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診護理效果觀察

2020-06-08 15:50汪欣欣
關鍵詞:心血管疾病急診臨床應用

汪欣欣

【摘要】目的 一般來說對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患者的治療方式是以吃藥和手術為主,需要在后期的護理過程中加以注意,才能夠防止疾病的反復。本文主要針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診就診過程中的護理效果進行研究分析。方法 本文選擇在南陽市某醫院進行肛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療和護理的患者共計100位,采取對照試驗的方式進行護理效果的比較。結果 觀察組的患者的并發癥出現幾率較低、對護理結果的滿意程度較高。結論 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優質的急診護理措施對待,有助于減少其住院的時間,而且康復效果也更好,值得進行大范圍的臨床推廣。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急診;優質護理;心血管疾病;臨床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8..0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選擇在南陽市某醫院進行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療和護理的患者共計100位,采取對照試驗的方式進行護理效果的比較。在對照組的50位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患者中,男27位,女23位,年齡41~82歲,平均54.3±1.93歲,這其中有16位患者出現了后壁心肌梗死,15位出現下壁心肌梗死,其余19位患者為廣泛性心肌梗死;在觀察組中,男32位,女18位,年齡38~75歲,平均51.2±8.4歲,這其中有18位患者出現了后壁心肌梗死,12位出現下壁心肌梗死,8位出現前壁心肌梗死,其余12位患者為廣泛性心肌梗死。上述這些指標的相關數據在統計學意義上有著明顯的差異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是能夠進行相應的實驗研究,符合標準。

1.2 方法

就對照組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患者而言,采取常規化的干預措施,對觀察組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患者而言,則是在常規化護理措施的基礎上進行個性化護理處理。首先是對于從事心血管內科疾病的護理人員來說,必須要時時刻刻以明確自身的職責為工作理念,對于任何一個工作中的小細節、小步驟都要做到精益求精[1]。其次,還需要對急性心肌梗死疾病進行健康教育的宣講,讓患者在了解自身病情的基礎上來降低恐慌、不安等心理問題,從而更好地接受醫護人員的護理。另外,在飲食上,為了使得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患者能夠早日康復,必須要記遵守醫生的相關標準,其中最為基礎的一項就是要對限鈉飲食的應用合理性進行宣講[2]。就正常人的生活狀態和飲食習慣來說,較少的鹽攝入,也就是飲食中鈉元素的合理控制是有助于身體健康的。最后,還需要要為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患者的病情康復營造出一個和諧溫馨的環境,防止患者心情抑郁而造成消極的心理狀態。

1.3 排除標準

為保證實驗過程的順利性和實驗結果的完整性、有效性,所選擇的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患者是具備一定程度的正常表達能力,能夠積極配合醫生進行臨床干預研究的。對于有智力障礙、肝功能障礙、心肺功能障礙、或者患有其他心腦疾病、意識不清楚、不愿意配合治療的血液透析患者,不強制其做出任何實驗的要求。而且,在此基礎上,要求所有參與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已保證實驗的順利性的實際性[3]。

1.4 觀察指標

(1)采取視覺模擬評分法(VAS)進行判斷,疼痛的級別由重到輕10分依次往下遞減。(2)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患者對于護理過程的滿意程度,分為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

1.5 統計學方法

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收集到的大量數據,計量資料(x±s)表示,借助t檢驗方法;計數資料用[n(%)]表示,借助x2進行檢驗。

2 結 果

2.1 VAS評分分析

對照組的50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護理前VAS評分為6.83±0.81分,護理后VAS評分為2.95±0.63分。觀察組的50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護理前VAS評分為7.05±0.93分,護理后VAS評分為1.60±0.64分。上述這些指標的相關數據在統計學意義上有著明顯的差異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是能夠進行相應的實驗研究,符合標準。

2.2 滿意程度分析

在對照組中,有21位患者滿意、14位患者基本滿意,15位患者表示不滿意,總體的滿意程度為70%。在觀察組中,有30位患者滿意、15位患者基本滿意,5位患者表示不滿意,總體的滿意程度為90%。

3 討 論

現階段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加,使得心血管內科疾病成為了一個高發性的病種,而急性心肌梗死作為一種發病快、傷害強度高的疾病對患者造成的傷害是嚴重的。因此,在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急診治療的過程中,護理措施的規范性和有效性尤為重要。綜上所述,個性化的護理模式是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和科學性,要求醫護人員能夠對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患者的情況進行綜合性地了解,盡可能地在實際的護理過程中根據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患者的特征采取個性化、差異化的護理模式制定,不僅僅能夠有效刺激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患者的心理狀況發生改變,而且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患者進行生活質量的提升和改善。

參考文獻

[1] 哈拉木吉,申曉銀.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效果的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27):292+295.

[2] 馮志娟.個性化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診護理工作中的開展效果[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07):173.

[3] 吳 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應用急診護理路徑對搶救效率與康復效果的影響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03):388-389.

猜你喜歡
心血管疾病急診臨床應用
急性左心衰的急診護理措施
淺析涌泉穴
長期有氧運動對高血壓的影響
渭南地區道地藥材沙苑子應用研究
他汀類藥物序貫療法治療心血管疾病效果分析
急診輸液護理中的風險成因與護理對策分析
新確診老年糖尿病患者降糖過快誘發心血管疾患22例臨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