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技術在南京航運業的應用

2020-06-23 03:28俞曉帆楊露露王佳
中國水運 2020年5期

俞曉帆 楊露露 王佳

摘 要:通過分析對比現有市場上的航運交易平臺(寧波港、太倉港、武漢航交所等)和其他單位軟件系統的優缺點,提煉符合南京港區域業務特色的航運交易中心貨運交易平臺的業務需求,建設數據交換平臺、數據中心,6大應用平臺(口岸協作服務平臺、船舶交易服務平臺、貨運交易服務平臺、航運人才服務平臺、航運信息服務平臺、航運金融服務平臺)和2個門戶平臺(門戶網站平臺和移動服務平臺)。

關鍵詞:航運交易;航運信息;航運金融

1 引言

《國務院關于促進海運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確立了海運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基礎產業地位,明確提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海運體系的目標。海運市場潛力巨大,但長期存在信息閉塞、中間環節眾多、物流信息不對稱、資金流動不暢、船舶貨物運輸狀態無法跟蹤及到貨不及時等問題。

2 南京航運行業的現狀

隨著我國沿海、長江流域等港口城市建設航運中心戰略的強勢推進,我國現代航運服務業也吹響了發展的號角,現在航運服務業主要集中在貨運代理、船舶代理等產業。

南京地區共有港口、航運從業企業超過1000家,其中航運企業185家,港口企業154家(含加油站、碼頭、港口作業),貨代企業382家(持工商營業執照),船代企業119家,還有很大一批依附于這些船代貨代的二代三代企業在從事航運運輸工作。

各貨代物流公司主營外貿內支線的航運交易業務,依托其各自開發的平臺,與各貨主以及海關、海事、商檢、港口、船公司等單位數據連接,由于種種原因,每類數據不能聯網對接,每個平臺還需指定專用電腦,經授權方可使用,企業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都消耗在對接各種平臺方面,負擔很重。

綜上,現代航運業的發展急需科技信息手段解決港航行業市場信息不暢、企業高度分散、貨運交易信用缺失、口岸服務成本居高不下等問題。

3 建設目標

建設長江航運船方和貨方直接快速對接的網絡信息和服務平臺,解決船貨信息不對稱、船只空放率高、找船找貨難等問題,提高航運交易效率,降低物流運輸成本,實現水路物流運輸的標準化、信息化、智能化,多方共贏。

整合航運業各方資源,培養良好的航運交易環境助力航運物流要素集聚。物流服務水平提升,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提高政府宏觀決策能力,推動區域臨港產業優化發展,加快南京智慧城市建設。

4 業務范圍

(1)業務撮合。為用戶篩選高可信度、高性價比的合作對象,讓交易雙方更加直觀方便的上傳自己的貨盤和接收客戶的報價。

(2)口岸服務。實現全流程服務,包括從事進出口業務的進出口企業以及進出口服務相關的單位,如報關、商檢、貨代、物流、出口保險等機構。出口企業通過快速發布需求,快速定位到合適的通關服務商。

(3)陸運物流。托運人負責裝載的集裝箱,在其貨倉或廠庫交承運人驗收后,由承運人負責全程運輸,直到收貨人的貨倉或工廠倉庫交箱為止。這種全程連線運輸,稱為“門到門”運輸,也稱是“送貨上門”。

(4)駁船服務。整合駁船公司優質資源,提供江海聯運信息發布、江海直達船隊調度兩大支撐。

(5)金融服務。借助創新的金融業務,推動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開發針對貨運標準化服務產品,并內嵌到平臺中,實現這些增值業務的信息化處理,使平臺用戶獲得高質量的金融增值服務。

5 總體架構

根據建設思路、建設目標、建設任務,南京航運中心綜合信息管理平臺的總體架構主要由:基礎層、支撐層、交換層、應用層、展現層和用戶層六個部分組成。

(1)基礎層?;A層是支撐和實現平臺的各類硬件設備與通信網絡。主要為交通主管部門、口岸監管部門,以及港口、船公司、船代、貨代、物流企業等港口物流運輸參與單位之間數據通信,提供基礎的網絡通信條件和硬件保障。

(2)支撐層。支撐層在整個框架中承擔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處于應用系統層和數據資源層之間,是構建平臺核心應用系統的基礎。主要包括:數據交換支撐平臺、中間件管理平臺、數據庫管理平臺等,為業務應用層軟件提供基本應用支撐。

(3)交換層。構架南京航運交易中心的數據交換平臺,實現與生產企業、監管部門、物流企業和金融保險的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形成航運信息核心交換節點,為航運信息資源整合與集成應用,提供數據交換平臺支撐。

(4)應用層。建立一個跨系統、多元異構、實時聯動的南京航運交易中心綜合信息管理平臺,主要提供六類服務:口岸服務、貨運交易服務、航運金融服務、航運人才服務、船舶交易服務和航運信息服務,為航運企業、社會公眾等提供航運公共信息服務和為政務監控和決策提供相關平臺支持服務。

(5)展現層。展現層是應用系統與用戶之間信息交互的渠道,主要包括:門戶網站、二個中心網站(口岸服務中心和信息服務中心)和4個服務市場網站(船舶交易市場、航運金融市場、貨運交易市場、航運人才市場)。

(6)用戶層。用戶層主要包括:南京市各貨代、船公司、船代、物流企業等港航物流參與單位,以及與南京航運主管部門、監管部門等。

(7)三大保障體系。保障體系是平臺長期穩定運行與可持續發展重要保障。主要包括:標準規范體系、運行管理規范體系及安全保障體系。

6 建設內容

6.1 門戶網站服務平臺

門戶網站服務平臺是其他自平臺的入口及內容的匯聚,通過建立統一的門戶平臺,形成對外公共信息服務的統一窗口,提供相關的政策法規、航運動態、行業新聞、公共信息等查詢與發布功能。

