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視界”的嬗變來看近代中國的發展

2020-07-04 02:04唐金彬
青年與社會 2020年37期
關鍵詞:視界歷史思想

唐金彬

19 世紀40年代以后的中國,在列強堅船利炮的打擊之下國門洞開,西方觀念與中國傳統觀念激烈碰撞,先進中國人開始了一條漫漫學習西方工業文明之路。從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其層次不斷提升,廣度不斷擴大,影響不斷深入。林則徐、魏源的“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曾國藩、李鴻章的“中體西用”思想和洋務運動;康有為、梁啟超的維新思想和戊戌變法;孫中山的民主共和思想和辛亥革命……一次次的探索,一次次地推進,雖有不足之處,但其思想的光輝依然值得我們思考,值得我們紀念。在這些思想者的推動下,人們的思想不斷解放,社會觀念不斷更新,國家和社會的變化有目共睹。

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注重以時間為軸,以“視界”為核,以事實為據,以人物為線,層層展開,把重要的歷史節點,如列強侵華戰爭作為引子,引出民族危機加深的背景下,當時的先進知識分子為救國救民推出的思想主張,體會思想者在當時的心態和對國家民族的責任,理解他們主張的不足及其苦衷或智慧,理解推動社會發展的艱難和不易。讓學生真正體會面對波瀾壯闊的時代大潮,敢于站在歷史的潮頭大聲呼號并采取行動的思想者的勇氣、責任、使命和擔當。學會冷靜分析時代背景與思想者的主張,揣摩他們的心理及其社會背景,感悟他們的行為與主張的歷史溫度。駁斥那種只管責難和批判的心態和站在制高點上指手畫腳且毫無智慧的辯解。歷史重在借鑒、反思、提升,我們更應該對歷史具有一定的同情和諒解。

一、1840年代中國人的“視界”:茫然與無措

鴉片戰爭,把依然在沉睡的中國送進了近代歷史,大清王朝的統治者和精英們面對戰爭的沖擊,依然表現為無視和茫然無措。歷史,在那一刻讓我們感受到了恥辱,但不知道方向在哪里。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材料解讀,讓學生對鴉片戰爭的歷史背景、概況及其戰爭對中國的影響有較為直觀的認識。

材料一 ?鴉片戰爭展現在中國人眼前的第一個形象就是西洋人堅船的迅速,利炮的聲勢……在兩年多時間里,中國調動了10多萬軍隊,先后有1名總督、2名提督、7名總兵以及數千名士兵死于戰爭。但英國遠征軍的戰死人數據英方統計卻不足百人。兩千年來傳統的夷狄觀念在他們頭腦里開始動搖了。

——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材料二 ?在鴉片戰爭的整個過程里,中國以中世紀的武器,中世紀的政府,中世紀的社會來對付近代化的敵人。戰爭以殘酷的事實暴露了這種差距,促使一批愛國知識分子在比較中思考。

——高翔《近代的初曙》

【設計意圖】引領學生對材料進行有效信息提取和解讀,感受鴉片戰爭展現出的強弱對比、戰斗力對比、思想觀念對比,體會戰爭給中國人帶來的震撼。引導學生探討問題,升華對史實的認識和理解。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大門,農業文明與工業文明的較量差距懸殊、損失慘重,不平等條約的簽定更加嚴重地沖擊著中國的傳統觀念和認知,彷徨、失落、不知所措交織在一起。然而,“戰爭以殘酷的事實……促使一批愛國知識分子在比較中思考”。他們是能夠在歷史的迷霧中看到前方的人,是在戰爭沖擊中迅速作出良性反應的智者和愛國者。

然后以林則徐和魏源的思想為主線,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認識他們思想的特點、內容及其時代境遇,并學會分析原因,深度理解中國社會的發展狀態。

材料一 ?惟我大皇帝撫綏(安定)中外……況如茶葉大黃,外國所不可一日無也……而外來之物,皆不過以供好玩,可有可無……接到此文之后,即將杜絕鴉片緣由速行移覆,切勿諉延!

