很深的淵源。那里的馬自古以來就被作為神的坐騎供奉在神社里,每年當地都會舉行隆重的“野馬追”的祭祀活動。大地震之后,由于核輻射,當地居民被迫遷移到外地,“野馬追”的祭祀活動無法繼續進行。作者災后來到相馬市,看到遺留在那里的馬兒變得瘦弱不堪,令人無限唏噓。在這篇小說中,作者借用馬的視角回顧了相馬市在歷史的洪流中遭受過的所有災難——戰爭、饑荒、以及如今的地震和核輻射的巨大危害。小說最后寫到輻射區里的一頭到處流浪的黑牛被困在圍欄里,靠自己的力量無法掙脫圍欄的束縛,一匹瘦弱的白馬頂開圍欄的門,救出了黑牛,一起向著光明的方向跑去。這一幕是作者對未來的期許,也是對讀者的安慰。

法國作家、思想家Jean-Christophe Bailly在他的著作《思考的動物》中寫到:“我所關心的是希望人們從人類中心主義中擺脫出來。很明顯的一點是,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世界,其他的生物也正注視著??梢暤氖澜缡撬猩锼灿械??!惫糯ㄈ粘瞿械男≌f《馬兒呦,即便如此光芒是無垢的》正體現出了上述的觀點:我們所在的地球是人類和其他生物所共有的。

核電的開發和利用給社會生活以及經濟發展帶來巨大利益,但是卻對人類的安全和可持續發展形成潛在威脅。核能利用上的任何疏忽和差錯,其結果不亞于爆發一場小型核戰爭,給人類的生活乃至生存帶來災難性的后果。東日本大地震引起的福島核電站核泄漏事件給日本乃至全球的生態環境造成長遠的實際性破壞。我們作為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中的一員,應當肩負保護生態的責任,共同維護人類和其他生物共同生存的地球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張偉鋒.生態批評視角下美國災難片的生態價值及人文意識[J].電影評介,2016(23)

[2]佟姍.日本生態文學及價值趨向分析[J].山花:下半月,2014(24)

[3]王嘉悅.災難文學與生態文學的共生之路[J].小說評論,2016(03)

基金: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世紀以來日本文學中的地震災害書寫研究”(2018SJA2232);南通大學杏林學院科研基金立項項目(2018K206)

(作者介紹:季麗曄,南通大學杏林學院講師,日語語言文學碩士,研究方向為日本文學;陸娟,南通大學杏林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日本語言)

猜你喜歡
核泄漏生態
海洋升降流動力學機制及其生態環境效應探討
論日本福島核污染跨界環境損害的責任
母親河生態大走廊
2016生態主題攝影月賽
2016生態主題攝影月賽
2016生態主題攝影月賽
2016生態主題攝影月賽
盱眙生態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