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輿論的社會治理問題與應對之道分析

2020-06-21 15:08吳明輝
中文信息 2020年5期
關鍵詞:網絡輿論社會治理對策

吳明輝

摘 要:與論是人們對當下社會內存在的各種問題的表達包括對政治的態度、信意見與情緒。隨著我國科技的迅猛發展和普及,互聯網成為了公民交換,討論信息重要載體。網絡輿論就是公民在網絡空間內對相應的事件公開的表述自己的觀點與看法、情緒與態度的言論,網絡輿論對社會治理問題有著正面與負面的影響。

關鍵詞:網絡輿論 社會治理 對策

中圖分類號:C9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5-0-01

網絡輿論是公民對現代社會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質文明與社會文明活動的集中反映,所以治理網絡輿論是國家治理社會的重中之重。網絡輿論成為了現代社會治理重要的組成成分,網絡輿論的社會治理需要適應時代的發展,所以必須高度重視網絡輿論,認真的研究并且要合理的運用網絡輿論。社會公共環境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網絡輿論社會治理的機制也必須不斷地改革創新,網絡輿論治理的方式更需要不斷地進化,網絡與論是根據公共環境不斷變化的產物,我們需要采取相應的應對之道。

一、網絡輿論中社會治理存在問題分析

眾所周知,網絡輿論的重點是用輿論監管與評價的模式對社會進行治理。我國本就是民主法制國家,隨著國家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人們參政議政并積極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也不斷地提高,這就要求國家建立起一個更加積極的與便利的信息公共平臺,并有相關人員參與到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中去,這樣才符合我國目前社會治理的新格局要求。但是,奔馳女維權事件、N號房事件,梅姨事件等網上爆出的網絡輿論事件發生,不禁令人嘆惋。這樣網絡輿論事件的發生也暴露出網絡社會治理的相關部門在應用和處理網絡輿論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的問題。諸如此類的問題會使消極的網絡輿論被無限放大對治理社會問題也行產生消極影響,所以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網絡輿論問題并的及時解決。任何系統的組成都是由幾個要素有機的聯系在一起并相互的作用,這些的要素之間互相聯系的方式也就是系統結構。網絡輿論問題治理較為復雜,其中包括社會生活領域、經濟領域、政治領域、文化領域等各個領域。

二、網絡輿論的社會治理問題的應對之道

通過大量的輿論案例分析可知,網絡輿論對社會治理既有正面影響,又有負面影響。那么該如何采取相應的對策來治理社會的網絡輿論呢?

1.從網絡輿論中解決社會治理問題,尋找社情民意

可以將網絡的輿論當成是現實的社會輿論在網絡上的映射,網絡輿論在一個擁有著8.54億網民虛擬的空間中及時地反映網民的想法與他們關注的焦點問題。思想家王充曾說過:“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北揪湓挼暮x是:“房屋是不是漏雨,往往是住在屋里面的人才能夠最清楚,政策是不是能夠真正造福百姓,要聽群眾的反映?!倍鴮W絡輿論的社會問題治理而言,治理所采用的應對措施是不是需要改進和創新,社會網民群眾是有更為直觀的體會。網絡輿論的高時效性與敏感性,導致信息傳遞十分迅速且活躍。這就需要相關部門靈活運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時刻對網絡輿論進行監控與收集,并及時分析控制,在治理網絡社會問題提供大量信息的同時,還能幫助國家時刻了解到社會情況與民眾意見。

2.從網絡輿論中解決社會治理問題,規范公共秩序

有一位政治哲學家說過,“生存的安定與生活的幸福是公民對國家最基礎的期待?!倍谏鐣陌l展過程中有很多的經驗與教訓告訴我們,社會公共生活的秩序是否有條不紊主要在于正義與公平是否缺失。如果缺乏公平與正義,那么社會的秩序就會被打亂甚至是受到更大的威脅。在互聯網大平臺下,在正義的設計與安排中,政府需要更為公平地讓公民行使其自身的公共權力。在不運用“以權控制權”內部監督的機制情況下,更要能夠建設出“社會制約權力”民主的檢測制度。減少并達到杜絕權權交易、權錢交易與權色交易等一系列的問題發生。公民可以通過互聯網信息平臺對公共權力的運行進行監督、對公共的事務進行評價。使公民能夠正確的看待并合理的使用網絡輿論監督的功能,這樣才能夠更加嚴格的制定社會的公共秩序,從而提升社會的治理效果。

3.從網絡輿情中解決社會治理問題,增強公共信任

雖然政府職能部門是公共秩序管理的主體,但公民對國家的信任程度,決定了政府是否能良好地開展對社會公共管理。國家的公信力的降低既和社會的公共環境有關,更和公民的訴求與國家行為的緊緊聯系在一起。正面網絡輿論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國家能夠積極宣傳,傳播正面的帶有正能量的事情,帶動網絡風貌,這就要求政府能夠增強公信力。二是公民對國家正面的評價而形成的正面的網絡輿論,這就可以說明政府在回應公民的訴求與規范政府本身行為具有積極的態度。在更多的公民在互聯網上能夠肯定與鼓勵政府的作為時,積極的網絡輿論就形成了,這樣積極的網絡輿論對提高國家的公信力是具有非常大助力的。

4.從網絡輿論中解決社會治理問題,使公民參與社會治理

治理本是談判與共贏的管理,它是上層與下層之間、民眾與政府之間互動與治理的過程。在發揮國家的主導地位的同時,要正確引導民眾在互聯網上依照法律法規,使用自身的權利的同時要正確毫無偏見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實現政府治理使社會能夠有序調節,公民能夠參與治理。

結語

總而言之,網絡輿論問題的社會治理就是為人服務以及治理人,人在互聯網上,治理的重點就應該在互聯網上。目前,我國的社會治理必須深入貫徹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關于推進社會治理的科學化、系統化、法治化與智能化的要求,要更好地適應8億多的網民對各種社會問題的探討,更加注重網絡輿論社會問題的預防,能夠及時預警問題,將網絡社會輿論問題扼殺在搖籃之中,降低網絡輿論風險的性。以便于可以確保網絡空間的正向風氣,使現實的社會和諧有序又充滿活力。

參考文獻

[1]孔建華.當代中國網絡輿情治理:行動邏輯、現實困境與路徑選擇[D].吉林大學,2019.

[2]喻國明.網絡輿論的社會治理:問題與進路[J].傳媒,2019(12):9-10.

[3]雷志春.馬克思主義群眾觀視域下中國網絡空間治理模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8.

[4]韓建力.政治溝通視域下中國網絡輿情治理研究[D].吉林大學,2019.

[5]劉云.全媒體時代網絡輿論治理的法治模式[J]2019,31(06):146-152.

猜你喜歡
網絡輿論社會治理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