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胎孕婦孕期心理健康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2020-06-22 12:58陳瑤孫依玲張純李曉蕊陳軍李菊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7期
關鍵詞:敵對軀體健康狀況

陳瑤 孫依玲 張純 李曉蕊 陳軍 李菊芳

【摘 要】 目的:探討二胎孕婦孕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相關影響因素,為二胎孕婦的孕期保健提供實踐依據。方法:采用人口統計學問卷和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107例二胎孕婦進行調查,采用均數±標準差描述二胎孕婦的心理健康水平;采用t檢驗和方差分析探討二胎孕婦心理健康的相關影響因素。結果:二胎孕婦SCL-90的軀體化因子、強迫癥狀因子、人際關系敏感因子以及偏執因子得分顯著高于常模人群。孕婦職業、懷孕周期、生產經歷、大孩年齡是二胎孕婦心理健康的主要影響因素。結論:二胎孕婦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尤其是在軀體癥狀、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和偏執性等方面問題較大,需要醫務工作者及家人給予針對性的干預措施,以改善二胎孕婦的身心健康。臨床護理人員對二胎孕婦的心理護理,應重點關注其職業、懷孕周期、生產經歷及大孩年齡,進行個體化護理干預及相關孕期宣教,以確保二胎孕婦及二孩的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

二胎孕婦;心理健康;影響因素;護理干預

隨著2016年1月1日我國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1],我國生育二胎的婦女逐漸增多。二胎孕婦雖然經歷過一次生產,但由于其普遍年齡偏大,在懷孕期間易出現恐懼、焦慮、抑郁、憤怒等一系列心理問題[2]。孕婦的這些不良情緒常會造成血壓升高,繼而引起妊娠嘔吐;同時孕婦的情緒急劇變化可加速子宮收縮,造成流產和早產等不良后果[3]。二胎孕婦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僅影響到孕婦自身及胎兒的健康,對生產后自身及胎兒的健康也會產生嚴重影響。不良的孕期心理狀態,易導致母嬰情感聯系減弱,甚至母親角色缺失。早期進行孕期心理干預有助于保持孕婦、胎兒身心健康,增進母嬰感情,促進優生優育政策落實。目前由于我國全面放開二胎政策時間相對較短,文獻中對二胎孕婦心理健康狀況的研究相對較少。本研究對二胎孕婦孕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調查,并找出了其相關影響因素;進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了有針對性的二胎孕婦孕期心理干預策略,以期為二胎孕婦及胎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及實踐指導。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用目的取樣的方法在溫州市4所三甲醫院進行資料收集,共收集孕婦資料106例。樣本納入標準為:1)有婦產科二次妊娠診斷依據;2)孕婦同意參與本研究。樣本排除標準為:1)首次妊娠或二次以上妊娠孕婦;2)病情嚴重或身體狀態不穩定者;3)拒絕參與研究者。

1.2 研究工具

1.2.1 人口統計學問卷 由研究者自行設計,共21個條目。包括孕婦的年齡、民族、戶口分類、職業、懷孕期間是否正常參加工作、本人受教育程度、配偶受教育程度、本人是否獨生女、配偶是否獨生子女、本人在本市居住時間、家庭月收入、計劃懷孕至懷上經歷時間、懷孕周期、懷孕胎數、生一胎年齡、生孩子意愿來源、懷孕后家人的態度、未來撫養孩子的模式、是否服用營養素、懷孕期間是否有并發癥及是否進行胎教。

