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益智區自制循環式材料開發與使用的實踐研究

2020-07-04 02:04楊麗艷
青年與社會 2020年37期

楊麗艷

摘 要:充滿魔力的益智區,給了孩子們一把開啟智慧之門的金鑰匙。孩子們在益智區操作、擺弄、摸索、嘗試,從中體驗數學的有趣,發現數學的奧秘。我園益智區活動與集中教育活動進行了有效結合,教師依據幼兒年齡特點,結合《3-6歲兒童學習發展指南》,設計制作了適宜幼兒年齡特點的、可以循環使用的益智區材料。本文試圖從為什么要自制益智區循環式材料?如何分年級設計制作益智區循環材料?如何有效地循環并指導幼兒使用材料等方面進行實踐研究。

關鍵詞:益智區;自制循環式材料;開發與使用

益智區:培養幼兒思維能力,開發智力的活動區角。在本文中益智區特指:幼兒在科學領域(數學認知)方面的益智活動。

自制循環式材料:指由教師整合以數學認知為核心的幼兒活動材料功能后,研究制作出可供幼兒操作、游戲的成品或半成品材料,也是可供不同年齡、不同班級的幼兒循環使用的材料。

開發與使用:分年級開發制作益智區循環材料,構建益智區循環材料庫,并讓自制材料在各年級循環使用。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兒童的智慧源于材料。益智區材料的投放是決定幼兒區域游戲能否高效開展的重要因素,其材料是否具有趣味性、層次性、可操作性、多功能性決定了孩子益智區活動的效果。

2015年,我園在創建省一級一等園中,為了改變區域活動材料投放隨意(沒有明確目標)、材料投放種類單一、沒有難易梯度、孩子們到益智區活動的參與率低等問題,我園首次組織教師們進行了自制區域活動材料評比。2016年9月我園啟動捕捉性主題課程的實踐研究,但科學領域的數學認知內容與主題課程不能有效地融合,數學認知活動預設的多、生成的少。并且大班額的數學集中教育活動不能滿足幼兒在游戲中充分探索和提升經驗。那么,集中數學認知活動的不足應該如何有效地補充?怎樣避免孩子們對益智區活動的冷場?我園教師在研討中提出自制益智區循環式材料的構想。我們希望通過益智區材料的開發,讓材料更適宜各年齡階段幼兒的認知特點和知識經驗水平。通過有效地循環,減輕班級教師長期準備材料和定期更換材料的工作量,提高益智區材料的使用價值。

那么,如何分年級開發適宜幼兒年齡特點的益智區自制循環式材料呢?我園在課題研究及教育實踐中歷經了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理念先行。解讀《指南》科學領域(數學認知)目標,明確適宜益智區循環使用的材料內涵。

1. 組織教師認真學習《3-6歲兒童學習發展指南》,理解《指南》的核心理念:以兒童為本、終身教育、游戲為主、家園共育為指導。

2. 在解讀《指南》中,理解數學認知的核心價值:培養孩子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讓孩子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在具體的情景操作中理解和運用數學;提升幼兒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教師分年級以《指南》某一目標為導向,以幼兒年齡特點及已有學習經驗、活動興趣與能力為依據,挖掘適宜的益智區循環材料。確定益智區循環材料的內涵是:數、形特征明顯、貼近幼兒生活、中低結構、年齡層次與難易層次兼顧、結實耐用、安全衛生的循環使用材料。

第二階段:行動跟進。對現有益智區材料進行分析和整理,分年級開發益智區自制循環材料。

1. 對現有益智區材料進行分析和整理

在我園區域活動研討中,我們發現班級益智區區域材料投放與集體教育活動內容融合較少,區域活動材料不能成為集中教育活動的拓展和延伸。每一種材料只有一個單一特定的功能,玩法較為固定,孩子們對操作材料不感興趣,現有材料適應不了孩子現實發展的需要。

2. 開發益智區自制循環材料,對材料進行預設及準備

各年級教師依據《指南》目標,預設益智區活動內容,并與本班孩子進行互動交流,挖掘孩子們感興趣的材料和喜歡的操作方式。最后,教師圍繞目標和預設的內容設計制作8份益智區材料,并對益智區活動文本進行初步的設計。同時,教師爭取家園配合,讓孩子、家長和老師一同參與,收集準備適宜的生活性材料。

3. 材料的設計和制作

教師依據各年級的預設情況開始設計,加工、制作可以反復循環使用的益智區材料。

4. 請幼教專家組評議幼兒園益智區自制循環式材料,依據專家評議建議進行修改、完善。

第三階段:操作反饋。幼兒循環操作益智區自制材料,教師進行觀察反饋、研究與完善。

1. 材料先在本班級試用,教師鼓勵幼兒探究材料的多種玩法,觀察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并對材料進行完善和改進。

2. 捕捉幼兒操作材料的方法及創意,并錄制材料多樣化玩法視頻,視頻的錄制可供大家相互借鑒學習,并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和突破。

