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體時代新聞專題的策劃與應用

2020-06-21 15:08王海波
中文信息 2020年5期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

王海波

摘 要:融媒體時代的到來,標志著新聞生產的方式與消費進行的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革,新聞媒體要想報道出制作優良品質高的新聞專題,就應該利用融媒體這個時代所帶來的便捷方法與渠道,對于傳統的策劃理念和工作的流程進行創新,做到能夠符合當下社會大眾的品味。為了能夠達成這一目標,在進行新聞專題創作的時候,注意把握整體與局部的和諧統一,關注用戶的體驗感等等。本文將針對融媒體時代新聞專題如何進行策劃與應用這個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 新聞專題策劃 專題應用

中圖分類號:G2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5-0-02

一、什么是融媒體時代

融媒體是新媒體和傳統媒體這兩種新聞媒體進行相互取長補短,相互交融之后的產物。把傳統的新聞媒體傳播媒介比如報紙、電視、廣播等等與物聯網工程相結合之后以“信息”或者“視頻”的方式進行傳播,從而達到了不僅快速而且便捷傳播的目的。除此之外,由于它的傳播力強、資源共享等特點,在深深受到人們喜愛的同時,也給社會帶來了更多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機遇。但這不表明融媒體時代的到來不需要傳統媒體,因為傳統媒體自身帶有它的特性與優點,在社會的使用率仍然很高,不能將其直接抹去。所以這個時代的到來,仍然需要新媒體與傳統的媒體相互發展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二、融媒體時代的特點

1.實現資源和利益的融合

融媒體在進行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整合過程之中,將各自的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進行交換共享,實現了從單一的輸出,變成共同的輸出性服務。因為傳統媒體在內容制作上占有較大的優勢,那么當它在發揮自身優勢的時候,同時向網絡、網站進行供稿服務,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節約成本,而且同時保障了新聞發布的權威性。新聞的內容也能夠及時得到傳播,傳播的范圍也更加廣泛,達到很好的宣傳效果,這就體現了融媒體資源融合的特點。利益的融合可以表現為:給社會帶來的效益和給經濟帶來的效益。

2.機遇和挑戰并存

在融媒體這個時代,帶來的機遇主要就是上文提到的資源和信息的融合這個方面,但是它的發展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新聞工作者在融媒體這個時代面對著被廣泛傳播的海量信息,如何對其進行正確的判斷和有效的利用是他們一個重要的課題。信息傳播的廣泛性與便捷性,同時也作為一把雙刃劍,把它運用在正確、正能量的方面,就是能夠造福社會,但是如果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極有可能給社會帶來危害。在進行信息傳播的過程中,各種傳播媒介的門檻高低不一,所以信息的接收者同時也可以成為信息的傳播者,但是很大部分的“信息傳播者”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因此他們無法對信息資源的可靠性進行正確的判斷,這就極有可能演變成為“以訛傳訛”的局面,這就是融媒體面臨的挑戰。這就需要新聞媒體采取適當的策略,精心進行謀劃和引導,真正做到趨利避害,打造出健康的信息傳播方式。

