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兒舞蹈教學中的“童心童趣”激發策略

2020-07-04 03:18戴寶軍
戲劇之家 2020年18期
關鍵詞:激發策略

戴寶軍

【摘 要】當前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在文化教育和特長培訓方面的支出比重也越來越高,而舞蹈作為具有觀賞性和形體矯正功能的藝術形式受到普遍歡迎。對少兒舞蹈來說,其教學核心在于激發孩子的興趣,用充滿童趣的舞蹈元素來引起孩子的注意,推動少兒舞蹈教學質量與效率提升,達到舞蹈教學的最終目標,提升孩子的藝術審美水平和身體素質。本文以少兒舞蹈中的童心童趣元素為研究對象,探索能夠提升孩子舞蹈興趣和舞蹈水平的實踐策略。

【關鍵詞】少兒舞蹈教學;童心童趣;激發策略

中圖分類號:J702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18-0135-02

兒童藝術教育的形式多種多樣,其中少兒舞蹈是很受歡迎的學科。在舞蹈教學活動中,少兒舞蹈具有獨特的魅力和作用,可以讓廣大兒童在舞蹈表演中培養出個性化的藝術審美與新奇表現,提高肢體協調性,增強身體素質和形體美感。

一、少兒舞蹈教育的現實價值

首先,少兒舞蹈教育能夠在兒童身心發育的初期幫助其構建起陽光健康的發展環境,促進身體素質和智商的發展。其次,舞蹈教育也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認識世界、感知世界,形成優秀的品德情操。再次,少兒舞蹈教育可以幫助兒童養成正確的塑形習慣,矯正身姿,培養優雅大氣的氣質。最后,舞蹈還能夠改善兒童的審美觀念。

二、少兒舞蹈教學現狀與現存問題

第一個問題就是容易把舞蹈教學簡化為單一技能訓練。很多少兒舞蹈課堂沒有挖掘適合兒童思維的舞蹈審美與童趣,缺乏審美培養,讓舞蹈藝術性和技術性被迫割裂。即便舞蹈本身有表演技巧和表演理論,但是舞蹈并非單一的技能,而是融合了藝術欣賞與形體舒展,僅僅重視對舞蹈表演技能的培訓,會引發兒童的厭煩心理。

第二個問題是舞蹈老師容易用成人標準來嚴格要求孩子。當前很多學生家長和老師在舞蹈教學標準上達成了一致意見,就是用成人化的專業標準去約束孩子,用枯燥無趣的衡量標準對兒童舞蹈表現做出評價,忽略了兒童天真爛漫的天性和與專業舞者的差距。

第三個問題就是忽略少兒舞蹈與成人舞蹈的區別。從當前舞蹈培訓現況來看,很多學校和機構在少兒舞蹈教學內容上都偏向成人化,不論是舞蹈種類、配樂、動作選擇都忽視了兒童的年齡段,少兒舞蹈教學中童心童趣元素鮮見。

三、少兒舞蹈教學的優化路徑

(一)選擇合適的背景音樂

少兒舞蹈的音樂要體現天真活潑、趣味性、律動感,旋律要追求悅耳,選擇合適的舞蹈音樂才能吸引兒童的注意力,而且在教學活動中可以同時開拓兒童的音樂感官,加強兒童對音樂的欣賞與領會,間接提升審美理念。

(二)舞蹈動作需追求簡練

少兒舞蹈不論是個人舞蹈還是團體舞蹈,其動作設計都要貼合小孩子的身體特性,不能為了追求動作美觀就加大其難度和復雜程度。尤其是團體舞,如果有一個孩子學不會動作、跟不上進度,就會拖累整個團隊的進程。因此對于少兒舞蹈的動作設計要追求簡練,根據孩子腦力和身體條件來設計。

(三)合理安排舞蹈隊形和角色

舞蹈本身屬于藝術范疇,少兒舞蹈通常都會設計和安排整齊劃一的隊形,用一致的舞蹈動作來表現孩童的天性,為了使畫面感較為強烈會在中心位置安排單獨舞蹈角色來增強觀感。所以在少兒舞蹈編排中,教師可以選拔一些外形條件和舞蹈能力優越的孩子在中心,周邊隊形以其為中點向四周對稱蔓延,用對稱隊形來改變不規則隊形的散漫感。舞蹈角色的安排要凸顯易看懂、易明白、易牢記的特點,舞蹈故事不能過于復雜,人物角色數量不能過多,這樣方便兒童學習舞蹈,也方便觀眾欣賞舞蹈。