——1840年1月18日林則徐《諭英國國王書》

材料二 ?彼之大炮遠及十里內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

——1842年9月林則徐致友人的私函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意在讓學生認識林則徐思想具有一個變化的過程,并能從這種變化中看到他的進步性。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展開思維的閘門,聯系相關史實和史料,讓林則徐這個民族英雄鮮活起來。讓學生明白,在國家民族的每一個歷史節點上,能夠看清歷史的潮頭并為之努力的精神是多么的可貴和有價值,也許這種認識還存在不足,但敢于沖破時代藩籬,能夠窺探歷史未來,提出有利于改變國家命運的思想,本身就是一種勇氣和責任,是一種進步。

材料三 ?據統計,當時國內有士紳百萬余人,有能力讀此書的也多達三百多萬人,然而卻很少有人認真地閱讀和領會書中的深刻內涵。相反,許多守舊的朝廷官吏的罵聲卻撲面而來,更有甚者主張將《海國圖志》付之一炬,在他們眼中這無疑成了一本大逆不道的書籍。遭到無端非議的《海國圖志》最終在國內的印刷數僅有千冊左右。

——周英杰:《<海國圖志>的孤寂與榮光》

材料四 ?《海國圖志》在1853年流入日本,一度成為日本追求海外知識幕府志士的必讀書……《海國圖志》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一共印刷了15版,價錢一路走高。

——《大國崛起·日本》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學習魏源的《海國圖志》相關資料,理解“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內涵及其在中日兩國的命運。通過這一版塊內容的教學,引導學生認識,在鴉片戰爭的打擊下,中國社會上層依然還沉靜在茫然不知所措之中,缺乏學習西方和變革的勇氣和戰略,一幫遺老遺少們依然在天朝上國的迷夢中徘徊不前。先進知識分子的代表林則徐、魏源明確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認識到西方文明的先進和中國技術的落后,要抵御外國侵略必須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然而,這種思想并沒有在中國產生震聾發聵的作用,反而在我們的近鄰日本產生了巨大影響,使日本迅速走上改革之路,避免走上被殖民的命運,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沉思。

二、1860年代中國人的“視界”:自強與求富

眨眼間,二十年的時間匆匆溜走了,這是何等關鍵的二十年。面臨嚴重的內憂外患危機,特別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運動,嚴重沖擊著清政府的統治。清政府內部的有識之士終于認識到“師夷長技以制夷”的重要性,開始向西方學習,在“中體西用”思想的指導下,一場近代化運動終于徐徐展開。

材料一 ?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師其法而不必盡用其人。

——1864年江蘇巡撫李鴻章致總理衙門原函

材料二 ?欲攘外,亟須自強;欲自強,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講求學校,速立憲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鄭觀應《盛世危言·自序》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將引導學生認識清政府面臨的內憂外患局勢,結合材料認識當時的先進人士提出的救國方略。在專制制度和傳統觀念極其頑固的中國,盡管面臨必須改革的境地,但改革的動力和決心依然不足。所以,推進改革是非常困難的。如果我們懷著歷史責任和人文關懷的品質來解讀,可能對人才的培養更能起到正面的引導作用。如李鴻章的函件,首先從“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師其法而不必盡用其人”進行解讀,我們會發現李鴻章的睿智與洞察力,不得不佩服他的遠見卓識,特別是“師其法而不必盡用其人”對于今天的我們是否也有警醒意義。其次對“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的解讀,既要認識到其思想的局限性和不足,也要從推進改革的困難和策略角度予以分析,讓歷史充滿溫度,更具人文性。

為了繼續深化對歷史的認知,可以提供以下幾則材料:

材料三 ?在我們這個社會里,做事極不容易。同治年間起始的自強運動,雖未達到目的,然而能有相當的成績,已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倘若當時沒有恭親王等在京內主持,沒有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在京外推動,那末,英法聯軍及太平天國以后的中國還要麻木不仁,好像鴉片戰爭以后的中國一樣。

——蔣廷黻《中國近代史》

材料四 ?須知那個時候的中國,要在充斥封建主義舊文化的天地里容納若干資本主義的新文化,除了“中體西用”還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來。如果沒有中體作為前提,西用無所依托,它在中國是進不了門、落不了戶的。

——陳旭麓《近代史思辨錄》

【設計意圖】這一設計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問題認識的人文化,不提前帶著有色眼鏡來學習,而是以史實為依據,以問題為導向,在思考中形成歷史認知。引領學生體會在國家危難關頭的有識之士的努力和策略,讓學生站在當時的國情中思考問題,感受改革的艱難和意義,反思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三、1895年代中國人的“視界”:覺醒與變革