3. 教師解說自己制作的材料,介紹材料設計的意圖,益智區活動的目的和材料的多種玩法。使得每位教師對材料有全方位的了解,為進一步推廣使用材料奠定基礎。

4. 各年級幼兒循環進區活動,教師觀察幼兒操作情況,了解幼兒的需要和興趣,對材料投放作出調整和補充。

那么,益智區自制循環式材料具體是怎樣循環使用的呢?在實踐中,我們探索出兩種循環方式:

第一種循環方式:材料流動循環。益智區自制循環式材料用整理箱收納好,粘貼好標簽并進行編號。然后設計循環順序(一班循環給二班,二班循環給三班……以此類推),益智區自制循環式材料分年級在各班級之間循環流動起來。循環材料使用兩周后,材料將交接到下一個班級進行使用,這種循環方式更適宜鄰班區域材料共享或者臨班循環。因為每兩周交接益智區材料搬運的繁瑣,教師沒有自主選擇材料的機會,單一的活動材料不能讓幼兒按需使用,循環方式不靈活等原因,所以我們重新調整、探索新的循環方式。

第二種循環方式:班級流動循環。不再讓材料反復流動搬運,而在固定的區域創設各年級益智區。材料分年級固定擺放在設置好的區域空間,讓同年級班級循環流動進區使用材料。同時,我們采用上午區域活動時間各年級班級教師按需自主選擇進區,下午區域活動則按照編排的時間順序循環進區(如:周一大一班;周二大二班……以此類推)。這樣,教師幼兒可以自主選擇自己需要或者感興趣的材料,材料真正地“活”起來,也突顯了區域材料的價值。

教師組織幼兒進區前需要做哪些準備?活動中如何指導幼兒操作循環式材料?循環進區結束后教師應該做些什么?這就是我們的進區“三部曲”:

一、教師在幼兒參與活動前的準備

各年級益智區材料凝聚了本年級教師的智慧。在幼兒進行益智區活動前,教師需對本年級益智區所有材料進行深入的探究:了解本年級包含的益智區材料內容,每種材料的設計意圖,明確材料的教育目標,熟悉材料的基本操作方法;了解孩子現有的知識經驗水平,預設一定的問題情境或者活動指導策略。當幼兒進入益智區活動時,教師才能做到“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孩子”,有的放矢地引導孩子參與活動,提高孩子活動的積極性和參與操作的效率。

二、幼兒進入益智區活動時教師的指導

教師要依據孩子已有的科學領域(數學認知)經驗,在一段時間內意向性地開放幾種內容的材料供孩子自主選擇。當孩子們自主選擇材料時,首先要讓孩子們明確每一類別材料的目標,知曉自己的活動任務。其次,引導孩子遵守活動的規則。最后,創設問題情境或者游戲情境,鼓勵幼兒認真大膽地操作。

在幼兒操作時,教師以觀察者的身份隨時關注幼兒:看孩子們是獨立操作還是合作完成;了解幼兒活動中的需要和表現,及時作出適度的反映;提供適時的、恰當的指導和幫助,例如依據觀察情況,對個別動手能力差、出現困惑的幼兒,教師會適當降低要求、提出建議;對與材料互動出現錯誤的幼兒,教師可以幫助他重新認識材料,指導幼兒正確的操作方法;對認知水平高、能熟練操作但興趣不高的幼兒,教師適當提高要求,讓幼兒進行深入的探索。同時,在教師觀察指導環節,教師要及時捕捉孩子們的亮點(如創意玩法、操作常規、合作方法等),為后面的分享總結做準備。

三、益智區活動后幼兒的分享及教師的反思

益智區活動后,教師注重孩子參與活動的過程性評價。通過操作過程性圖片分享、作品分享、問題討論等形式,組織引導幼兒進行回顧,鼓勵孩子們分享交流自己在活動中的收獲與發現:你是獨立完成還是和好朋友合作?你們是怎么操作的?有什么問題嗎?發現了什么?有什么收獲?最終引導幼兒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總結提升孩子的知識經驗。

由于益智區活動室空間的限制及區域活動的特殊性,每次區域活動時間各班級幼兒都是分小組進行。教師需在每次益智區活動后進行記錄和反思,記錄開放材料的名稱、參與活動的幼兒、幼兒活動的情況(觀察記錄)、小結需要注意的問題及改進措施,以便在下次進入益智區活動時,讓更多的孩子有效地參與活動。

讓幼兒在益智區操作游戲中自由、自主、愉悅、創造性的學習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我們將尊重幼兒的想法與需要,尊重幼兒的游戲行為,為幼兒提供適宜的游戲材料和指導策略的支持?!皟和谇?,教師在后”,幼兒園益智區自制循環式材料的開發與使用,進一步提高幼兒園益智區活動的有效性和游戲性,我們任重道遠!幼兒園益智區活動不止,我們的探究將在實踐中一路前行。

參考文獻

[1]梁海雪.關于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投放的思考[J].瓊州學院學報,2008.

[2]王微麗,霍力巖.幼兒園數學區材料設計與評價[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3]線亞威,關松林.幼兒園活動區課程實施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