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犢牛初乳飼喂及管理指導

2020-06-13 12:21白雅芳張楠賀永強劉高飛楊春生焦蓓蕾德古里那王靜
中國奶牛 2020年5期
關鍵詞:吸收率初乳犢牛

白雅芳,張楠,賀永強,劉高飛,楊春生,焦蓓蕾,敖·德古里那,王靜

(1.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 011500;2.內蒙古圣牧高科牧業有限公司,呼和浩特 010111)

母牛在妊娠期間,由于胎盤血液屏障作用,導致犢牛無法直接獲得免疫球蛋白,加之新生犢牛自身的主動免疫系統尚未發育[1],所以新生犢牛血液中的抗體需要通過初乳獲得??贵w是免疫系統發揮正常功能必不可少的成分[2],對于新生犢牛而言,優質的初乳不僅能提供充足的營養保證其新陳代謝和刺激消化活動,也是其獲得被動免疫的唯一來源,對抵御病原微生物的侵襲保證犢牛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初乳管理對于降低犢牛死亡率、提高日增重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濃度至關重要[3]。已有研究表明,初乳飼喂的質量、數量和時間對犢牛發病率和死亡率有重要影響[1]。

1 初乳

初乳一般指奶牛分娩后第1天擠出的乳汁,第2天、第3天擠出的乳稱為過渡乳,此后逐漸轉化為常乳[4]。初乳較常乳最大的差別在于初乳中含有較高的免疫球蛋白,此外,初乳中的固形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含量也較常乳高[5]。但初乳中的乳糖含量較常乳低。母牛分娩第2天(含第2天)后,初乳中的干物質和蛋白質(尤其是免疫球蛋白)含量迅速下降,到第4天基本已轉化為常乳(表1)。

表1 初乳的組成[6]

2 初乳品質

影響初乳品質的兩大因素分別為免疫球蛋白含量(尤其是IgG)和微生物含量。故目前初乳質量判定標準主要有兩個,一個是IgG含量,一個是總細菌計數或總大腸桿菌計數,行業推薦標準分別為IgG>50mg/mL、總細菌計數<105cfu/mL、總大腸桿菌計數<104cfu/mL。

初乳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母牛病史、初乳產量、生產季節、品種以及干奶期營養水平等[7]。一般而言,經產牛的初乳品質比初產牛要高。當然,如果經產牛未接觸過多種病原體,則其初乳也不會含有較高的抗體。此外,荷斯坦牛初乳中IgG1平均濃度是48g/L,變化范圍為20~100g/L[1]。

初乳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這為微生物大量繁殖提供了優質的生存條件,因此初乳極易變質。當初乳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則會侵害新生犢牛,導致其患急性或慢性疾病。已有研究表明,初乳中的細菌大部分來源于初乳收集的過程中,主要表現為擠初乳、存貯、飼喂過程中被污染,或在存貯過程中增殖[8]。故牧場在初乳收集過程中應保證收集器具潔凈以及母牛乳頭干凈。為保證初乳中微生物合格且防止其在存貯過程中增殖,國內外牧場會對初乳先進行巴氏殺菌,然后再進行飼喂或存貯,該方法可消滅初乳中的大腸桿菌等有害微生物,降低微生物含量,在保證初乳安全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留免疫球蛋白含量[9]。Godden等人發現初乳經60℃加熱1~2h能有效地殺死結核菌及引起腸炎的大部分細菌和病毒,并且對IgG及營養物質的含量幾乎沒有影響[10]。與飼喂新鮮初乳相比,飼喂巴殺后的初乳,犢牛血清IgG濃度顯著升高(15.4mg/mL vs 18.0mg/mL),患病和發生腹瀉風險顯著降低(36.5%vs30.9%;20.7%vs16.5%),可顯著提高犢牛吸收IgG的效率[11]。

3 初乳檢測

檢測初乳質量的方法一般包括:放射免疫擴散試驗(RID)、比重計檢測和Brix屈光光度計(折射計)檢測,各法優缺點比較見表2。

表2 初乳檢測方法優缺點

通常RID檢測需18~24h才能確認結果,較適用于實驗室進行初乳檢測,而不適用于牧場。比重計在檢測初乳時受溫度影響較大,故在生產實踐中一般用于測定大概范圍。而Brix折射計與RID實驗室測試結果相比,Brix折射計的靈敏度和特異性都更好,能快速獲得準確的結果[12]。故牧場可依據以上檢測方法的優缺點選擇適合牧場的有效檢測工具,以便對初乳進行實時質量監測,提高犢牛健康水平。

