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時間延遲斷臍對自然分娩早產兒的臨床影響

2020-06-22 12:58高科霞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7期
關鍵詞:膽紅素經皮紅細胞

高科霞

【摘 要】 目的:探討不同時間延遲(30s和120s)斷臍與立即斷臍對自然分娩的早產兒的臨床影響。方法:選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自然分娩的60例早產兒,隨機分為3組。對照組(n=20)分娩后10s內立即進行斷臍,延遲30s組(n=20)延遲斷臍30s,延遲120s組(n=20)延遲斷臍120s。比較三組的貧血發生率、24h紅細胞壓積和24h血紅蛋白水平、光療時間和經皮膽紅素峰值。結果:延遲30s組和延遲120s組早產兒的貧血發生率分別為30.00%(6/20)和35.00%(7/20),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延遲30s組和延遲120s組早產兒的24h紅細胞壓積和24h血紅蛋白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延遲30s組和延遲120s組早產兒的光療時間和經皮膽紅素峰值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延遲斷臍30~120s對自然分娩的早產兒而言比較安全,可以明顯降低貧血發生率,提高血紅蛋白水平和紅細胞壓積。

【關鍵詞】

延遲斷臍;不同時間;自然分娩;早產兒

新生兒出生時的第一步——斷臍是預防疾病以及促進健康的重要環節,合理的斷臍方式能有效穩定出生時的血壓,增加新生兒的血容量,促進肺循環擴張,維持血氧飽和度,預防和降低黃疸、新生兒窒息、嚴重缺鐵性貧血、遲發型壞死性腸炎、腦出血和遠期神經系統損傷等的發生率,尤其對早產兒具有更大的意義,而且能促進母體的胎盤剝離,降低產后出血量[1]。本研究選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自然分娩的60例早產兒,主要探討了不同時間延遲(30s和120s)斷臍與立即斷臍對自然分娩的早產兒的臨床影響,研究的具體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自然分娩的60例早產兒,隨機分為3組。延遲30s組20例,產婦年齡為24~35歲,平均年齡為(29.42±4.29)歲;早產兒出生平均體質量為(1734.25±219.78)g。延遲120s組20例,產婦年齡為24~36歲,平均年齡為(28.19±4.34)歲;早產兒出生平均體質量為(1763.49±238.76)g。對照組20例,產婦年齡為24~35歲,平均年齡為(28.67±4.25)歲;早產兒出生平均體質量為(1782.59±197.34)g。三組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分娩后10s內立即進行斷臍,延遲30s組延遲斷臍30s,延遲120s組延遲斷臍120s。

1.3 觀察指標

比較對照組、延遲30s組和延遲120s組早產兒的貧血發生率;比較對照組、延遲30s組和延遲120s組的24h紅細胞壓積和24h血紅蛋白水平;比較對照組、延遲30s組和延遲120s組的光療時間和經皮膽紅素峰值。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組間計數資料[n(%)]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明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三組的貧血發生率比較

延遲30s組和延遲120s組早產兒的貧血發生率分別為30.00%(6/20)和35.00%(7/20),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三組的24h紅細胞壓積和24h血紅蛋白水平比較

延遲30s組和延遲120s組早產兒的24h紅細胞壓積和24h血紅蛋白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三組的光療時間和經皮膽紅素峰值比較

延遲30s組和延遲120s組早產兒的光療時間和經皮膽紅素峰值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 討論

臍帶是連接胎盤以及胎兒之間的管狀結構,由1條靜脈以及2條動脈構成[2]。剪斷臍帶后,由于臍血管自身的重力作用和收縮作用,會逸出大量的水分,臍帶殘端快速地干癟和收縮,與腹壁表皮相連的部位發生裂口,從而進一步脫落形成臍[3]。自然分娩后,如何選擇剪斷臍帶的最佳時間是婦產科普遍爭議的一個焦點問題。研究發現,延遲斷臍能明顯增加鐵儲存,增加新生兒期的血紅蛋白水平,降低貧血的發生率,還能明顯降低早產兒膿毒血癥以及腦室出血等的發生率[4]。本研究發現,延遲30s組和延遲120s組早產兒的貧血發生率分別為30.00%(6/20)和35.00%(7/20),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延遲斷臍可以明顯降低貧血發生率。其原因為,延遲斷臍早產的胎盤輸血可以明顯增加早產兒的血容量,減少器官損傷,增加血液灌注,有利于心肺功能的順利過渡[5.6]。延遲30s組和延遲120s組早產兒的24h紅細胞壓積和24h血紅蛋白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延遲斷臍能提高血紅蛋白水平和紅細胞壓積,這可能是因為延遲斷臍后增加早產兒的血容量、干細胞以及紅細胞共同產生的結果。延遲30s組和延遲120s組早產兒的光療時間和經皮膽紅素峰值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延遲斷臍能降低光療時間和經皮膽紅素峰值。因此,早產兒首選在自然分娩后30s斷臍,但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初步復蘇以及合理保溫,可以延遲斷臍到120s,可以更好地改善早產兒的臨床預后。

綜上所述,延遲斷臍30~120s對自然分娩的早產兒是比較安全的,可以明顯降低貧血發生率,提高血紅蛋白水平和紅細胞壓積。

參考文獻

[1] 施維妙,韓翠存.延遲斷臍對母親及新生兒影響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23(04):582.585.

[2] 胡小黎,王芳,徐鑫芬.不同時間延遲斷臍對陰道分娩早產兒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7,33(02):116.119.

[3] 施維妙,侯金鑫,張文萱.延遲斷臍對足月妊娠期糖尿病產婦新生兒血糖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23(17):2286.2288.

[4] 王曉艷,楊國維.陰道分娩延遲斷臍對母兒結局的影響[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8,11(02):155.155.

[5] 王勝,張清義.延遲斷臍30秒能減少極低出生體重兒窒息[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08(21):97.98.

[6] 王勝,郭瑞,張清義.延遲斷臍30秒對極低出生體重兒的輸血次數的影響[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08(17):104.105.

猜你喜歡
膽紅素經皮紅細胞
經皮穿刺氣管切開術在重癥醫學科的臨床應用
經皮鋼板內固定治療脛骨遠端骨折37例
超聲引導下經皮肝膽道穿刺置管引流在急性膽道感染治療中的應用
新生兒不同部位經皮膽紅素值與血清總膽紅素值的對比
總膽紅素偏高,需警惕肝臟疾病
高中牛物學紅細胞知識總覽
經常鏡下血尿是怎么回事
紅細胞及網織紅細胞參數對腎性貧血的鑒別診斷意義
36例極重度高膽紅素頭顱MRI變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