1.2.2 癥狀自評量表(SCL.90) 該量表由Derogatis于1975年編制。量表共含90個項目,每個項目均采取1~5級評分,分為沒有、很輕、中等、偏重、嚴重。量表分為10個因子:包括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及其他。每一因子反映受檢者某一方面的情況,通過因子分可以了解受檢者的癥狀分布特點。軀體化主要反映身體不適感,包括心血管、胃腸道、呼吸和其他系統的不適;強迫癥狀主要指那些明知沒有必要,但又無法擺脫的無意義的思想、沖動和行為;人際關系敏感主要是指某些人際的不自在與自卑感;抑郁以情感或心境低落為代表性癥狀,還以生活興趣的減退、動力缺乏、活力喪失等為特征;焦慮一般指煩躁、坐立不安、神經過敏、緊張以及由此產生的軀體癥狀,如震顫等;敵對主要從三方面來反映敵對的表現:思想、感情及行為,其項目包括厭煩的感覺、摔物、爭論直到不可控制的脾氣暴發等各方面;恐怖者恐懼的對象包括出門旅行、空曠場地、人群或公共場所和交通工具;偏執主要指敵對、猜疑、關系觀念、妄想、被動體驗和夸大妄想等;精神病性反映各式各樣的急性癥狀和行為;其他反映睡眠及飲食情況。本問卷采用總分(90個條目得分之和)和因子分(各因子得分之和除以因子項目數)對結果進行解釋。研究顯示本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5]。

1.3 調查方法

本研究選取溫州市4家綜合醫院婦產科符合納入標準的門診及住院孕婦作為調查對象。征得調查單位及孕婦同意后,向孕婦發放問卷調查包,包括人口統計學問卷和SCL.90。問卷調查包采用一對一的方式發放,以孕婦自填為主,特殊情況下(不識字或因身體原因等不能獨立完成者)由調查員將問卷條目讀出,并請孕婦進行回答,調查員將孕婦的答案記錄在問卷上。問卷當場發放,當場回收并進行檢查,發現漏填項目在孕婦同意的情況下,立即請其進行補充。為確保孕婦資料的保密性,回收的問卷資料將統一進行保存,問卷資料除了項目組成員外,其他無關人員一律無權查閱。本研究共發放問卷127份,有效問卷106份,問卷有效率為83.5%。

1.4 統計分析方法

調查數據全部錄入SPSS 19.0軟件包進行整理和分析。具體統計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t檢驗和方差分析等。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二胎孕婦一般資料情況

本研究共調查二胎孕婦106例,孕婦平均年齡為32.70歲(SD=4.01,Range=23~42);97.2%為漢族;54.2%為農村戶口;大部分孕婦(41.1%)無職業,國家編制內人員占24.3%,個體戶占15.0%,自由職業占13.1%,從事社會服務業孕婦占6.5%;超過三分之一(37.4%)的孕婦受教育程度為本科及以上;大部分孕婦(87.9%)為非獨生女;大部分孕婦配偶(91.6%)為非獨生子;在溫州市居住達5年以上的孕婦占比較大(86.9%);將近一半受訪者(45.8%)家庭月收入為5000~10000元;絕大部分接受調查孕婦(73.8%)處于孕晚期;大孩平均年齡為7歲(SD=3.40,Range=2~16);大部分孕婦(57.9%)生二胎原因為獨生子女太孤單,希望大孩有個伴;未經計劃懷孕的孕婦占40.2%;44.9%孕婦懷孕后家人高興,但生活沒有多大變化;過半(62.6%)孕婦未來打算自己帶孩子;89.7%孕婦按醫生要求服用營養素;大部分孕婦(72.9%)沒有孕期并發癥;57.9%孕婦未進行胎教。

2.2 二胎孕婦心理健康狀況

二胎孕婦的心理健康狀況見表1。其中軀體化因子得分(1.63±0.43)分、強迫癥狀因子得分(1.73±0.48)分、人際關系敏感因子得分(1.85±0.49)分、偏執因子得分(1.84±0.43)分均高于全國常模,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二胎孕婦在這幾個方面的心理健康水平較差。見表1。

