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麥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關鍵技術解讀

2020-06-28 02:14尤艷
大眾科學·下旬 2020年7期
關鍵詞:種植防治小麥

尤艷

摘 要:目前我國小麥種植業成效較好,依托大量且高品質小麥產品,極大的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滿足了市場對于小麥作物的使用需要,提升了小麥種植戶的經濟收入,所以種植人員在后續的小麥種植工作開展中,對于相關的種植技術進行有效的學習把握,依托技術優勢做好小麥種植工作,顯著提升小麥種植的質量與產量,同時當前小麥種植過程中有著較高的風險發生病蟲害,這對于小麥作物產量、品質所致的危害大,提示小麥種植戶需要掌握高效的小麥種植病蟲害防治技術,確保小麥作物可以健康茁壯的生長?;诖吮疚膶π←湻N植技術要點、病蟲害防治要點作以了深入分析,希望可以為后續更多地方小麥種植工作高質量的開展提供思路方法的指導。

關鍵詞:小麥;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

小麥作物在我國多個地方有著大量的種植,屬于非常重要的一類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如果小麥種植出現問題,對于我國社會經濟穩健發展、人們正常生產生活活動的良好開展所致的不良影響較大,所以當前各個地方的小麥種植工作開展期間,需要當地的農業生產管理部門對于本地方的小麥種植業發展實況作以深入探究,找出困擾小麥高產、高質量種植的影響因素,之后總結有助于提升小麥種植產量、品質及良好防控小麥病蟲害問題的技術措施,面向當地廣大的小麥種植戶作以定期的宣講教育,促使種植戶可以全面且系統的掌握這些先進的小麥種植與病蟲害防治技術,之后利用技術可以良好的開展小麥種植工作,促使小麥種植產量、品質和之前的種植活動比較有著極大的提高,小麥種植期間的病蟲害發生率低,確保小麥種植戶的種植收益高。

1.小麥種植技術分析

1.1選種與處理

小麥種植人員實際進行小麥作物的種植工作期間,需要對本地區氣候條件、土壤條件及灌溉條件等加強研究,并對以往種植小麥的問題與經驗作以總結分析,然后綜合上述內容在市場中進行適合在本地區種植的優質小麥品種的選購,要求最終購買的小麥品種有著較理想的抗病蟲害、耐干旱等特性,確保小麥播種后可以健康生長。同時待小麥種子采購回來后,種植人員要使用溫度適宜的溫水進行種子的浸泡處理,之后撈出種子,利用高錳酸鉀進行種子的浸泡殺菌處理,還可以使用粉銹寧乳油藥劑進行種子的拌和處理,起到種子殺菌的效果。

1.2整地與播種

首先在整地方面,要求小麥種植人員提前對于小麥播種區域的土壤條件進行肥力、性質等情況的調查,之后對于土地作以翻耕處理,次數一般為3次,待翻耕結束后檢查田地內是否還存在較大的土塊,如果存在則需要使用機械設備進行直接碾碎處理,確保小麥種植區域的土壤松散,未結成團,還需要使用有機肥、氮肥、鉀肥及磷肥等肥料種植田進行施肥處理,確保種植田的肥力高,有助于小麥可以從中吸收充足的養分健康生長。其次在播種方面,種植人員需要選擇最佳的氣候環境下進行播種,一般情況下環境溫度處于15攝氏度時播種小麥較合適,播種期間單個坑穴內置入10顆種子,壟深控制為80厘米,壟距控制在70厘米較好,由于以往種植小麥時容易發生麥田肥力降低之下小麥減產情況,所以主張進行小麥種植時采用輪作及間作的方式進行播種種植,確保土壤肥力長時間保持在較為旺盛的狀態下, 小麥播種之后所需的肥力充足[1]。

1.3田間管理

小麥播種生長期間, 種植人員要按時對小麥進行出苗狀態的檢查,如果發芽率較低,則需要及時補苗,還需要在冬天之前對于小麥進行及時的灌溉處理,促使小麥生長需要的水分充足;同時在小麥生長過程中,種植人員要定期進行追肥處理,包括氮磷鉀等肥料,確保小麥生長情況良好,發生營養不良的風險小,還需要對麥田內生長的雜草進行及時拔除,避免雜草過度生長所致的小麥生長養分缺乏情況發生;此外小麥生長階段的灌溉管理也非常重要,如果小麥在生長時缺少水分,會導致小麥植株內的營養物質及蛋白質等大量的流失,使得小麥品質下降, 影響小麥的經濟價值,所以種植內人員要定期對小麥進行澆水灌溉,促使小麥生長水分充足。

2.小麥種植病蟲害防治關鍵技術分析

當前小麥種植過程中非常容易發生病蟲害問題,若病蟲害控制不良,給小麥高產與高質量種植造成的不良影響極大,所以對小麥病蟲害問題作以干預處理時,注意如果小麥處于返青期,那么可以了解到此時常見的小麥病蟲害問題包括紋枯病、吸漿蟲,防治這些病蟲害常用的藥物為禾果利可濕性粉劑及氯氰菊酯、氧樂果等藥物,加入水稀釋后對于發病小麥植株進行藥物噴灑, 便可以有效的殺滅病蟲害,確保小麥可以在返青期健康的生長,其中在該時期防治吸漿蟲疾病時,需要種植人員掌握好此種蟲害的殺滅時機,盡量選擇在小麥抽穗之前進行殺蟲的結果良好,如果小麥在返青期已經出現了抽穗,且吸漿蟲蟲卵已經孵化為成蟲,那么再使用殺蟲劑進行殺蟲效果非常差;如果小麥處于抽穗期,那么種植人員需要對小麥該階段容易發生的銹病、白粉病多進行關注研究,其中對于銹病,主要采用三唑酮乳油(20%)、敵力脫乳油(25%)、特普唑可濕性粉劑(12.5%)防治,加入適量的水進行稀釋后可以噴灑在小麥植株上,有著良好的銹病防治效果,或者對于銹病還可以利用三唑醇可濕性粉劑(15%)、科惠乳油(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12.5%)、植保寧乳油(20%)等藥物,聯合利用后也可防治小麥銹病,防治小麥白粉病時,種植人員要對麥田患病植株情況進行觀察分析,如果病株率、病葉率分別已經達到15%、5%,那么可以利用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來防治,取出藥劑75克,再取水60千克,均勻調配后,可以進行小麥田植株的噴灑處理,該藥物配置使用量為每畝麥田防治白粉病的使用量,或者種植人員可以利用戊唑醇(50%)、禾技戊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劑(75%)等藥物取水配置后,置于小麥植株上同樣會起到較好的小麥抽穗期白粉病防治價值[2]。

結語

目前小麥種植產業發展期間,為了確保該農作物的產量及品質有著顯著的提高,有效的增加的種植人員的收益,提升國家糧食安全性,則需要小麥種植在后續的小麥種植過程中,積極的利用本文所研究的小麥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確保小麥生長狀態良好,成熟后的產量高,口感非常好,能夠良好的滿足人們的利用需要,增加種植人員的收益,助推小麥種植產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耿問好.試論小麥病蟲害防控中綠色防控技術的應用[J].農家參謀,2020(10):95.

[2]梁巧真.小麥種植技術優化措施[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04):202-203.

猜你喜歡
種植防治小麥
解讀山東小麥栽培技術要點及發展前景
小麥,你好
防止小麥倒伏和增加穗數及穗重的措施
淺談有機農業種植中病蟲害防治的原則和方法
公路橋梁常見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我的英國朋友小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