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玫瑰痤瘡患者陣發性潮紅的臨床特征分析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

2020-06-18 08:01施琦趙志祥謝紅付李吉汪犇
中華皮膚科雜志 2020年5期
關鍵詞:陣發性紅斑痤瘡

施琦 趙志祥 謝紅付 李吉 汪犇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科 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長沙410008

玫瑰痤瘡(rosacea)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好發于面中部。2017 年美國國家玫瑰痤瘡協會專家委員會提出的國際診斷標準[1]指出,其主要表型包括持久性紅斑、肥大增生改變、陣發性潮紅、丘疹膿皰、毛細血管擴張及眼部癥狀等。在其多樣的臨床表現中,曾有學者將陣發性潮紅定義為玫瑰痤瘡的前驅癥狀[2]。也有研究[3]顯示,潮紅在玫瑰痤瘡患者中出現的頻率高,是最常見的臨床表現之一。陣發性潮紅是指在數秒或數分鐘之內因情緒變化、溫度變化、日曬、運動、食用辛辣刺激食物[4]等誘發的面部隆突部位皮膚發紅,待刺激因素消失后,可自行緩解,患者可自覺灼熱、瘙癢、刺痛等。目前,國內對陣發性潮紅這一臨床癥狀特征的研究較少,診療時臨床醫生往往忽略了陣發性潮紅及其對患者造成的疾病負擔。本研究納入728例門診玫瑰痤瘡患者,分析其臨床癥狀,以明確陣發性潮紅的臨床特征及其對患者日常生活的影響,旨在加強臨床醫生對潮紅癥狀的認識,幫助玫瑰痤瘡患者提高生活質量。

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

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納入在湘雅醫院皮膚科玫瑰痤瘡專病門診初診的728 例均有陣發性潮紅的玫瑰痤瘡患者,其中男71例、女657例,年齡(33.4±11.3)歲(范圍14 ~72 歲)。所有病例均符合2017版國際玫瑰痤瘡診斷標準[1]及2016版中國玫瑰痤瘡診療專家共識[5];排除外用藥物(糖皮質激素類或維A酸類藥物)、口服藥物(煙酸或異維A酸)、化學剝脫術或激光治療、月經期潮紅或圍絕經期綜合征和系統疾?。惏┚C合征、肥大細胞增多癥、腺體的髓樣癌等)等明確的原因或疾病誘發的潮紅。

二、方法

1.玫瑰痤瘡相關量表:統一采用陣發性潮紅國際標準化量表(Flushing Symptom Questionnaire,FSQ)[6]、持 久 性 紅 斑 醫 生 評 分 量 表(Clinician Erythema Assessment scale,CEA)[7]和患者自評量表(Patient′s Self-Assessment,PSA)[8],患者來院初診時,FSQ 和PSA 量表在研究者指導下由患者填寫,CEA 由研究者填寫,其中,對于紅斑嚴重程度的評價,患者及研究者均采用標準圖例作為參照,進行評分,避免存在一定的主觀性。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評價自覺癥狀,患者按照統一指導語自行填寫。該研究方案經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實施(倫理號:201611608)。

2.評價指標:FSQ調查包括陣發性潮紅發作的部位、時間、頻率等特征以及潮紅對睡眠和生活的影響程度,調查時間主要為患者就診前半年內,而發作頻率的評價還包括就診前24 h內。其中,皮損部位分為顴部、頰部、鼻部、口周、下頜、眼部/眼周、眉間、前額、面部外共9個部位,患者根據自覺癥狀可選擇單個或多個皮損發作部位;發作程度評價屬于整體評價,采用VAS 評分法,根據指示語由患者自行評估潮紅總體自我評分,潮紅對睡眠、生活的影響程度,及潮紅相關的灼熱感、刺痛感和瘙癢感等伴隨癥狀。其中0 分為無,1 ~3 分為輕度,4 ~6分為中度,7 ~9分為重度,10分為極重度。

