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待到春來時,共賞珞大珈櫻

2020-06-19 08:11豆豆是個小團子
課堂內外(初中版) 2020年5期
關鍵詞:黃鶴樓櫻花武漢

豆豆是個小團子

“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繚,郁乎蒼蒼?!别┰庐斂?,清風徐來,蘇子與友人徜徉于赤壁之下時,隨口說出這樣幾句話,便為如今的學子解鎖了一篇千古名作《赤壁賦》。彼時二人言語中的夏口,在瑯瑯書聲中不斷疊加,不經意間便和如今的武漢于空間上對接,古今交匯時,別有一番風味。

每逢初春,武漢大學校區內都是人山人海,重辦櫻花、垂枝櫻花、白山櫻嫣然盛開,參差交錯,如同春之加冕禮。然而,櫻花盛開時,又何嘗不是武漢的加冕禮?只是這冠冕上的閃耀奪目之處,卻不僅僅在櫻花這一處,更在武漢的歷史景觀、舌尖滋味與市井街聲間。

古時,若從武漢循長江水道行進,可西上巴蜀,東下吳越,向北溯漢水而至豫陜,經洞庭湖南達湘桂,故武漢有“九省通衢”之稱。名臣曾國藩在給咸豐皇帝呈獻的奏折上曾寫過:“東南形勢,則金陵為險;天下大事,則武漢為重?!?/p>

初入武漢,人們便如同身處歷史隧道之中,因循文化脈絡向前尋覓,會有許多相熟之人緩步走來,或寬袍大袖,或披發行吟,或席地而坐,彈琴相和。

相傳,先秦時屈原隨頃襄王逃離郢都時,曾沿長江東下,不久后,又溯江而上,抵達鄂渚,行吟澤畔,繼而有了披發行吟的經典形象與“香草美人”的文學傳統。盡管學術界對屈原是否到過武漢有不同看法,但紀念屈原、傳承楚文化已成為武漢城市文化的傳統。畢竟,一首《離騷》,一篇《漁父》,道盡了“舉世皆濁我獨醒”之意,在這樣一個眾聲喧嘩的時代,仍然振聾發曠,擲地有聲。字里行間的金石之聲,以香草氣息為底,以江水浪濤為襯,至今仍激蕩在武漢的每一分土地上,縈繞不斷。

若是追溯我們與武漢的初見究竟起于何時,倒真是難以判斷,究竟是看《三國演義》早一些,聽聞屈原早一些,還是熟背《黃鶴樓》早一些?《黃鶴樓》曾被嚴滄浪評為唐人七律第一,就連詩仙李白在登樓目睹此詩之后,都大為折服,只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漢語的奇妙之處正藏于文字詞句之中,逝者如斯夫,卻依然能在一瞬間將我們帶回詩境。奇幻飄渺的傳說似真非假,或許真有仙人駕鶴而行,只留下后人望著空曠遼闊的天際悵然而思。白云慢悠悠地飄過,日光晴暖,樹木葳蕤,鸚鵡洲上有綿綿芳草。千年前,詩人在此吊古懷鄉,如今,我們至此追憶古人風骨,亦算得上是一場絕妙的緣分。

然而黃鶴樓堪稱命運多舛。

明清兩朝的歷史記載曾籠統表示過,黃鶴樓“明代重修之后,五毀于火”。最后一次被毀,是在清光緒十年(1884)發生的大火災中。后來眾人雖有重修黃鶴樓的想法,卻因種種原因并未成功。若把黃鶴樓擬人化,她或許要對著滕王閣和岳陽樓哭個昏天黑地了。直到1985年,新建的黃鶴樓主樓區才對外開放。這座百年名樓,終于能以嶄新的面貌重現世間,盛唐氣象留了幾分在那大火中的銅鑄樓頂上,余下的則全然回到了如今的黃鶴樓。在飛翹生姿的檐角上,在波濤陣陣的潮水里,亦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

賞味:人間有味,不必清歡

易中天在《讀城記》一書中,曾為武漢專辟一節,寫盡城中風土人情,摹盡城內文化氣質。在他筆下,武漢足可用“三鎮雄峙,四海呼應,五方雜處”來形容,須知,觀覽者來自世界各地,觀景之后,還總會為武漢的美食流連忘返。

文化長河里,因酷愛美食而留名者著實不少,西晉時期張季鷹便是頗有名氣的一位。他聞秋風而恩莼鱸,于是辭官返鄉,留下一句:“人生貴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邀名爵乎?”