三、對新聞專題的策劃與應用進行創新

1.對新聞專題的選題進行創新

首先選題是開展新聞專題工作的第一步,它不僅關系著后續工作能否有效開展,而且與整個新聞專題策劃的質量相掛鉤。在當前看來,新聞專題在選題這個工作問題上面,即使能夠幫助到廣大人民群眾更好地了解整個新聞事件的詳細內容,但是由于其作為一個熱點話題,所以會受到眾多的新聞媒體平臺爭相進行報道,最終導致新聞專題選題同類化的結果,這對于新聞專題內容的策劃造成阻礙。所以在對新聞專題進行選題的時候,必須要注意到創新不能人云亦云,需要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考量,能夠做到選題新穎,內容獨到,可以從多個視角對新聞的熱點進行不同的解讀,在新聞專題中能夠突出主題,最大程度上展現自身的特色,可以給觀眾們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既能夠滿足觀眾的好奇心,又能夠對自身的專題策劃內容進行升華。比如在《西安66萬奔馳漏油》這個新聞中,絕大部分的新聞媒體將關注點放在西安利之星奔馳公司和碩士學位上,對于奔馳廠家的蠻不講理,與奔馳車自身的質量問題進行了嚴厲的譴責。但是如果從奔馳車在進行售后服務時在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的不同進行比較,深入分析這兩者中的不同點,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讓中國的消費者對自己的權益進行強有力的維護,如果要想讓那些國際上的大公司能夠真正尊重中國的廣大消費者,就必須要做到對自己該有的權益進行有效有力的維護,在這個切入點上相比于普通的新聞媒體平臺,他們的關注點就突出了新穎的視角去解讀這個新聞事件,因為這一方面關注到廣大人民自己切身的利益,會使得觀眾有種感同身受的觀感,能夠提高觀眾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共同參與到這個話題中進行討論。除此之外,對于新聞事件的發生,要注意挖掘它,其中更富有深意的亮點,能夠抓住觀眾的“眼球”,因此,在進行新聞專題的策劃時,要從整個新聞事件的大局面出發,思考問題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等等,對于新聞專題的整個框架要進行有力的掌控,對于新聞事件背后的故事進行深入的挖掘,對于各類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整合,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再對新聞專題進行創新,形成獨具一格的新聞報道。能夠在普通大眾的新聞專題與這個創新的新聞專題之間輕而易舉地進行分辨。在新聞專題策劃時,需要注意的方面就是,對于新聞專題平臺的特色要進行擴大化, 最好能夠以品牌的形式打出名氣,從而可以增加其網絡專題新聞的競爭力,比如說在進行《解放軍建軍90周年專題報道》這個新聞專題的策劃,怎樣才能夠形成獨具特色的新聞專題策劃呢?首先要對其進行分割,分割成幾個板塊,哪個板塊主要講述什么內容,想要體現什么思想,對當代的中國有什么深遠的意義影響等等幾個方面進行劃分。例如,可以分為“沖鋒的號角”,“昨日在線”,“烽火永不息滅”等,借助新浪軍事其中的資源,設計出獨具一格的新聞專題策劃內容,能夠向廣大的觀眾展示出多層次,多方位,多視角,具有真實感的解放軍建軍90周年以來的紅色革命在其中的感動事跡,能讓觀眾身臨其境的感受到,在這90年以來,解放軍奮斗的光輝歷程以及取得的建設成果,不僅能夠增強民族自豪感而且也能夠增強對國家的自豪感。這種獨具個性的專題新聞表達形式,能夠增強新聞平臺的競爭力,也有助于獲得廣大觀眾的認同感。

2.對新聞專題傳播方式進行創新

融媒體時代的到來,不僅推動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而且對于新聞傳播的方式進行了革新。得益于“互聯網+”技術推動的大數據時代和人工智能時代可以幫助到新聞傳播方式進行創新。第一步能夠實現在傳播內容上進行創新,在新聞專題的系列報道當中,可以把傳統的文字和圖片信息與信息技術的視頻和音頻相互結合成具有層次感的專題新聞,觀眾可以在文字,圖片,視頻和音頻相互轉換當中獲得更好的觀感,好感度會直線上升,與此同時,能夠提升專題報道內容的深度,向著更好的方向進行創作。第二步是在傳播方式方面進行創新,新聞專題不僅依靠新聞媒體進行傳播,而且也依靠新媒體平臺進行傳播推廣,在我們生活當中顯而易見的就是微信公眾號平臺或者抖音短視頻平臺等等,其他軟件也起著相似的作用,借助這些新媒體平臺發布新聞專題相關的信息,能夠對新聞專題內容中最為精彩的內容進行截取,進行宣傳,同時也能夠對新聞專題進行短視頻的傳播,如此一來,新聞專題覆蓋面和群體都能得到有效的擴大,對新聞的有效性和及時性都有所提升。比如《清明節祭英烈》這個視頻專題當中,可以運用到圖片文字,用短視頻之間進行有機的融合,再結合各大直播平臺能夠讓大眾輕松地了解到,在清明節這一天是怎么祭奠先烈或者逝去親人,可以了解到各地方不同的民俗習慣,在這個時候進行對清明文明祭奠知識的傳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全國上下形成綠色文明的祭祀習慣。

四、對新聞稿進行跨界融合使之能夠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融媒體時代的到來,不僅打破了傳統新聞媒體的弊端,而且還促進了網絡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相互融合的速度。就當前的形式來看,新聞專題策劃工作在進行組稿方面是要實現跨界融合,進而提高組稿的實效性。

1.新聞專題的策劃人要有跨界融合的思想

新聞專題的策劃人對于整個新聞制作過程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在進行專題策劃的時候,需要做到將新聞策劃的組稿工作擴散到其他相關的領域,組織語言能夠得到更深一層的信息,把原本單調的新聞內容變得更加多彩豐富。制作優良的新聞專題內容值得受眾一品再品,能夠給受眾耳目一新的感覺

2.新聞專題的策劃需要借助融媒體的幫助

上文提到,融媒體的出現,使得新媒體和傳統媒體能夠得到有效的融合統一,在此基礎上,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之間的信息能夠得到有效整合,所以對網絡新聞進行組稿的時候,就能夠從中獲取獨家資源使新聞內容更具特色,而且大大地拓展了新聞專題策劃需要的信息來源。最為重要的便是能夠大大縮小成本,減少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

