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圓通寺與盤龍寺的佛教文化

2020-06-28 09:37邱炳芝蔣卓原李倩瑤
大眾科學·下旬 2020年7期
關鍵詞:調查報告佛教

邱炳芝 蔣卓原 李倩瑤

摘 要:位于昆明市區內的圓通寺,始建于唐朝,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是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盤龍寺雖遠離市區卻是昆明香火最旺盛的寺院之一,在云南眾多寺廟中具有代表性,還經常舉辦佛教音樂活動。目前國內外對云南省佛教音樂的研究很少,且誦經音樂作為僧人十分重要的修行儀式之一,也是寺院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將從一般情況、誦經音樂概述、誦經音樂的發展、形態和特征、僧人與誦經音樂、關于誦經音樂的問卷調查這五個方面進行報告闡述。

關鍵詞:佛教;誦經音樂;調查報告

前言

佛教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漢朝就從印度傳入到了中國,但隨著時代的進步,佛教的誦經音樂也在不斷地流失。2019年四月,我們多次進入圓通寺和盤龍寺采風,對寺院僧人和游客進行采訪和調查,就一些關于誦經音樂的基本情況、發展進行研究報告。

一、一般情況

(一)圓通寺的發展歷史

圓通寺坐落于昆明市北市區??梢哉f是在昆明市區里最大并且最古老的寺廟之一?!皥A通”二字對于佛家而言是“圓滿,通達,無障礙,無疑惑”的意思。全國還有許多個圓通寺,但昆明的比較特別,被評為首批國家重點寺院之一。圓通寺的前身是補陀羅寺,但是他并不是屬于中原的。唐朝永泰年間,南詔國建立了一批具有佛教特色的寺院,圓通寺的前身補陀羅寺就是其中之一。從圓通寺的前身算起,它存在的時間很長,已經有1200多年,這就是為什么說它古老的原因,可以說中國最早的觀音寺。元大德五年,元人在補陀羅寺的廢墟上重建了圓通寺,清代康熙八年,吳三桂統治了云南,并對圓通寺進行了較大的翻修,奠定了圓通寺的基本格局。

(二)盤龍寺的發展歷史

盤龍寺位于晉寧區盤龍山,它的香火特別旺,可以說是昆明香火最旺的寺廟之一。被公布為昆明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盤龍寺在公元1347年于蓮峰和尚所建。但之后盤龍寺的發展并不順利。公元1837年,晉寧突發八級地震,導致盤龍寺大多建筑被毀。清咸豐,同治年間,由于戰爭,又導致部分寺觀被毀。直到公元1879年,當地的群眾才募資重修了盤龍寺。之后的時間,盤龍寺還遭到其他浩劫,陸續重修后,已恢復往日面貌。

二、誦經音樂概述

音樂是佛教傳播中一種重要的手段,誦經音樂是指僧人在念誦經文時的吟唱、念誦經文時的間接性器樂以及念誦經文時的背景音樂。但是漢傳佛教音樂和藏傳佛教音樂也有差異。圓通寺和盤龍寺都屬于漢傳佛教,所以這里就簡單介紹一下漢傳佛教的誦經音樂。佛教的誦經音樂一開始并不是漢族人創作的。后來,佛教的傳播被中國當地的百姓接受,佛教音樂中也融入了中國民族音樂的元素。所以,漢傳佛教音樂既有中國民族民間音調,也與西域的民族音調。漢傳佛教在念誦時與藏傳佛教雖語言不一樣,但韻律卻是相同的。漢傳佛教誦經音樂分為贊、揭、咒、誦。贊是用于贊頌佛的功德;揭是用來贊頌佛教的教義的。咒也是咒文的意思,梵音轉讀。誦則是具有音樂性的韻體腔。漢傳佛教誦經音樂的表現形式分為贊誦體和念誦體。贊誦體一般是由領唱先開始唱,然后大眾再開始齊唱。旋律性很強,節奏從慢到快。念誦體則與西方的宣敘調和說唱音樂很相似。在表演形式上多以齊唱和領唱為主,偶爾會有論唱和合唱的形式。依據禮法規矩來選擇不同的演唱形式。用于講經、法事、課誦常用的是齊唱為主的形式,結構短小工整,由四樂句組成,通常以行板的速度。用于誦佛、轉佛。齊唱的形式,通常以一個樂句為主題,眾人反復頌唱著繞佛行走。詞就以簡單的“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用于拜佛、懺悔、許愿等。有領唱、輪唱、合唱等不同的形式出現。如拜佛,先是用輪唱的形式一般為二部輪唱,最后一起合唱。使單一的曲調,聲部豐富起來,具有立體感形式也更加豐富多彩。