武漢是兩江交匯之地,水產眾多,雖不以鱸魚見聞,卻也有足以讓武漢人為之驕傲的品種,那便是鰣魚了。

張愛玲亦曾在《紅樓夢魘》中提及“人生三恨”,這第一件便是鰣魚多刺,與海棠無香、紅樓未完放在一處,足見人們憾之深、愛之切。有位讀者曾指出:“此處所謂的恨,是愛極翻成恨。如果不是這種魚的滋味之美無與倫比,人們也不會恨它的刺多了?!?/p>

鰣魚味美早已出了名,肉質細嫩,滋味鮮美,若是上鍋清蒸,配以佐料,便是入口即化。古時,武漢地區人士便已對鰣魚多加青睞,只是根據《本草綱目》記載,“初夏時有,余月則無”,因著時節限制與數量減少的原因,鰣魚的價位便越發高起來了。

“不食武漢味,妄談有美味之妙稱”,若是無法一嘗馨香細膩的鰣魚,行至武漢的游客不妨跟著本地人早起,隨他們深入武漢的街巷中,完成一件名為“過早”的樂事。

“過早”,其實是湖北地區對吃早餐的俗稱,清代的《漢口竹枝詞》中已經出現了“過早”二字的身影,可見吃早餐一事深入人心。然而,初至武漢之人聽聞這種說法,總是要心存疑惑的,武漢的早餐難道會與別的地兒不一樣么?

作家池莉的文字或許可以解決這個困惑。她曾在作品《熱也好冷也好活著就好》中列舉過武漢的早點:

“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記的熱干面,談炎記的水餃,田恒啟的糊湯米粉,厚生里的什錦豆腐腦,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老謙記的牛肉枯炒豆絲,民生食堂的小小湯圓,五芳齋的麻蓉湯圓,同興里的油香,順香居的重油燒梅,民眾甜食的汰汁酒,福慶和的牛肉米粉……”

這還只是武漢名氣極大的老字號,街頭巷尾叫不出名的小店鋪更是不勝枚舉。任你來自天南海北,總能在米面為體、兼容別樣的店鋪中尋得一款心儀的早餐。

一日之美在于晨。在武漢,晨光之美是熹微時湖邊淡雅的櫻花,是亭臺旁細長的垂柳,是自然環境與時間維度上的雙重美感,更是清冷空氣里一碗香濃的熱干面,破曉天色中一碗溫熱的蛋酒?!斑^早”一事,用舌尖的跳動與腹內的暖意,為晨光之美賦予了嶄新的內涵。

聽音:高山流水,異域同天

“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兩句詞寫盡了大武漢吞吐山河的氣勢?!熬攀⊥ㄡ椤敝?,究竟會有怎樣的聲音呢?

若是將歷史時鐘回撥至先秦,你將在武漢聽見松沉曠遠的古琴聲,彈琴之人名為伯牙,聽音之人名為子期,正是他們二人開啟了華夏文化中關于“知音”的故事。

《列子·湯問》中曾對此多做描摹。相傳琴師伯牙在遼闊荒野上彈奏古琴,樵夫鐘子期戴斗笠披蓑衣而過,聞琴暫駐,便能領會琴曲內涵。伯牙志在高山,子期便品出“峨峨兮若泰山”,伯牙志在江河,子期便能說出“洋洋兮若江河”,真可謂心神相通,彼此投契。故而在鐘子期去世后,伯牙摔琴絕弦,終生不彈。

“伯牙鼓琴,鐘期聽之”的原址就在漢陽琴臺,而古琴曲《高山流水》已乘著太空探測器飛往遼闊無垠的宇宙,向茫茫宇宙傳達著尋找到人類知音的期望。這首經典古琴曲讓武漢在遙遠的先秦與未知的未來兩者間產生了一種依稀可見的關聯,如同打開時空隧道,讓古老的文化延綿不息。

“知音”,不止高山流水,不止古老先秦,更在鮮活的當下。那些靈動的聲音跳躍在武漢的熱鬧市井間,是高鐵上乘務員周到的提醒,是菜場阿姨熟稔的問候,是熱干面店鋪老板地道的鄉音。就像華晨宇那首《你要相信這不是最后一天》,歌的末尾,眾人鄉音響起,那便是最美的聲音。