CEA量表中將持久性紅斑嚴重程度分為無、幾乎無、輕、中、重5個等級,依次對應無紅斑、輕微紅斑、明顯紅斑、顯著紅斑、焰火般紅斑,同時根據對應等級的標準圖片進行評價。PSA量表中,先由患者根據指示語進行VAS 評分,再進行等級評價,其中0 分為無,1 ~3 分為幾乎無,4 ~6 分為輕度,7 ~9 分中度,10 分為重度,重度代表自覺難以忍受的焰火般紅。

3.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25.0 統計軟件,采用χ2檢驗分析計數資料,Spearman相關分析評價兩變量間的相關性,P <0.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 果

一、陣發性潮紅發作部位分析

由表1可見,陣發性潮紅在單個部位受累頻率較高的為頰部(93.7%)和顴部(84.8%),多數同時累及2 個以上部位,且頰部與顴部最常同時受累,男性與女性患者最常受累部位均為顴部和頰部。此外,男性患者還常受累于鼻部(62.0%)和口周部(49.3%),而女性患者還常受累于下頜(34.7%)。不同性別間頰部、鼻部、口周、下頜等發作部位分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 <0.01)。

二、陣發性潮紅發作時間和頻率分析

從表2 可見,近半年內,484 例(66.5%)潮紅持續時間為5 min 至2 h,可自行消退,男女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317 例(43.6%)潮紅發作頻率不定,受刺激后明顯發作;220例(33.5%)女性和13 例(18.3%)男性患者潮紅每天發作,且1 d 內多次發作,性別間發作頻率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就診前24 h內,多數患者(59.1%)潮紅發生了1 ~3 次。有32 例(45.1%)男性和167 例(25.4%)女性患者無潮紅發作,性別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三、陣發性潮紅發作程度和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如表3所示,503例(69.1%)患者的陣發性潮紅總體自我評分在中度及以上,其中40 例(5.5%)認為極重度,以女性患者為主(39 例,5.9%),男性患者僅1 例(1.4%),性別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灼熱感評分中度及以上478 例(65.7%),刺痛感中度及以上322 例(44.2%),瘙癢感中度及以上368例(50.5%)。

412例(56.6%)患者認為潮紅可對睡眠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59 例(8.1%)認為此影響可達重度及以上,性別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662 例(90.9%)患者認為潮紅對日常生活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304 例(41.8%)困擾程度在重度及以上,70例(10.7%)女性患者甚至認為困擾程度達到極重度,性別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四、陣發性潮紅與持久性紅斑的相關性分析

Spearman相關分析顯示,潮紅總體自我評分及其對生活的困擾程度與CEA 評分呈正相關,但相關性不強(rs=0.166、0.151,均P<0.001),而與PSA評 分 有 較 強 相 關 性(rs= 0.518、0.500,均P<0.001)。見圖1。

表1 不同性別玫瑰痤瘡患者陣發性潮紅發作部位及性別比較[例(%)]

表2 不同性別玫瑰痤瘡患者陣發性潮紅發作時間和頻率及性別比較[例(%)]

表3 玫瑰痤瘡患者男女陣發性潮紅對生活質量影響的比較[例(%)]

討 論

玫瑰痤瘡屬于常見的面部損容性皮膚病之一。國外一項大樣本綜合調查[9]顯示,任何亞型的玫瑰痤瘡都對生活質量造成了極大的影響。然而,研究者更多關注丘疹膿皰和持久性紅斑,且藥物治療效果較為顯著,往往忽視了對陣發性潮紅的評估,主要因為這一癥狀有一定的主觀性,且易受外界刺激因素的影響。2017版國際診斷標準明確指出,陣發性潮紅是玫瑰痤瘡的主要表型之一,尤其在膚色較淺的人群中[1]。當然,也有研究[10]顯示,深膚色人種可能因陣發性潮紅和持久性紅斑不易被發覺,致診斷率偏低。同時,我們既往研究[11]也顯示,中國玫瑰痤瘡患者中絕大部分面頰部的早期癥狀表現為陣發性潮紅。因此,我們進行這一前瞻性觀察性研究來明確中國玫瑰痤瘡患者陣發性潮紅的臨床特點及其對患者生活的影響。