2.3 二胎孕婦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

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表明,職業為二胎孕婦軀體化因子的影響因素,post hoc事后檢驗提示個體戶、無職業者與從事社會服務業者相比,前者軀體化因子得分較高,心理健康狀況較差。懷孕周期和戶口類型是敵對因子的影響因素,post hoc事后檢驗結果表明,過期懷孕者與孕早、中、晚期懷孕者相比,孕婦的敵對心理更加明顯;t檢驗結果顯示,農村戶口者敵對心理更加明顯。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懷孕周期也是偏執和其他因子(飲食和睡眠因子)的影響因素,post hoc事后檢驗結果表明,過期懷孕者較早、中、晚期孕者更加偏執且其睡眠和飲食狀況也更差。t檢驗結果表明,戶口是人際關系敏感因子的影響因素,且農村戶口者人際關系更加敏感。t檢驗結果表明,第一個孩子的年齡是抑郁因子的影響因素,第一個孩子年齡在1~6歲的孕婦更加抑郁。具體數據見表2。

3 討論

3.1 二胎孕婦心理健康狀況

表1結果表明,二胎孕婦的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偏執4項因子得分高于常模,說明二胎孕婦在這幾個因子方面的心理健康狀況較差。軀體化因子得分較高的原因可能是二胎孕婦已經經歷過一次生產過程,因此較未經歷過的人會更加擔憂生產的疼痛;另外,二胎孕婦年齡均偏大(本研究孕婦平均年齡為32.7歲),身體的各項指標均較年輕孕婦差,因此其在懷孕過程中承受了更多的身體不適感,甚至出現嚴重的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等并發癥[6],因此其軀體化因子得分較高。強迫癥狀因子得分較高的原因在于,二胎孕婦年齡均偏大,因此她們懷孕期間心理壓力巨大(擔心胎兒及自己的身體狀況),導致孕婦表現出強迫觀念、強迫情緒及強迫意向等,如反復擔心自己及胎兒是否健康等;當強迫觀念產生時,孕婦易陷入緊張焦慮中,從而表現出強迫行為,比如反復到醫院請求醫生對自己及胎兒進行檢查等。人際關系敏感因子得分較高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二胎孕婦生理的變化、對未來的預判、對生產的回憶,導致孕婦的情緒波動起伏較大,易激動,常為一些極小的事情而生氣、哭泣;二是二胎孕婦常缺乏安全感,身邊的人對其稍有忽視,孕婦即產生不被關注感,容易產生人際關系障礙[7]。因此,二胎孕婦人際關系敏感癥狀較一般人更為明顯。二胎孕婦在妊娠過程中,由于軀體變化,導致心理依賴加強,同時對身邊事物關注度增加,較為多疑,對周圍人或事變得更為敏感,這與張琴的研究結果一致[8]。孕婦在與其他人出現分歧時,固執己見,因此其偏執因子得分也較一般人群增高。在對二胎孕婦進行護理時,醫護人員應注意關注二胎孕婦的個體化差異,進行適當心理疏導,防止過度緊張,過度關注。對出現妊娠反應孕婦,積極解釋,科學度過反應期,并指導孕婦選擇適宜的生活環境及適合孕期的健康生活方式,以幫助其平穩度過整個孕期[9]。

3.2 二胎孕婦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因素

3.2.1 職業 職業是二胎孕婦軀體化因子的顯著影響因素。與從事社會服務業者相比,無職業和個體戶孕婦軀體化癥狀更為明顯。無職業孕婦相對從事社會服務業的孕婦來說,自己沒有穩定的工作收入,對他人的依賴性更大,在懷孕期間,對于自己想做的事雖然大都能得到滿足,但不能完全自我掌控,會產生患得患失心理;有些收入低的家庭甚至會擔憂未來孩子的撫養問題,思慮過多,從而導致軀體化癥狀出現。個體戶相對于從事社會服務業的孕婦來說,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去經營自己的事業,這直接關系到自己經濟收入,因此其精神、身體都承擔更多的壓力,對刺激更為敏感,導致軀體化癥狀的出現[10.11]。

