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舞的日子

2020-06-23 09:29許燕妮
閩南風 2020年6期
關鍵詞:舞蹈

許燕妮

在中國,能歌善舞的少數民族有很多,來自于寶島臺灣的高山族是其中之一。

在華安縣眾多少數民族中,以畬族和高山族最為人熟知。畬族人以善唱畬歌聞名,一般會在秋收后開始唱,最盛時是在正月,而居住在華安官畬村的畬族人則只在祖祠里唱畬歌,歌詞內容一般都是關于祖先的,且往往要一唱到天亮。

跟畬族人一樣,高山族人也是喜愛唱歌的,但一般不單唱,而是邊舞邊唱,我甚至常常覺得他們是熱愛舞蹈更甚于歌唱的。

第一次近距離感受高山族人的舞姿應該是在我讀小學六年級的一場晚會上。主持人報幕時說了什么已然記不清了,只記得一二十名打著赤腳、身著艷麗服裝的演員突然涌上臺,唱著“那羅彎那依那喲”的調調,歌聲優美如黃鶯般嘹亮婉轉,演員們手腳肢體動作極多,卻又十分整齊劃一。那個節目搏得了滿堂彩,成為當天晚會的高潮。

高山族從此便在我腦海里留下了絢彩濃烈的印象,這樣的印象首先應是緣于他們的服飾。高山族的傳統服裝式樣有許多,貫頭衣、交領衣、胸衣、背心、長袖上衣、裙子等,紛繁而多樣,但無論何種款式,在顏色的搭配上皆是大膽、豐富卻又和諧的。婦女們的服飾常見的多是開襟式,衣襟和衣袖上會繡著精巧美麗的幾何圖案。據說,這種開襟服飾是應亞熱帶氣候而設計,可以起到散熱快、促涼爽的作用,也易顯示出人體上身豐滿、健壯的體型,使人產生活潑、自由、嫵媚的感受。

飾物是他們除服裝以外,用于表達個性和喜好的最重要的載體。高山族男子的服裝,一般都配有羽冠、角冠、花冠。有些部族的男子還要佩戴耳環、頭飾、腳飾和臂鐲、手鐲。裝飾材料以自然物為多,頗具特點。如貝珠、貝片、玻璃球、豬牙、熊牙、羽毛、獸皮、竹管、花卉等。其中又以貝的使用最為廣泛,不僅許多首飾直接用它穿綴而成,泰雅人和賽夏人過去還將其一串串綴于上衣之上,制成珍貴的貝衣。

貝衣是以兩幅麻布制作的無袖上衣為底,上面縫綴一串串的貝珠制成的。制作方法頗為不易,一般是先將硨磲貝切成小薄片,然后一顆顆仔細地磨成珠狀,再將一粒粒細小的貝珠穿綴成串,縫在麻布衣服的襟邊、兩側下擺處,甚至布滿全身。每件貝衣要用貝珠幾萬顆至十幾萬顆。制作一件貝衣常常要花很長時間和精力。因此,它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征,過去多為酋長和富有者所擁有,在一般族人的身上是見不到的。

除了冠飾、耳環等,砍刀也是男子們常用的佩飾之一。據說砍刀裝飾在臺灣省高山族地區十分流行。形制多樣,長短不一。刀把和木制刀鞘制作精致,裝飾別致,有的雕刻整條蛇紋,有的將人紋并列配置,或配以點、線、三角等幾何形紋飾,有的鑲貝飾。男子佩掛腰間,既是生活用具,亦作裝飾彰顯個性。

穿上盛裝翩翩起舞的高山族人,是令人賞心悅目的,襯得上人們賦予的“高山上的精靈”這一美譽。在我所見過的高山族舞蹈中,有兩種舞格外令我印象深刻。一種是竹竿舞,另一種是拉手舞。在我看來,竹竿舞的難度無疑要大一些,單是聽見“噼噼叭叭”的聲音,心里就發緊,手心就冒汗,生怕因為手腳不協調,反應慢了,被竹竿夾住。有一回大著膽子嘗試,雖“涉險”過關,但卻縮手縮腳,舉止笨拙,全然沒有舞蹈的舒展與美感。

但拉手舞卻完全不同。拉手舞的包容性極強,無論你是否有舞蹈基礎,都能夠很快地學會,并且迅速融入其中,感受到群起而舞的歡喜,我深深地覺得,高山族人甚至可以不發一言,只需拉起賓客的手,跳上一曲拉手舞,就已經是最高的禮遇了。