圖1 玫瑰痤瘡患者陣發性潮紅總體自我評分與陣發性潮紅國際標準化量表(CEA)評分、患者自評量表(PSA)評分的相關性 1A:研究者和患者自評紅斑均較輕,患者自覺無潮紅;1B:研究者評價紅斑較輕,患者自評紅斑屬于中度,自評潮紅非常重;1C:研究者評價紅斑屬于中度,患者自評紅斑和潮紅均非常重

本研究顯示,陣發性潮紅好發于面頰部和顴部。目前尚無明確的面部神經血管分布研究,我們推測面頰部皮膚角質可能偏薄,血流分布可能相對密集,受外界刺激后可能易出現血管的短暫性擴張,需要后續對于面中部血管分布的深入研究。相比于女性,男性更容易出現鼻部潮紅,這也與鼻部增生肥大皮損好發于男性患者的臨床表現一致[12]。同時,本研究顯示,大多數患者潮紅發作頻率高,持續時間也較長。臨床中,患者常因情緒的突然波動、處于悶熱的空調房或日曬等誘發潮紅,甚至極少部分患者僅因發絲在面頰輕微撫過而誘發潮紅。潮紅總體評分和其對患者生活困擾的評分也顯示,潮紅是一個非常困擾患者的癥狀。臨床中,部分患者主要因陣發性潮紅引起的灼熱、刺痛等皮膚敏感癥狀前來就診,部分學者定義這類玫瑰痤瘡為“神經源性玫瑰痤瘡”[13]。全球玫瑰痤瘡共識小組也認為[14],玫瑰痤瘡特別是陣發性潮紅,對患者生活造成的影響并未得到充分認識,且尚未得到充分的解決,我們的研究結果支持這一看法。對于這種反復發作的陣發性潮紅,目前除了教育患者避免各種誘因外,尚無特效藥物或治療方案,口服卡維地洛等藥物或局部注射肉毒毒素等對部分患者有一定療效[15]。

此外,與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中就診前半年內潮紅每天發作的比例更高,就診前24 h發作頻率也更高,且潮紅對生活造成的困擾程度也更重,可能與女性更易出現焦慮和抑郁有關[16]。因此,我們需要更進一步調查研究不同性別人群中焦慮、抑郁與玫瑰痤瘡之間的關系。

由于陣發性潮紅有一定主觀性,我們還分析了其與持久性紅斑的相關性。結果顯示,潮紅總體評分與患者自評的持久性紅斑嚴重程度(PSA 評分)有較強相關性,而與醫生評價的持久性紅斑嚴重程度(CEA 評分)呈低度正相關。2017 版國際玫瑰痤瘡專家共識[1]提出,玫瑰痤瘡的癥狀多數為醫生評價,而忽視了患者自評。全球玫瑰痤瘡共識小組于2019 年提出了一個新的玫瑰痤瘡評價系統[14],對各表型患者的自評均有所涉及,更多關注了患者自身對癥狀的感知和評價。了解玫瑰痤瘡患者對疾病的自我認知和心理負擔,有利于臨床醫生及時追蹤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恰當的心理安撫,有利于患者的康復。對于嚴重心理障礙的患者,可適當短期使用抗焦慮藥物;對于潮紅明顯的患者,可適當服用卡維地洛。

作為臨床醫生,應認識到陣發性潮紅的重要性,通過科學的患者教育、恰當的心理疏導,盡量緩解和控制陣發性潮紅的發作,這對玫瑰痤瘡的病情發展、治療和預后有重要意義。

利益沖突 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猜你喜歡
陣發性紅斑痤瘡
不同針灸療法治療尋常痤瘡的網狀Meta分析
眩暈寧聯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80例臨床研究
陣發性高血壓暗藏危機
陣發性心房顫動的研究進展
心臟康復護理對陣發性室上速消融術后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分析
木星的小紅斑
你是否了解新生兒紅斑
木星上的大紅斑
為什么有些人會得嚴重痤瘡?
常常摸臉會長痤瘡是真的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