3.2.2 懷孕周期 懷孕周期對二胎孕婦敵對、偏執以及其他三項因子均有顯著影響。其中,過期孕者相對于孕早、中、晚期者,在敵對、偏執及其他因子方面得分均較高,說明過期孕者在這3個方面的心理健康狀態較差。過期妊娠的胎兒圍產病率和死亡率增高,并隨妊娠延長而加劇,妊娠43周時圍產兒死亡率為正常的3倍,44周時為正常的5倍。另外,過期孕婦經歷漫長孕期,因子宮明顯增大,孕婦體力負擔加重,行動不便,甚至出現睡眠障礙、腰酸背痛等癥狀。因此,相對于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的孕婦來說,過期孕者更擔心孩子及自身身體健康狀況,承受更多心理壓力,對一切可能存在的危險有較高警惕性,產生敵對心理;對所認定的事物形成執念,產生偏執心理;另外,過期孕婦由于軀體、精神壓力,更易產生失眠、飲食等問題,即對其他因子也產生了影響[12]?!糎J1.7mm〗

3.2.3 戶口 戶口是二胎孕婦人際關系敏感和敵對兩個因子的顯著影響因素。農村戶口的孕婦人際關系敏感、敵對兩項因子相對城鎮戶口的孕婦得分較高,說明農村戶口孕婦在這兩方面的心理健康狀況較差。主要原因可能是農村戶口的孕婦知識體系建立不夠完善,大多會存在不自信心理,在與他人或與自己有差距者相處時,會表現出敏感、主動疏遠,甚至害怕別人提及自己等現象,因此其人際關系敏感因子得分較高;另外,懷孕后,農村戶口孕婦擔心孩子會因自己受牽連,得不到好的教育,怕孩子被人看低等情況,從而在與人交往過程中變得敏感、易怒,甚至產生敵對心理。

3.2.4 第一個孩子年齡 第一個孩子年齡對抑郁因子有顯著影響,大孩年齡在1~6歲者抑郁因子得分更高。主要原因可能是1~6歲孩子為學齡前兒童,大都處于幼兒園或在家自教狀態。孕婦有了二胎,對大孩的管教、關懷難免有缺漏,對大孩生長發展的擔憂甚至愧疚心理給二胎孕婦造成了一定壓力。另外,大孩對于二胎的態度也給了孕婦另一方面擔憂,孩子習慣了一人獨享家人關愛,不懂事的小孩不一定樂見一個與自己共享一份愛的小朋友。除此之外,大孩處于1~6歲年齡段,母親對于生產的記憶較大孩7~16歲要更為深刻,對于生產的疼痛回憶也會增加孕婦抑郁心理。

3.3 護理對策

孕婦精神心理因素會影響機體生理功能,尤其是二胎孕產婦,壓力來自于多處,比如工作、子女、父母及社會,從孕期開始到后期的整個過程存在諸多心理問題。本研究通過調查分析孕婦的心理狀況,探討了影響二胎孕婦心理健康狀況的因素,可為二胎孕婦的心理護理及家庭護理提供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指導。針對二胎孕婦不同的心理健康狀況,采取具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對策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具體措施介紹如下:

3.3.1 指導二胎孕婦合理安排工作生活 告知其不可過度緊張勞累,亦不可無所事事。針對工作強度大,精神壓力大的工作,在妊娠期間適當減輕工作強度,不可疏忽大意,學會適度休息,指導孕婦身體心理放松;針對妊娠期未工作的孕婦,建議培養積極的興趣,可以做一些輕度運動,在生活中尋找事務,如自主學習、讀書、參加各類培訓班等,分散注意力減少對自己身體變化的關注度。

