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歷史課程與多媒體技術的整合探析

2020-07-04 02:04倪君
青年與社會 2020年37期
關鍵詞:歷史課程功能作用

倪君

摘 要: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由被動接受到主動探索。在現代教學方式日益豐富的背景下,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廣泛地運用到日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培養了新的教與學的思維方式,對于深化教育改革創新也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歷史課程;對媒體技術;功能作用

隨著現在科學技術的不斷深化,歷史教學方式也由原先單一的教學模式轉變成了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的方式。信息技術改變了原先略顯枯燥的歷史教學氛圍,使歷史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活潑,富有風趣,極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歷史的動力,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

一、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原則

(一)適應教材的原則

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可以豐富課堂教學,但并非越多越好,要講究適用的原則;課堂教學是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的活動,還要講究高效課堂的原則。備課中,選取和分析有用的教學素材并將其進行合理的安排,與教學密度相適應,否則會適得其反。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和使用要從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它只是發揮教育效果的輔助材料,而不是主要方面。多媒體技術只有靈活地與教學素材相適應才能更好地發揮教學效果的重要作用。

(二)適應教學目標的原則

課堂上的一切活動都是以實現教學目標為第一要義。多媒體教學作為重要的教學手段,需要極大地發揮其作用與效益來實現教學目標,選用的原則也要與教學目標相適應。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制作是很繁瑣的,需要投入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所以在課件的選題上要與教學目標相適應,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教學目的。教師在備課時要明確教學目標的安排,以多媒體設備為輔助用具,制作與教學目標相關的課件。

(三)知識結構優化的原則

我們不需要千遍一律的教學演示,我們需要的是更好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教學方法。因此,多媒體的使用方式要靈活,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正確地選用多媒體。教學內容是學生學習的對象,是教與學相互作用的媒介,所以優化教學內容是優化教育設計的重要環節和關鍵部分。除此之外,還需要優化小結和習題,在體現知識結構內在邏輯性的同時還需要體現知識結構的簡潔性,吃透教材。

(四)歷史教學為主體的原則

初中歷史課與多媒體技術進行整合的目的是提高歷史課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因此多媒體技術只是輔助教學的手段之一,確保歷史課程的主體地位。教師可以利用微視頻、慕課、創設情境的多種手段提高課堂的效率與吸引力,但不能盲目的使用,多媒體課件的使用要適量。

二、信息技術在歷史課堂上的具體應用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堂

萬事開頭難,做好課堂的導入工作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進一步學習提供良好的氛圍和條件,反之,則不利于課堂教學的有效進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是提高導入質量的重要環節。由于多媒體課件可以多聲音、影像、動畫等多種手段進行利用,因此具有生動、形象的特點,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導入課時,教師將文藝復興時期的文獻、藝術、哲學等文化領域的圖片或視頻插入“燦爛的文藝復興時期”課件中,讓學生瀏覽的同時,如身臨其境般學習歷史事件。在這種環境中,學生帶著好奇心開始著對歷史知識的探索,通過感知歷史來升華對歷史的認知和理解,是傳統教學不可比擬的。

(二)課堂設疑,自主學習

對于學生而言,學習就是不斷解答疑問的過程。課堂上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習的自主性與積極性。用啟發式學習的手段,帶動學生的思考,讓他們對自身有認同感。搞好多媒體課件設疑,會達到意想不到的學習效果。在開始上課之前,設置懸念設問,如“新文化運動”的教學前可設置這些問題:德先生和賽先生是誰?為什么現在才暴發新文化運動的?新文化運動的發生對當時的社會又有著什么影響?通過這些問題的設問一方面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開闊學生的思維,掌握重點。設立疑問,尋找答案,掌握知識,通過這樣的方式有利于學生更深刻地學習歷史知識。

(三)關注時事,擴展知識面

如今,學習能力的考察不僅限于書本知識,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時代早就一去不復返。所以,我們需要恰當地運用網絡資源,通過相關的電子設備,找到結合時代的熱點時事,通過歷史的角度和思維去理解去分析,如利用美韓聯合軍演的熱點導入認識美國霸權主義;利用一些熱播的歷史劇與史結合的特點,激發學生了解歷史的興趣等。這樣的授課,貼近現實生活,課堂氣氛活躍,讓學生在歡快中認識到歷史與藝術的區別,在愉悅中學習歷史,從而愛上歷史課堂。

三、歷史課堂與信息技術相整合的重要意義

(一)優化教學方式,促進教學改革

在多媒體時代發展的今天,教師的教學方式不再是單一的口頭講授的形式,更多的運用了視頻、音頻、微機的演示,擴大和改變了教學方式,提高了視聽效果。情景再現的氛圍中,學生能更好地感知歷史,品味歷史,激發興趣,活躍思維。多媒體教學能夠讓歷史形象深刻化,加深學生對所學歷史的印象,提高學習歷史的效果。

(二)結合多媒體技術有利于提高教育質量

歷史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的整合,為歷史課堂的學習提供了更大更多更好的發揮空間與技術支持。在多媒體技術的輔助下,學生的聽課、討論、書寫等方法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這樣一個傳統教學與現代技術相結合的多元化環境中,學生可以打破位置空間的限制,自由討論或競爭。通過相互交流探討的學習方式,學生不僅可以學習歷史知識,還可與其他同學相互促進、取長補短,找到有效的學習方法。

(三)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歷史的學習無法通過做實驗的方法來體驗和感知,所以為了更深刻地學習歷史,我們可以利用現有的歷史素材和歷史遺址,制成照片集或拍成視頻,在客觀事實的前提下,利用現代技術,圖文并茂,形象地還原歷史,營造歷史學習的環境,調動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的積極性。除此之外,多媒體也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四)評價多元化,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歷史教學與多媒體整合后,會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得到學習資料,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與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得到肯定,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自尊心與自信心會得到提高,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同時,與多媒體技術整合后的歷史教學的評價方式越來越多元化。家長、教師、其他同學都是評價的主體,他們會對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進行評價,而不單單是對學習成績的考核,學生的成績由自主探究成績、考試成績、課堂展示成績、課后作業成績等多種成績組成,保證成績的客觀性與公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自信心。

多媒體技術已成為了越來越重要的教學手段,在向我們展示技術魅力的同時更加豐富了我們的學習內容,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實現了課堂效果的發揮。因此,我們應該把課堂教學和多媒體技術更加合理的融合。

參考文獻

[1]程華東.如何將多媒體技術與歷史課程有機的結合[J].吉林畫報(教育百家B),2014(3):157-157.

[2]趙杰.多媒體技術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4(3):153-153.

[3]朱聰.歷史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使用失當及應對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6):167.

[4]龔云端.初中歷史課程與現代信息技術整合探微[J].新一代(下半月),2010(1):103-104.

猜你喜歡
歷史課程功能作用
中韓歷史課程設置比較
談高中課改下歷史課程的構建
關于新課標下高中歷史課程有效教學的若干思考
芳香植物的特性及在園林景觀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