拉手舞是高山族民間舞蹈中歷史最為悠久、流傳廣泛的一種舞蹈,族人們會在婚姻、喜慶節日之時跳起這種舞。據說,臺灣高山族地區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經有了這種歌舞活動?!侗笔贰ち髑騻鳌分杏涊d:“歌呼踏蹄,一人唱,眾皆和,音頗哀怨,扶女予上膊,搖手而舞?!边@種一人領唱,眾人相和,踏地為節的情形,與今天高山族拉手舞的特點是基本一致的。清代《臺灣生熟悉圖像》中畫有一幅身著高山族服裝的若干人,拉手而舞的形象。其獨特的拉手方法及踏足環舞的姿態,也與拉手舞相一致。其圖題字為:“諸邑收成之后,各社齊集數日,歌舞賽戲名曰做田”,可知此圖像反映的正是高山族人民在豐收之后 ,歌舞歡慶的場面,這與如今在“豐收祭”時歡跳拉手舞的習俗剛好相吻合。

在熱烈的歡舞中,有些男子會興奮地彎下腰去用雉羽掃過地面,再起身繼續向前跳動,身體不斷的一起一伏,甩得羽冠上下飛舞,歡騰的人群、如潮的歌舞,不斷地翻卷著,忘情的圍觀者隨時都可能被卷入歌舞的海洋中去。

據說拉手舞還分為“大拉手”和“小拉手”,雙手自然拉起,或以小拇指互相勾連的,便是“小拉手”,兩側間隔一人,于身旁一人的身前或身后交叉拉手,手臂相鎖,此為“大拉手”。大拉手上身動作不多,注重的是腳步的變化。步法有“左右悠抬”“上步后撤”“單腳左跳”“雙腳跳躍”“全蹲躍起”等。小拉手式則為雙臂多前后或上下不同幅度地擺動,身體前俯后仰。著盛裝的男子向前深躬,使帽子上的長羽毛拂地而過,輕揚而起,很有特色。

華安縣是大陸高山族同胞聚居最多的縣份,縣域內一共有54戶,分布在仙都鎮、沙建鎮、華豐鎮等地,屬于排灣族、阿美族、卑南族和布農族4個高山族支系。但如果想在華安看到拉手舞,那便一定要到仙都鎮送坑村來,這里的高山族特色村寨共居住了6戶高山族家庭,是華安縣最大的高山族聚集地。

到送坑村的那日,陽光十分清爽溫柔。高山族所在的村寨建在一處寬闊的平地上,讓人很難同“高山”這兩字聯系在一起。一眼能望見的是配有表演舞臺的廣場,舞臺中央一個以半蹲的人形和百步蛇組成的圖騰卻清楚地告訴訪客,這里就是高山族人的家。

清早,村子里十分安靜,幾家門戶開著,廣場上空無一人。不遠處的溪邊有一大片菜地,扁豆、地瓜、包菜什么的應有盡有,穿著民族服裝的高山族姑娘拿著竹筐,熱情地邀我們一同體驗農家菜園的采摘之樂。但我們的眼睛始終無法從她的身上挪開,身著艷麗裝束的高山族姑娘的確是這里最美的風景無疑了。

這里的高山族人生活習慣同當地的漢族人并沒有什么不同,他們大多都有自己的茶園,年青人皆是種茶、制茶的好手,老人則常常是在午后聚在一起挑茶、包茶。在第三代高山族定居臺胞嚴麗貞的家中,我們見到了她自己打造的高山族文化小展廳,雖然不大,但也小巧別致,足見主人的用心。

舞蹈顯然是排灣族姑娘嚴麗貞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事。因為喜愛舞蹈,16歲的嚴麗貞遠離家鄉,到深圳學習高山族舞蹈技藝。也因為舞蹈,她結識了阿美族青年高建生,兩人相識相愛,喜結連理。從深圳回到家鄉華安后,嚴麗貞一直與高山族舞蹈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她是縣里高山族舞蹈表演隊的主力隊員,連續參加過三屆全國少數傳統體育運動會和四屆全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并多次帶領縣高山族舞蹈隊赴臺交流。只要說起舞蹈,嚴麗貞的眼中就會有動人的神采,如今生活中,她經常帶著組建的舞蹈隊隊員排練舞蹈,對她來說,傳承、展示、分享,讓高山族的文化魅力被越來越多人所熟知就是她的使命,高山族舞蹈已經完全融入她的生活,密不可分了。2008年,華安縣高山族拉手舞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嚴麗貞的丈夫高建生成為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在高山族村寨的廣場上,嚴麗貞拉著我們的手跳起了拉手舞。踏著步、轉著圈,突然就有了幸福的眩暈感,而我愿意相信,無論過去還是現在,無論在高山還是在平原,跳著家鄉舞蹈的高山族人定然會是最幸福的高山精靈。

猜你喜歡
舞蹈
“我們的舞蹈”教學案例
《莊子》中的舞蹈意象
論舞蹈表演效果與舞蹈技巧之間的正向聯系
The Rabbits Under the Moon
家有謝天謝地
舞蹈課
[舞]樂趣 地表最強的快樂治愈法 生活無處不舞蹈!
蛾子紛落的時刻
舞蹈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合理運用
雪地上的舞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