2020年的春天,珞珈山的櫻花無聲地如約綻放,卻沒等來往年洶涌的人潮。這個春天,一株冠狀病毒似乎屏蔽了所有的聲音,口罩與隔離,取代了繁鬧的市井,春天以窗為框,被籠罩在疫情的陰霾中。

終于,武漢的聲音在這個春日里再次響起。

陽臺上聲嘶力竭的“武漢加油”,來自同一樓棟,更來自四面八方。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在武漢的天空下,不同的聲音來自山河湖海,來自屏幕內外,他們依然在,盡管形式不同,卻始終在同一個時間匯聚成撼動人心的力量,如同先秦的琴音,縈繞未絕。

在這段正在書寫的歷史中,聲音傳遞著真實的惶恐,和令人落淚的感動。當聲音匯聚一處,春日便漸漸歸來,“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沒有一個春曰不會來臨”。如今,完成醫療救治任務的各省援助湖北醫療隊已分批撤離武漢,陸續踏上返程。摘下口罩的逆行者們終于能夠長舒一口氣,在機場相約來年共賞櫻花。

武漢這個城市,正在這些揮手作別與彼此相約的聲音中,漸漸蘇醒。

武漢生活

武漢冬至一過,水寒了,江冷了,魚蝦肌肉結實了,岸草黃透了,楓葉紅遍了,蘆葦櫻子白得鍍銀了,在秋季盛開的桂花,把那最后一縷甜膩香氛,結成籽籽了,而無數棵香樟,紛紛落舊葉吐新芽,散發出一股股樟木香,臘梅開始現蕾打苞——是有多少馨香的植物,在冬至以后,就會煥發多少孤傲冷香。武漢這座城香了,無數人家的臘肉臘魚和雪里蕻蘿卜干,香了。武漢舊歷的年底,為新春的緩緩揭幕,竟是這么鄭重,這么豐碩。我走遍了全國大多數省會城市,并不是每個城市的冬至,都擁有這份鄭重和豐碩。

——池莉《武漢的過年》

[武漢智慧]

馮謙伯曾經對老顧客說過心里話:“世上的錢是賺不盡的。我做半天歇半天,一家人過得快快活活,未必還不知足?再要千方百計的賺錢存錢,我這把老骨頭要受累,還要添一大些麻煩,那就是個苕?!敝浾咛站针[很欣賞這種態度,稱他是“謙記牛肉館的知足翁”。

基于這種知足思想,遇到梅蘭芳或譚富英等名角到漢口演出,謙記門上就貼張紙條:“過江看戲,停業一日”。到了天氣太熱時,門上紙條寫的是:“外出避暑,暫停營業”。原來馮謙伯攜眷上廬山去了。

——徐明庭《想起了謙記牛肉館》

[武漢性格]

武漢人也像江湖中人一樣有一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的觀念。比如他們把所有結過婚的女人統統叫作“嫂子”,這就無異于把她們的丈夫統統看作哥哥。他們當然也像江湖中人一樣愛“抱團兒”,這一點也和北京人相似。不過北京人的圈子和武漢人的圈子不大一樣。北京人更看重身份和品類,武漢人則更看重恩怨?!坝卸鲌蠖?,有仇報仇”是武漢人的信念。在他們看來,一個分不清恩怨的人,也一定是分不清是非的人。

——易中天《可愛的武漢人》

[武漢景致]

這兒是我最喜愛的一個地方。在這里,您可以看到漢水帶著它的明亮,慢慢匯進渾混的長江。入江口的水線十分清楚,兩水激蕩的形態,是又排斥又交融的。您細細注視時,心里會驀然地生出感動。

在這里,我們可以坐在江堤上,遙看龜蛇兩山的行云,傾聽長江滔滔的流水。還有白云黃鶴、琴臺知音這樣美麗的傳說和晴川漢陽樹、芳草鸚鵡洲這樣雅致的典故相伴在我們的身邊。雖然它們與我們相隔了幾百年甚至一千年,可此時此刻,您不覺得它們都近在咫尺么?詩說:“日暮鄉關何處去,煙波江上使人愁?!边@詩就是站在黃鶴樓上寫的。黃昏的這個時辰,讀了這樣大的詩句,不覺得我心您心還有詩心都是相通的么?

——方方《行云流水的武漢》

猜你喜歡
黃鶴樓櫻花武漢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賞櫻花
黃鶴樓上賞名聯
武漢加油
決戰武漢
難忘黃鶴樓
櫻花
櫻花站
一抹櫻花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