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三年級語文“樂學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2020-06-28 18:38楊曉
大眾科學·下旬 2020年7期
關鍵詞:小學語文

楊曉

摘 要:教學理念不斷創新,教學模式不斷改革,人們逐步探索出了“樂學教學”這種更加高超有效的教學模式,它是基于先進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形成的,本質是重視人的各種因素,肯定人的價值,尊重個體差異,追求個性化的和諧發展。教師根據教育規律以及孩子的心理特點,以情感為橋梁,拉近與學生們之間的距離,突出學科的性質,利用好文本中的樂學教學因素,靈活教學,調動出學生對學習的樂趣,從而培養學生的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開發學生的智力,使學生得到全方位的發展。本文就“樂學教學模式”進行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樂學教學;探索與研究

引言: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各個學科都在研究更加高效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更加容易的獲得知識。而語文,作為學生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對學生的其他科目也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這就對語文教學模式的創新有了嚴格要求。經過教師們的不懈努力與研究,發現語文課程需要構建學生樂學會學的學習模式,取代以往傳統教學的“填鴨式”和“包辦代替”方式。教學情境要新穎,教學方式要靈活,學習氛圍要良好,這樣才能夠打造出高效課堂。

一、創設出新穎的教學情境

小學時期,學生們吸收知識最多的地方便是課堂,因此課堂環境的好壞就決定了學生學習知識的程度。學生是課堂中的主體,課堂的存在就是為了教授學生們知識,因此,創建課堂的教師們為了更好的發揮課堂的作用,一直在打造高效課堂的旅途上探索。國家也越來越注重人才教育,使得小學的學習任務也不輕松,但是學生們年齡尚小,愛玩的心思壓抑不住,繁重的學習任務會導致學生們學習積極性不高,甚至出現厭學的情況。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發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營造出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們發現學習不再是枯燥乏味、古板無趣、壓力重重的,其中也有很多樂趣,促進學生主動探究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教育家贊可夫認為:“教育中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意識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才能發揮有效作用?!迸d趣是做好一件事情的重要因素,激發出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是學生學習語文成功的內驅力,而興趣又源于好奇心,小學的孩子們正是好奇心旺盛的時候,教師們需要抓住這個時機,讓學生對語文產生好奇,從而激發出興趣,使樂學教學模式順利開展。

(一)重視誘導入境

若想構建出一個好的課堂,那么必然要重視開場白。正所謂萬事開頭難,如果課堂從一開始就讓學生興致缺缺,之后就會很難進行下去。教師們站在講臺上就好比明星站在鎂光燈下,吸引人的眼球是非常關鍵的一步。而一個好的開場白是能夠迅速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使學生快速的進入狀態[1]。例如,我們在學習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材中《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這一課程時,教師可以一進教室,就問同學們平時上學的路上都會看見什么,學生們會怔然一下,然后這個輕松的話題大家都會積極的回答,學生們散漫不集中的注意力也開始回籠,教師再逐步展開教學,然后讓同學之間相互討論每天在求學的路上都能看見什么樣的景色。由此讓學生去思考,去發現,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二)創新教學環境

教師的教學模式要創新,教學手段要靈活,同時,也要開辟出新的教學天地,不能只局限于課堂,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學習空間[2]。例如我們在學習課文《大自然的聲音》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來到戶外,讓學生切身感受大自然,讓學生自己去傾聽,教學便可以自然順利的展開,還能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奧妙、世界的美好。這樣不僅讓學生放松身心、收獲到知識,教師還能夠完美的達成教學目的。

(三)巧用電教手段

電子時代已然到來,信息技術逐步滲透在各個領域,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3]。例如在學習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時,老師在課前做好相關教學內容的PPT課件,其中可以穿插精美的圖片、音頻等等,讓學生有更直觀的理解,更真切的體會,在視覺聽覺中激發出興趣,自然而然的展開想象,與作者情感產生共鳴,更深刻的理解學習內容。

二、直視角色更新,優化教學時空

一個優秀的語文教師需要隨時隨地的切換自己的角色,既然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發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那么教師就需要從主導者變為引導者,引導學生自主的探索未知領域,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減少對老師的依賴,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指導者、鼓勵者和協調者。教師在轉變自身角色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角色的轉換,使學生從聽眾、觀眾轉化成主導者,教師巧設環節,提出問題,讓學生們組織討論,營造積極的氛圍,使每個學生都擁有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的機會,充分表現自己,使得每個學生都能體會成功的喜悅,樂于主動學習。

語文這門課程最重要的便是語言的積累和運用,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學會收集、記錄、整理語言信息。社會不斷發展,學生們獲得知識的渠道更加豐富,教師要引導學生們充分利用這些渠道,盡可能地多獲得一些知識,但同時,知識渠道雖然多了,但是其中的知識良莠不齊,教師要優化教學時空,過濾篩選出精華教給學生,還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教會學生分辨精華和糟粕,得到更加良好的發展。

結語:

總之,樂學教學模式中“樂”是關鍵,“學”是目的。小學時期的孩子都是有主動性的,但是興趣是先決條件。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靈活采用多種方式激發出學生對語文的興趣,給與學生足夠的空間,使學生自主學習,樂于學習。

參考文獻

[1]田本娜.我的小學語文教育研究歷程[J].課程.教材.教法,2018,3802:116-123.

[2]錢陽輝,張明霞,喬煒.“樂學”教學體系的實踐建構[J].江蘇教育,2017,65:7-9+12.

[3]計宇,李廣.促進深度學習的小學語文教學設計[J].課程.教材.教法,2019,3902:72-78.

猜你喜歡
小學語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語文閱讀教學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詩歌品讀教學研究
語文課堂教學的導入藝術研究
語文教學中因勢利導滲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探討
踐行少教多學,構建高效課堂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語言溝通探析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