三、誦經音樂的發展、形態和特征

(一)誦經音樂的發展

誦經音樂的內容很豐富,通常誦經的音調和佛教經文中的內容密切相關。誦經音樂是宗教生活中運用最為廣泛且最為發達的宗教音樂形式。誦經的起源,出于印度釋迦佛的時代,因為那個時代的經文沒有印刷本,也不用手抄,都是靠著以人傳人的口口相傳。所以,要聽佛學的僧人們代佛說法,往往是聽他們將曾經聽過并且已經熟記的佛經背誦下來,僧人自己要想熟記某一部佛經,必須得下功夫把它背誦出來。直到后來,誦經成為了學習和宣傳佛法的基本工作,久而久之在誦經的基礎上加上一些宗教性的樂調以及一些宗教性的器樂與之相輔,就呈現出了誦經音樂。

(二)誦經音樂的形態和特征

誦經音樂一般指僧侶在念誦經文時使用的音樂,包括念誦部分,伴奏樂器部分以及所處于的文化空間中發出的與誦經有關的所有聲音。藏傳佛教的誦經主要以人聲為主,樂器伴奏為輔組成。通過人聲的不斷變化加上宗教樂器音樂的色彩渲染整合在一起,使誦經音樂產生豐富的音響效果。通過我們對盤龍寺及圓通寺的多次走訪調查發現,這兩個寺廟對誦經音樂的器樂使用是極少的,基本是以人聲誦經為主,并且與傳統的誦經音樂一樣,大致分為三類:

1、念誦式

念誦式是一種只有節奏含有少量音調與自然誦讀經文相接近的一種誦經形態,音樂的旋律性平直,節奏固定有規律,用到的音特別少,通常以這種固定的節奏音調形成一兩個短句,然后又用這兩個短句不斷的反復使用形成一個比較長的段落。這種音樂形態的音調質樸、簡潔,調與詞的關系一般情況下是一字對一個音節,也有一字對兩個音節的情況。這種念誦式的誦經方法是誦經音樂的基礎,它是誦經音樂最為原始的一種形態。

2、吟誦式

吟誦式是一種介于念誦式和唱誦式之間的誦經形態,它的旋律性與念誦式相較稍強、具有較為明顯的歌唱性,在旋律和節奏上來說稍微豐富了一些,但仍然還是比較固定的。它和念誦式很像也會出現相同音的反復念誦,但是旋律多以二度、三度音程為主,偶爾會出現三度以上五度以內的跳進。與念誦式相比吟誦式的速度相對慢一些多為中速而念誦式的多為快速。吟誦式的結構形式除了有上句和下句結構的樂段,還有四句式結構的樂段。在盤龍寺和圓通寺中,僧人們的吟誦式多以漢語吟誦的形態為主。

3、吟唱式

吟唱式與念誦式音樂、吟誦式音樂都有著非常大的區別,不論是從節奏、音型,還是從旋律線條,吟唱音樂都表現出了它的歌唱性和旋律的優美性。吟唱式一般富于旋律性、音樂的結構不同于前兩中形態,吟唱式音樂結構比較完整,比較接近于民歌的音樂形態。它的結構、節拍比較規整,有固定的調式、調性,增加了循律的流暢性和舒展性,曲調更具有美感。速度通常為中速和慢速。因為盤龍寺和圓通寺是漢傳(北傳)佛教,所以在盤龍寺和圓通寺中唱誦式在漢語的誦經儀軌中使用的比較多。

通過我們對誦經音樂的研究,我們發現這三種誦經音樂的形態是很好區分的,可以看出這三種誦經音樂形態的旋律性和節奏性是依次遞增的,但是它們都是宣講教義的,都具有宣敘性。誦經音樂就是表達對神明的信仰,它向我們展示了博大精深的文化,我們應該對這些文化予以了解。

四、僧人與誦經音樂

(一)僧人對誦經音樂的觀念

每當寺院里有節日或重大法會活動時,僧人們誦經祈福是必不可少的。想必有很多人都會有這樣一個疑惑:那些僧人為什么要念誦經文?在進行田野調查時我們通過和僧人的交談了解到了其中的緣由。其一,通過誦經可以讓人修心性明事理,驅除心中雜念與妄想,在短時間內放下心中的執念,從而尋求自我的真心,因為佛經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一面鏡子,在誦經后,我們會規勸自己犯的過錯改正過來,修過的善事功德努力增加;其二,每當念誦完經文,就會有佛陀站到眼前來為我們說法,指引我們達到更高的思想境界;其三,誦經能夠讓人與六道眾生進行溝通交流,在我們誦經的時候,只要專心有誠意,除了人以外的六道眾生(天、地、神、鬼、畜)都能聽得到我們念誦的經文,如果為亡故的親友做法師誦經,只要心誠,那么親友的亡靈就會得到消息,會如期前往聽經;其四,表達對神佛、宗師、教義的崇敬與信仰;

