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婦科患者惡性腫瘤切除術化療后淋巴囊腫感染的臨床治療分析

2020-06-19 08:50劉曉妍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20年12期
關鍵詞:治療方法婦科

劉曉妍

【摘要】目的 探究婦科患者惡性腫瘤切除術化療后淋巴囊腫感染情況,詳細分析其臨床治療方法。方法 選擇婦科實施惡性腫瘤切除術實施化療后并發囊腫感染的患者共80例納入研究,患者在院周期為2018年6月~2019年12月間,依據患者住院期間病歷尾號奇偶性,運用隨機等分原則進行分組,分為研究組(40例)和對比組(40例),其中對比組患者運用抗生素治療為主要手段;對研究組患者實施抗生素聯合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藥物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用藥后中性粒細胞(ANC)變化情況和發熱時間變化情況。結果 研究組患者用藥后中性粒細胞(ANC)變化情況和發熱時間變化情況均顯著優于對比組,組間數據存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治療婦科惡性腫瘤切除術化療后淋巴囊腫感染的患者,采用抗生素聯合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藥物治療能有效縮短患者發熱時間,提高中性粒細胞(ANC)恢復速度,有利于患者后續治療。

【關鍵詞】婦科;惡性腫瘤切除術;淋巴囊腫感染;治療方法

【中圖分類號】R7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2..02

在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群體中,在對患者惡性腫瘤切除術并化療治療后,患者自身中性粒細胞(ANC)會出現大量減少的情況,身體免疫力逐步下降,免疫功能弱化,極易誘發病原體感染問題。其中,化療后患者出現淋巴囊腫感染的情況較為嚴重,患者出現淋巴囊腫感染后會影響下肢靜脈倒流,甚至形成血栓、肺栓塞等繼發疾病,需要二次手術治療?;诖?,在本次研究中針對婦科惡性腫瘤切除術后患者出現并發淋巴囊腫感染的臨床治療方法進行研究,重點探討臨床上有效控制患者并發淋巴囊腫感染的方法。具體研究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婦科實施惡性腫瘤切除術實施化療后并發囊腫感染的患者共80例納入研究,患者在院周期為2018年6月~2019年12月間,依據患者住院期間病歷尾號奇偶性,運用隨機等分原則進行分組,分為研究組(40例)和對比組(40例)。納入研究的患者年齡29~61周歲,平均為(51.03±2.12)歲;患者病情為:宮頸癌患者35例,子宮內膜癌患者33例,卵巢癌患者12例。研究組和對比組患者臨床基本資料沒有明顯差異,符合統計學要求(P>0.05)。

1.2 方法

對對比組患者實施抗生素治療,主要抗生素藥物為青霉素和替硝唑等,連續給藥3-5天;對研究組患者實施抗生素聯合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藥物治療,主要抗生素藥物為青霉素和替硝唑等,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每天劑量為5,分兩次用藥,采用皮下注射的方法,連續用藥7天。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及時準確的完成各類數據的記錄。兩組患者在并發淋巴囊腫感染并接受治療后,體溫恢復時間越短治療效果越好;中性粒細胞(ANC)上升到>1.5×109/L的時間越短,臨床療效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數據,運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展開分析,中性粒細胞(ANC)>1.5×109/L的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表示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對研究組和對比組患者接受治療后的各類時間相關數據,發現研究組患者用藥后中性粒細胞(ANC)變化情況和發熱時間變化情況均顯著優于對比組,組間數據存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對于婦科惡性腫瘤切除術并化療的患者而言,淋巴囊腫感染是較為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患者在并發淋巴囊腫感染后,會表現出發熱、中性粒細胞(ANC)數量下降的情況,導致患者免疫力低下,嚴重干擾患者的正常生活,甚至會降低惡性腫瘤切除術患者的治療信心,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因此需要采用必要的抗生素治療手段對淋巴囊腫感染的情況進行控制[2]。

在本次研究工作中通過對比常規抗生素治療和采用抗生素與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聯合用藥的方式進行治療的臨床療效,發現在應用抗生素與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聯合治療后患者中性粒細胞(ANC)數量能在更短的時間內恢復到1.5×109/L,患者發熱恢復時間也明顯縮短,研究組采用抗生素與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聯合用藥的治療方式,治療效果更加明顯。

婦科惡性腫瘤切除術患者在化療后會出現免疫力明顯減弱的情況,化療后針對患者出現并發淋巴囊腫感染的情況采用聯合用藥的方式進行治療,能在短時間內對患者感染的情況進行有效的控制,進而增強患者身體免疫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后續參與化療的信心,也能降低感染復發幾率,為患者參與后續化療提供重要的輔助,臨床治療方面應用效果較好。

綜上所述,婦科患者接受惡性腫瘤切除術并化療后,并發淋巴囊腫感染是較為常見的問題,在臨床治療工作中采用抗生素與中性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聯合用藥的方式,能對患者發熱情況進行控制,縮短患者中性粒細胞(ANC)恢復到1.5×109/L的時間,提高感染控制效果,在臨床方面具有良好的推廣和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茅 敏.婦科患者惡性腫瘤切除術化療后淋巴囊腫感染的臨床治療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17):40-41.

猜你喜歡
治療方法婦科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秒懂婦科體檢報告 這個可以有!
婦科手術后常見問題解答
婦科體檢項目,你該怎么選?
心理咨詢方法的國內適用性問題發現
細小病毒患犬病例的臨床診斷與治療
腦小血管病所致認知功能障礙的臨床治療效果觀察
介入治療在中晚期婦科惡性腫瘤中的臨床治療效果
PBL教學模式在中西醫結合婦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