4 初乳儲存

初乳的儲存分為短期儲存和長期儲存兩種。短期儲存即為冷藏,可用約2L的容器盛放初乳,將其放在4℃左右的冰箱中,冷藏時間不應超過24h。長期儲存即為冷凍,要將初乳置于-20℃冰箱中,最多可存貯1年。冷凍保存不會造成初乳中抗體的大量損失,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恰當的儲存方法不僅會增加初乳中細菌的繁殖,而且還會縮短初乳的儲存時間,因此在實際生產中為了確保犢牛被動免疫的成功,應全面考慮影響初乳品質的因素,采取規范的儲存措施。此外,對初乳進行解凍時要注意不要破壞乳中的抗體;解凍時溫度過高或者驟然升溫都會造成乳中免疫球蛋白變性,使得乳中抗體降解,從而影響初乳品質[13]。

5 初乳飼喂及管理操作方法

5.1 飼喂時間

初生犢牛腸壁的通透性較強,初乳中的IgG在未被消化的狀態下直接通過腸壁吸收,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犢牛腸壁的通透性下降,導致未被消化的免疫球蛋白吸收能效降低,且初乳中免疫球蛋白濃度也會隨時間的推移而降低[3]。已有研究表明,犢牛最多可吸收25%~30%的免疫球蛋白進入血液,出生6h之內吸收率降低1/3,出生24h,吸收率低于其最初吸收率的10%[3]。因此,犢牛在出生最初幾個小時內,對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吸收率最高,而后急速下降,出生24h后犢牛就無法吸收完整的抗體。故牧場在生產實踐中,在犢牛出生后一見有正常呼吸應立即飼喂初乳,第一次飼喂最遲不應超過出生后1h且越早越好,第二次在出生后6~9h[12]。若犢牛出生后12h內未吃到初乳,就很難獲得足夠的抗體,對犢牛的健康就會造成嚴重的威脅。

5.2 飼喂量

研究表明,犢牛在飼喂初乳后24~48h血清IgG濃度大于12mg/mL時,每提高1.0mg/mL,其成年后的產奶量提高8.5kg/d[13]。這就說明,血清中IgG含量低的犢牛更容易受到免疫應激的影響,進而影響生產性能。犢牛出生后初乳的飼喂量對成活率影響極大,為犢牛提供足夠的免疫力所需的初乳量一般取決于犢牛的體重、初乳中的抗體濃度、出生后距第一次喂奶的時間間隔[14]。有研究表明,初乳質量一定,初乳飼喂量為4L,出生后1h飼喂的犢牛被動免疫獲得率最高,利用初乳進行犢牛腹瀉的綜合防治也有報道[15,16]。故推薦牧場可在犢牛出生1h內,由專人負責灌服4L初乳[17]。

5.3 飼喂方法

犢牛對37~39℃的初乳吸收率最高。對冷凍儲存的初乳,可采用恒溫水浴鍋進行加熱解凍,恒溫水浴鍋水溫不應超過50℃,解凍時間在10min左右,可通過捏碎加速解凍[18]。加熱后初乳奶溫應控制在37~39℃,冬季奶溫可比規定溫度高1~2℃[15]。

飼喂初乳有多種方法可供選擇:可用帶有奶嘴的奶瓶或奶桶、食管飼喂器,也可讓犢牛直接從母牛乳頭吮吸初乳。當犢牛從乳頭直接吸吮初乳時,會有高達40%的犢牛不能獲得足夠的抗體,因此不推薦直接從母牛乳頭吮吸初乳。由于犢牛抬頭伸頸吮吸母牛的乳頭是其本能反應,因此以奶壺或灌服器飼喂初生犢牛較為適宜[18]。目前,奶牛場設備條件一般,多用奶桶喂初乳。而規?;翀龆嗖捎贸跞楣喾夹g,使用犢牛初乳灌服器直接將初乳灌入真胃,這有利于犢牛小腸對母源抗體的吸收。飼喂器具每次使用后應進行清洗和消毒,以保證飼喂用具的清潔干凈,最大限度地降低細菌的生長和疾病傳播的危險。

猜你喜歡
吸收率初乳犢牛
初乳口腔護理對早產兒呼吸系統發育的影響
犢牛肺炎巧防治
用初乳進行口腔免疫護理對早產極低出生體重兒的影響
降低犢牛病死率的飼養與管理措施
犢牛疾病的預防保健措施
分泌性中耳炎兒童寬頻聲導抗測試聲能吸收率特征研究△
早期初乳口腔內滴注對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喂養管理的影響
初生犢牛喂初乳注意事項
復硝酚鈉與胺鮮酯對棉花化肥吸收率的影響
哪些措施可幫助初生仔豬攝入初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