3.3.2 針對存在問題,有的放矢開展心理護理 制定個體化心理干預方案,有針對性地進行軀體、心理護理。二胎孕婦的護理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心理疏導,應盡早開始,排解壓力,疏導情緒,科學地指導孕婦生活。對于過度關注妊娠事實的孕婦,指導其合理分散注意力,宣教正常妊娠及異常妊娠知識,避免過分擔心;對于好強、有生活工作經濟壓力的孕婦,合理分析利弊,建議減輕壓力負擔;另外,可使用音樂等方式讓孕婦放松心情,指導合理工作、生活,勞逸結合,更有利于健康妊娠。

3.3.3 做好孕產程宣教,加強孕產期監護 對孕婦及其家屬加強孕期健康宣教,提高對妊娠期的了解,做好孕期保健,降低異常妊娠的發生率。當孕婦處于孕過期時,醫護人員應該以專業的態度積極治療解釋,通過良好的護理措施,提高孕婦對醫護人員信賴度,減輕因孕期延長導致的心理壓力。

3.3.4 對孕婦一視同仁,加強農村孕婦心理護理 面對孕婦,努力傳達一視同仁思想,護理人員不可有歧視、偏好態度。對來自農村自信度不足孕婦應積極溝通,指導保持平穩情緒。住院期間安排較易溝通或相同文化背景孕婦在同一病房,鼓勵積極社交,塑造良好病友關系。

3.3.5 家庭健康教育 良好的家庭環境有助于孕婦建立良好的心理歸屬感。減少敵對、人際關系敏感等癥狀。對于孕婦生活環境也應進行相關指導,包括對家庭布置,選擇適宜的生活環境有助于促進二胎孕婦軀體健康;對家庭成員心理護理也極其重要,長輩過分關心易引起孕婦不安,應指導長輩適度關懷;二胎家庭中大孩心理健康也影響著二胎孕婦心理健康,在孕婦孕期,護士及家屬應對大孩進行心理護理,讓大孩順利度過心理落差期,更好接受二孩的到來,從而促進孕婦心理健康。

參考文獻

[1] 南方財富網.國家放開二胎政策最新消息:2016年全面放開二胎步伐太慢太小[EB/OL].(2016.05.27)[2019.06.15]http://www.southmoney.com/touzilicai/baoxian/201605/583597.html.

[2] 王彥霽,劉秀萍,宋錦平.二胎孕婦妊娠焦慮狀態調查及相關因素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6,31(08):85.87.

[3] 胡建文,林湖濱,王聘.孕婦心理壓力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臨床醫學工程,2016,23(04):544.546.

[4] 蔣艷菊,湯小霞,羅超妹.孕期保健護理對孕婦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6,25(01):147.148.

[5] 嚴娟,郭小軍.基于多元概化理論與結構方程模型對SCL.90量表的信效度分析[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4,36(04):72.76.

[6] 穆芳.全面二胎政策開放高齡產婦面臨的臨床問題[J].母嬰世界,2017,01(03):48.

[7] 劉秀萍,宋錦平.二胎孕婦產前抑郁發生現狀及相關因素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22(30):4363.4366,4367.

[8] 張琴.孕婦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08):1064.1066.

[9] 沈紅五,俞杰,丁敏,等.健康孕婦心理健康狀況相關因素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12):1140.1142.

[10]李美華,劉盛喃.初孕婦與二胎孕婦的心理狀況探究[J].中國醫學裝備,2017,14(08):144.147.

[11]高麗娜.二胎妊娠期婦女心理健康狀況與相關社會因素關系的研究[D].河北醫科大學,2016.

[12]章景麗,郝加虎,陶芳標,等.孕早期妊娠相關焦慮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11,27(08):969.971.

猜你喜歡
敵對軀體健康狀況
“維生素”大口吃
古巴革命勝利后美國對古巴態度轉變研究
和睦還是敵對:從《白鯨》來探討人與自然的關系
最后的晚餐
現在干什么?
“敵對”國家領導人會晤地點有講究
搬家
關心健康狀況的問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