3.新聞專題的內容需要貼近受眾者的立場

新聞專題在策劃的過程中可以適當的進行開放,能夠使受眾參與進來。從受眾的角度看,新聞事件能夠獲得更多的新聞源頭,所以在進行新聞專題組稿的時候,只要對受眾提供的信息進行適當的淘汰,然后把它添加到新聞專題的內容當中,最后想要提升新聞稿件的內涵與深度,可以與一些知名或權威人士進行合作交流,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提升稿件的專業性,而且由于專家的觀點往往比較獨到,可信度也會比較高。并且在進行宣傳的時候打上與某某某專家進行采訪這樣的標題之后產生的品牌效應可想而知。會吸引受眾者的眼光,并且能夠成為獨家的報道,增加其競爭力。在《2018珠海航展》這篇專題新聞的報道中,融合了眾多的新興媒體與傳統媒體相互進行的跨界合作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新聞稿中不斷吸收眾多的專家學者和各大知名人士的意見和觀點,對這篇文章中展示的武器裝備進行了各種各樣多方面的解讀,整篇新聞稿看起來就顯得更加專業,內容也更加詳盡,完全滿足了受眾對于飛行器等武器裝備的好奇心,不僅如此,在這之后《2018珠海航展》在微博上開通了賬號,能夠實時與大眾在微博這個平臺上進行交流互動,受眾也能夠在這個平臺上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這樣一來,受眾的參與度得到了提升,關于該篇新聞稿的內容知識也能夠得到有效的傳播,從而有利于營造出一種健康向上的文化交流方式。

四、要增強新聞專題的策劃與受眾者之間的互動

在進行新聞專題的策劃過程中,要時時刻刻關注受眾的訴求,因為受眾是新聞傳播對象,他們的訴求對于整個新聞工作來講都非常重要,所以面對現在受眾越來越多元化、豐富化的新聞閱讀要求,新聞專題在策劃的時候加強互動性,在互動的過程中又能真實了解到受眾新的新聞閱讀訴求,把受眾新的訴求結合到新的新聞策劃的內容當中,能夠形成一個有利的循環,因為在融媒體時代,廣大受眾完全可以借助各種各樣的新媒體平臺參與到專題詢問的策劃過程當中。受眾針對某個新聞熱點共同進行討論,這個新聞專題的策劃內容就得到了多數受眾的參與,融媒體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結合受眾當時的真情流露進行新聞策劃,使得受眾正能量的話語和情感在社會上能得到廣泛傳播,對社會來說也是有益的,與此同時,受眾在參加討論的過程中,也能夠增強自身情感體驗。對于讓受眾參與進來進行互動的手段,要進行多元化設計,在過程中更加突出主題,比如通過小游戲增強用戶的興趣和積極性,就互動本身的意義來講,它是極具有價值性的。新聞專題的策劃者要及時對于用戶提供的信息員進行整理和搜集,再把互動的過程進行適當的加工處理,再把它播出。通過此種方式,完全可以實現專題新聞的策劃者與用戶的雙向互動。最具典型的例子就是嫦娥三號的命名就是新華網于2013年12月1日在線進行征名得出的。這個活動參加者多達300多萬,提交名字就多達十萬份,通過這種網友參與的方式給嫦娥三號命名為“玉兔號”。廣大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同時也是對社會歷史起著推動作用的群體,在進行任何的文化創造過程中,不能脫離人民群眾。就此看來,新聞專題貼近受眾者具有長遠的意義。

結語

綜上所述,融媒體時代充斥著機遇與挑戰,但總體上看它是利大于弊的,新聞專題的策劃和應用在這個時代如果想發展得更快更好就需要及時進行創新,與時俱進,優化自身體制,打造出一個獨具特色的專題策劃,從而擴大新聞專題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周晨芳.融媒體時代網絡新聞專題策劃原則[J].今傳媒,2017(5):135-137.

[2]孫金鈴.媒體融合時代新聞專題策劃分析[J].記者觀察:下,2018(8):13.

[3]高麗艷.融媒體時代新聞專題的策劃與制作[J].記者搖籃,2019(5):42-43.

[4]劉激揚.論融媒體時代的新聞宣傳策劃[J].中州學刊,2017(012):170-172.

[5]李雪.融媒體時代網絡新聞專題策劃原則[J].科技傳播,2019,11(11):95-96.

[6]田連友.融媒體時代新聞策劃方法與實踐路徑[J].中國報業,2018(23):88-89.

[7]吳康安.網絡新聞專題特點及發展趨勢探析——第二十八屆中國新聞獎網絡類參評作品分析[J].新聞前哨,2018(7):37-38.

猜你喜歡
融媒體時代
融媒體時代網絡新聞專題策劃原則
融媒體時代綜藝節目的發展研究
融媒體時代主持人角色定位與能力塑造研究
論融媒體時代宣傳報道策劃的多重性
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采編人員職業素養研究
融媒體時代對編輯的能力要求
融媒體時代電臺文字編輯發展戰略研究
融媒體時代如何培養記者的創新意識
融媒體時代電視畫面的剪輯研究
融媒體時代三網融合下電視新聞網建設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