在甲午中日戰爭的歷史背景下,中華民族背負著極其沉重的戰敗負擔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在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中國的國家命運與生死存亡捆綁在了一起??涤袨?、梁啟超、嚴復等知識界精英高舉改革的旗幟,推動了一場救亡圖存的重大改革:戊戌變法。

材料一 ?這種蘇醒好像不是自然的蘇醒,而是被某種驚人的聲音突然從睡夢中驚醒,乍一醒來的人,有幾分惱怒,幾分驚慌,還有幾分茫然……中國人在極度震驚之后,突然對自己的傳統失去了信心,雖然共同生活的地域還在,共同使用的語言還在,但是共同的信仰卻開始被西洋的新知動搖,共同的歷史記憶似乎也在漸漸消失。

——葛兆光《1895年的中國:思想史上的象征意義》

材料二 ?一批一批的中國人接受了進化論;一批一批的傳統士人在洗了腦子之后轉化為或多或少具有近代意識的知識分子。就其歷史意義而言,這種場面,要比千軍萬馬的廝殺更加驚心動魄。

——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設計意圖】重在引導學生對甲午戰爭給中國社會的影響展開思考和分析,從社會上層的心理認知、知識精英的思考與闡述、傳統思維與現實狀態等角度思考民族危機的嚴重與社會變革的急迫,認識知識界在啟迪思想、傳播變革理念中的重要性和影響力。

然而,這場轟轟烈烈的變革運動最終卻以失敗告終,如何窺探其內部的問題呢?下面的材料可以用以說明。

材料一 ?康有為和嚴復的進化論思想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前者主張三世進化論(將《春秋公羊傳》、《禮記》、《易》的思想結合起來),后者傾向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材料二 ?康有為認為:“不變則已,一變則當全變之、急變之”。

材料三 ?嚴復認為:“國家法制之變也,必以漸進而無頓”。

——秦緒娜《康有為、嚴復變革思想之比較》

材料四 ?梁啟超等聯合舉人百余人,連署上書,請廢八股取士之制。當時會試舉人集輦轂下者將及萬人,皆與八股性命相依,聞啟超等此舉,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謠言,幾被毆擊。

——梁啟超《戊戌政變記(節錄)》

【設計意圖】通過材料的解讀,可以引導學生從一個側面了解社會變革面臨的種種問題,體會改革者在時代潮流中把握大局的艱難和改革舉措背后潛藏著的種種危機。通過學習形成對改革者和改革本身較為全面的思維認知和反思提升。

材料五 ?他(梁啟超)既要努力掙脫封建傳統的羈絆,謀求近代性的社會變革,又不能脫離中國的國情,舍棄歷史感情、文化傳統和心理平衡。這種歷史感情與價值取向、傳統與西化之間的相斥相納,撕裂了包括梁啟超在內的中國好幾代改革者的心靈。

——李華興《梁啟超與中國近代化》

材料六 ?幾千年來,作為共同體的中國……是為內部成員提供道德支撐、塑造相近的思維方式乃至價值認同的精神家園……農耕文明育化出來的歷史傳統在工業文明的沖擊下,必須做出自身的調整。這種調整以縱、橫兩個維度表現出近代中國社會發展的兩難:一方面中國的發展不可能離開中國的傳統,另一方面中國的發展必須融入世界發展的軌道。

——范映淵、蘇澤宇《中國夢價值內涵演進的邏輯結構》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體會當時的知識精英們在面對工業文明沖擊下的困惑與煎熬,認識他們的彷徨與選擇、堅守與舍棄、調整與適應、傳承與融合,體會在撕裂中國傳統的歷史潮流中不得不融入世界潮流的近代社會及其時代潮流中的人物,也為以后學習新文化運動中的“西化”主張提供思考的力量和伏筆。

近代先進的中國人在內憂外患的沖擊下,在一次次的失敗與恥辱中逐漸覺醒并不斷抗爭,以救國救民為使命,他們從思想宣傳到具體實踐、從茫然到覺醒、從技術學習到變革制度的認識提升,這不僅僅是對中國社會認識的加深,更是對國家和民族未來的一種使命和擔當,透過思想“視界”的變化,我們能夠窺探那個恥辱但依然有光亮的時代。

猜你喜歡
視界歷史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思想與“劍”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思想是什么”
新歷史
視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