(二)誦經時間、場合、方式

通過采訪我們了解到,僧人對于誦經的場合并沒有過多的要求,在佛舍、經堂、甚至走廊都可以誦念經文,人數不等,可以是單獨一人也可以是多人。每次誦經時間都是一至兩個小時。集體誦經多出現在白天,通常寺院有法會、廟會等特殊日子也會集體誦經;單獨誦經大多是在夜晚僧人個人修行。

每年農歷七月十五日“孟蘭盆法會”都會在圓通寺舉行,這是一個佛教提倡孝親薦祖的日子。在法會當天由圓通寺的方丈淳法大和尚主法。來往的佛教信眾手捧供品在佛祖面前誠心祈禱,最后供品一一傳遞到佛前。隨后師傅開始進行誦經祈福。

盤龍寺的廟會在每年農歷八月十八日開始舉行,為期十五天左右。廟會起先源于佛教祭祀的節會。在廟會期間香客如流,各殿內人山人海。盤龍寺內現有的出家弟子共十三人,帶發弟子負責協助香客進行個人祭拜,廟會組織者負責香客的祭祀、誦經祈福等等。

圓通寺和盤龍寺中的誦經音樂其實大同小異,兩個寺院的日常誦經內容都有《華嚴經》、《法華經》、《金剛經》、《妙法蓮華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心經》等。其表現形式基本一樣,只是在誦經人數上不同。日常生活中,當僧人集體誦經的時候,通常以一種固定的節奏和音型組成一個或兩個短句,并以這種形式反復的誦經。一般情況下由領頭的師傅單獨起頭,隨后眾僧按照經文上的字數以一種固定的音調念誦經文。領頭師傅負責掌握節奏的變化,慢速誦經時的伴奏樂器通常為木魚。而快速誦經時候的伴奏樂器大多為鼓(膜鳴樂器)。

五、關于誦經音樂的問卷調查

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游客來往圓通寺和盤龍寺的目的和他們對誦經音樂的認識,我們制作了一份專門針對游客填寫的問卷調查,并從收到的101份調查中得出了以下各項數據:

通過相關數據的整理后發現:來寺廟的游客男女比例相差不大,年齡大多30至40歲,來自本省以及省內的游客占大多數,來自省外的游客占比多達百分之22.7,這足以說明圓通寺和盤龍寺兩個寺院在云南省昆明市作為佛教的代表性寺院的影響力之廣。除了從未來過圓通寺、盤龍寺的游客,其余的人大多半年或是一年來寺廟一次,且多數游客來到寺廟里都是燒香拜佛,祈求心愿。既然燒香拜佛,想必游客們肯定聽到過僧人在佛前念誦經文。在問卷調查中,大多數游客愿意去了解佛教的誦經音樂,且他們日常也會通過親友、電視、網絡、報刊等來認識、了解?!缎慕洝?、《法華經》、《金剛經》、《華嚴經》這幾本經書都是佛教的經典著作,問卷調查中的游客反映出他們基本上都接觸、了解過。這說明了佛教的誦經音樂不僅僅在寺廟里發展,它也逐漸滲透到了民間大眾中。誦經音樂作為宣傳佛教教義的一種形式,它被人民大眾去了解接受,其中有一項緣由:在時代不斷在進步,科技不斷在發達的21世紀,在豐富的物質生活為現代人帶來了各種層面的身心困擾下,它能幫助人們清心寧神、開闊胸襟。

結語

佛教音樂是中國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的誦經音樂作為佛教宗教日常中最常見的一種藝術形式,它是傳播教義和經文的載體。由于佛教音樂特有的韻味,所以符合人們宗教膜拜的心理,它在傳承和弘揚佛教文化的同時,也在順應著時代的發展,逐漸走向世俗人群的日常生活中。希望圓通寺和盤龍寺的誦經音樂進行研究的調查報告,能讓更多人了解佛教中的誦經音樂。

猜你喜歡
調查報告佛教
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調查報告
各年齡段人群對網上健康教育的認知和期望的調查報告
高中生數學應用題學習狀況的調查報告
佛教藝術
2018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東北和中西部人才流失嚴重
佛教造像
5%
看中國·在浙江
都是機器人惹的禍
中國新疆早期佛教彩塑的形成與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