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工作過程的機械制造技術課程改革

2020-06-21 15:08訾乃寶閆福明
中文信息 2020年5期
關鍵詞:工作過程項目

訾乃寶 閆福明

摘 要:課程的工作過程系統化是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需要,本文以機械制造技術為例,分析了工作過程的內涵和特點,討論了項目的設計思路和實施過程。

關鍵詞:工作過程 項目 知識的載體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5-0-02

機械制造技術是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的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核心課程,它由“金屬切削機床”“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設計”“機械制造工藝學”“金屬切削機床夾具設計”等 4 門專業課程優化整合而來,概念性強、涉及知識面廣,與生產實踐聯系密切。目前很多高職院校采用傳統的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先介紹理論知識,然后指導學生參加機械加工實訓,理論與實踐相分離,學習理論感覺晦澀難懂,實訓時忘記了理論,與高職教育目標即以能力(包括專業技能、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及社會基本適應能力等綜合能力)培養為中心的教育是相違背的,所以機械制造技術課程的改革勢在必行。

教育部和勞動社會保障部等部門聯合頒發的《職業院校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指導方案》重點指出“課程開發要在一定程度上與工作過程相聯系”的課程設計理念,遵循企業工作任務開發“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模式。 教育部姜大源研究員指出: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是目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檢驗“適度、夠用”的標準。

一、工作過程的內涵和特點

根據德國不來梅大學以勞耐爾教授為首的職業教育專家的研究,所謂“工作過程”是在企業里完成一件工作任務并獲得工作成果而進行的一個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個綜合的、時刻處于運轉狀態但結構相對固定的系統。

工作過程具有二個特點,第一,結構的固定性,根據德國聯邦職教所(BIBB)的六階段理論,工作過程的基本結構要素包括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六個步驟。第二,工作過程具有完整性、綜合性和運動性。所謂完整性,是指每一工作過程的活動順序或工作程序是完整的;所謂綜合性,是指工作過程既含有物的因素,又含有人的因素;既涉及職業技術方面,又涉及組織、管理方面;所謂運動性,指組成工作過程的具體成分隨著時間、地點、人員、環境的變化而發生變化。

二、項目的設計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開發項目課程,教學活動需要按照項目編排來展開,教學內容服務于項目,把與項目和本職業相關的經驗知識和技能整合。項目的設計思路如圖1所示。

1.確定課程內容

我們先后去呼和浩特鐵路局車輛段、機務段、工務段,內蒙古一機廠、二機廠、包頭鋼鐵公司、包頭鋁廠、呼鐵山橋軌道裝備有限公司等企業調研,了解企業機械制造相關崗位對人才的要求,包括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要求,經過企業專家和職教專家反復論證,初步確定教學內容。

2.尋找知識的載體

通過和企業的工程師、技術主管、班長、技師和一線普通職工的交流,了解企業加工的產品,繼而確定典型產品,對這些典型產品進行改造,使之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形成了知識載體

3.建立知識載體和課程內容的聯系

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特點,把教學內容分別放到不同的載體中,比如把車床、車刀、車削加工的相關知識放到錐度軸加工中,把銑床、銑削加工的相關知識塞入傳動軸的加工中,鉆床、鉆削的相關內容通過液壓塊的加工學習,刨床、刨削加工在V型塊的加工中領會。

機械制造技術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工件為載體,以工件的加工為核心,以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藝為主線,將教學內容分為五個項目:加工錐度軸、加工傳動軸、加工油堵塞,加工液壓塊和加工V型塊,如表1所示。

工作項目按照由簡單到復雜的原則設計,學生在做項目的過程中學習金屬切削機床的結構與操作、金屬切削刀具、夾具和機械加工工藝等知識,形成操作金屬切削機床、制定加工工藝的技能。

三、項目教學的實施

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教學過程中必須體現“工學結合”,融“教、學、做”為一體。在課程教學的具體實施中,按照工作任務的不同,以“六步法”即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價來組織教學活動。

我們以項目二——加工傳動軸為例,介紹教學的實施。傳動軸是一個高轉速、少支承的旋轉體,它用于連接或裝配各項配件,傳動軸的圖紙如圖2所示。

1.信息咨詢

學生明確完成什么加工任務和具備哪些知識,通過資源庫、機械加工的相關網站收集相關信息完成知識的準備。

2.制定計劃

教師指導學生分小組討論,分析圖紙,選擇毛坯、機床、工量刃具,確定加工方案、制定加工工藝。

3.決策

每組派一名學生宣讀本組的工藝規程,教師評價學生制定的加工工藝,對工藝規程中不合適的部分給出修改意見。最后由教師和學生共同確定最終的加工工藝方案,下表為傳動軸的加工工藝。

4.實施

以小組為單位,學生裝夾毛坯和刀具、操作機床完成零件的加工。

5.檢查

學生選擇量具,檢驗工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分析加工誤差的原因。

6.評價

在項目的評價中,采用過程評價和終結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既有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的評價,也體現操作技能和產品質量的評價。

四、結論

基于工作過程的機械制造技術的改革,把企業的工作過程引入到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學生在做項目的過程中學習知識,提長技能,體會出工作的成就感,培養了精益求精、一絲不茍、團結協作的職業素養,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殷曉中.“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在高職高專院?!皺C械制造技術”中的應用[J].鎮江高專學報,2012(3):96-98.

[2]吳鐵軍.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機械制造技術”課程改革[J].職教論壇.2012(3):59-62.

[3]陳偉珍,鄧岐杏.基于工作過程實施項目化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職業技術,2011(02):126.

[4]苗雅麗.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高職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改革[J].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學報,2011(04):100-102.

[5]姜香梅.基于工作過程的《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探索[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45);63-66

作者簡介:

訾乃寶(1971- ),男,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包頭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機電維修與管理。

閆福明(1969-),男,內蒙古包頭市人,包頭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教授、高級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機電維修與管理。

猜你喜歡
工作過程項目
基于工作過程MOOC的激勵性原則
基于專業核心能力的機械類課程開發
房地產開發項目精細化管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