6.2 口岸服務平臺

建設口岸服務平臺系統,通過業務整合口岸服務數據資源,實現口岸港口、航運、物流企業、貨主、船貨代理、理貨及報關行等之間的信息共享和行業數據的匯集、存儲和管理,籍此形成口岸信息的核心交換節點及跨行業統一數據匯集出口,并進一步與海關、國檢、海事、邊防,銀行、保險、稅務等口岸監管及協作部門,上海、武漢、重慶等口岸進行跨行業跨區域數據交換與共享。為口岸管理部門“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的“單一窗口”系統建設提供支撐,為用戶提供“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的便捷通關環境,為跨區域數據交換與共享奠定基礎。利用通關協同服務,推動通關單的聯網核查、海關報關單的數據比對、生產過程的商檢代替口岸檢、國際化企業實時數據采集等方案建設,協助各監管部門擴展監管服務范圍。

6.3 貨運交易服務平臺

為貨運雙方提供高效、快捷、方便的信息交互通道,便于各方及時、準確發現需求業務,并通過交易建立業務關系,平臺并在交易的過程中提供“一站式”通關服務、物流跟蹤等一系列增值服務,從而為需求各方拓展業務渠道、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供服務。

6.4 航運信息服務平臺

建設航運信息服務平臺主要是航運信息的發布和建立反映航運市場價格變動趨勢的運價指數編制信息化管理系統,便于業內相關人員和企業獲取市場信息,掌握市場動態,給政府部門制訂政策、引導投資和市場行為等做參考,并為政府部門對航運市場的宏觀調控提供支持。

6.5 數據交換平臺

數據交換平臺主要為南京航運交易中心提供統一的數據交換接口、數據交換與格式轉換服務。平臺主要負責與相關的政府管理部門、物流監管部門、港航EDI中心及相關物流服務企業之間的數據交換,實現內外部系統(平臺)之間數據集中對接。

7 核心功能

(1)撮合服務,撮合貨主、船、貨代和報關行線上交易服務。

(2)口岸服務,提供報關服務,實現一站式通關。

(3)配套服務,提供拖車、駁船、裝卸、報關、報檢、金融保險等增值服務。

(4)物流可追蹤,提供交易流程過程中的物流信息可視化跟蹤服務。

8 平臺亮點

8.1 航運大數據

(1)內部管控強有力支持。運用“大數據”,可以做出不同航線、不同船型和聯運服務的運費定價預測,從而管控供應鏈業務的風險,抑制運價“筍圖”式損害。

(2)營運高效保障。運用“大數據”,可以預測市場需求,指導運輸企業合理投放運力,優化運力結構,從而有效應對運力調度緊張的難題。

(3)一線人員市場準確判斷。大數據可以輔助一線市場人員更加便捷的分析出市場前景,從中發現和洞悉市場風云變幻,有利于早決策、快行動。

8.2 交易安全保障

(1)真實合同。要求貨代公司提交與貨主的委托代理合同電子版,確保交易真實性。

(2)保證金制度。會員單位需交納基本保證金方可參與平臺業務,不給不法分子留可乘之機。

(3)電子簽證。在平臺發生的每一筆交易都會有一個專屬的電子簽章,確保交易雙方的權益。

(4)專業法務支持。航運交易中心長期邀請專業法律專家參與平臺運營,隨時查缺補漏,完善服務能力。

8.3 集卡車隊服務

(1)車輛資源,聚集優化,積累社會車源,重復優化利用,提升調度能力。

(2)車輛掛網,線上調度,車輛信息網站全公開,線上直接調度降低運輸成本。

(3)軌跡定位,全程查詢,實時掌握車輛位置,反饋在途信息,提升客戶服務。

(4)運輸費用在線支付,保障資金利用安全、靈活。

8.4 政策配套

(1)補貼發放,通過平臺完成業務交易的用戶落實航運補貼政策。

(2)公益服務,免費提供貨盤及運價的發布服務。

9 平臺建設意義

通過集聚港航物流企業、船貨代理、金融保險機構、行業協會、行業管理部門等社會資源,構建特色鮮明、服務致臻、環境優良的長江航運物流服務平臺,實現船、貨、港等物流信息互聯互通的基礎上,整合在線競價、在線承運、口岸服務、在線支付、在線保險等功能,顛覆傳統調度模式,解決了找船難、找貨難等信息不匹配的問題,降低了航運物流成本,最大限度地減少了船舶空載率。為航運物流企業經營活動提供便利條件和配套服務,促進港口航運、現代物流、船貨代理、郵輪游艇等航運物流產業的發展。

同時,優化調整產業結構,推動南京以航運物流產業為支撐發展臨港商貿、臨水型裝備制造、航運文化等產業發展。整合較為分散的航運、港口、代理、金融、保險等資源,構建現代航運物流服務體系,使政府利用掌握的數據資料制定相應的政策制度,規范市場并引導市場,創造良好市場環境,帶動航運經紀、代理、金融、保險、咨詢等高端航運物流服務業的發展,推動航運物流服務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謝燮,制約我國現代航運服務業發展的主要因素[J].港口經濟,2011(12).

[2]趙剛,現代航運的發展趨勢及其對港口發展的影響[J].中國港口,2002(5).

[3]劉曉雷,現代航運服務業的內在機理與發展政策[J].中國港口,2011(1).

[4]于少強,港口企業的競協關系與定價機制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7.

[5]韓理安、慈慶玲,現代港口發展趨勢的啟示[J].湖南交通科技,2005(1).

[6]楊麗梅,我國沿海港口物流經營模式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