(四)展現出舞蹈的整體性

舞蹈并非單純的動作表演,要融合音樂、詩歌朗誦等其他藝術形式。多種藝術表達方式與舞蹈結合更能深化藝術精神和核心理念,促進情感的濃郁表達。

四、少兒舞蹈教學中“童心童趣”激發策略

(一)表現兒童的爛漫天性

少兒舞蹈整體風格是陽光向上、健康活潑、豐富多元的,這種面向兒童的舞種具有天真童趣的氣息,這種稚嫩和美妙是其他成人舞種難以模仿的。一場美好的舞蹈盛宴能讓觀眾從視聽上得到享受,也能讓舞者自己感到欣慰和驕傲,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對兒童舞蹈能力進行培訓。少兒舞蹈的動作編排可以在現實生活中隨地取材,細心觀察周邊事物可以收獲很多舞蹈素材,例如讓孩子通過數星星、看月亮來想象遨游天空的快樂,在自然環境里欣賞鳥語花香來認識生態系統,教師要幫助兒童發現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并把這些素材轉換成舞蹈內容,激發孩子的興趣,讓充滿童真童趣的舞蹈元素成為其特色。教師在進行少兒舞蹈設計時要換位思考,用一顆童心去發掘和融合身邊的童趣,這樣才能創作出更好的舞蹈作品,培養出一批優秀的少兒舞者。

(二)為舞蹈編排注入童趣靈魂

舞蹈編排本身就是一種無形的語言,這種語言能帶給觀眾充滿童真的視聽感受,通過活潑、陽光、有趣的舞蹈動作與姿勢來呈現童年那種天真爛漫的風格。質量較高的少兒舞蹈教學不僅要教會孩子如何跳舞,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童真的難能可貴,用舞蹈幫助他們構建出有意義和有意思的童年回憶。舞蹈動作的編排基礎在于對兒童四肢協調性與個性的掌握,在舞姿中靈活運用不同形態來傳達故事情節和人物角色的情緒,讓舞者形象更飽滿,讓舞蹈內涵更深刻。在很多少兒舞蹈的表演現場,觀眾在欣賞孩子歡快的舞蹈作品之后并未回味無窮,很難留下深刻印象,這種情況的根源就是忽略了少兒舞蹈童趣靈魂,僅僅注重舞姿的完整性而沒有在意兒童的天真個性。這就是童趣的重要性,不論少兒舞蹈主題選擇多么深刻、舞蹈編排多么宏大、舞者技藝多么嫻熟、舞美設計多么震撼,失去童趣靈魂的少兒舞蹈是僵硬而平淡的。在舞蹈中融入童趣靈魂才能夠向舞者和觀眾呈現出屬于孩子的充滿想象與活力的另一個世界,那個世界五彩斑斕并且令人印象深刻。

(三)為舞蹈音樂增添活力

舞蹈和音樂是難以割裂的兩種藝術表現形式,失去音樂渲染的舞蹈會蒼白無力,背景音樂的成功選擇對舞蹈表演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少兒舞蹈教學也需要注重對音樂的改造與應用。在課堂上老師既需要教給孩子基礎的舞蹈知識與技巧,還要培養孩子的音樂欣賞能力,讓孩子喜歡音樂,理解音樂,這樣有助于其在跳舞時在節拍、卡點上更加熟練。音樂與舞蹈的搭配不是一成不變的,是靈活的,同一個舞蹈通過不同音樂的襯托能表現不一樣的視聽氛圍與感受,教師要學會根據舞蹈動作和音樂旋律來發掘搭配的平衡點,這樣能夠極大地提高少兒舞蹈教學效率。音樂既可以是兒歌也可以是流行樂曲,只要是孩子耳熟能詳的音樂都是能激發起童趣的好音樂,這種背景下的舞蹈能夠呈現出更加真實的情感。在舞蹈教學中教師要時常教給孩子如何去感受音樂情緒的變化,如何根據變化來調整舞蹈的力度與速度。

五、結語

少兒舞蹈的實際教學應當重視兒童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的多方面發展,在課程設計上要貼合兒童的身心狀況和爛漫天性,用童心童趣的舞蹈元素來激發起孩子的跳舞熱情。在教學實踐中要觀察和把握兒童的藝術思維,遵照其真實表現來適時調整舞蹈編排,這樣有助于兒童深層次理解舞蹈含義,領悟舞蹈美感,在跳舞中展現自我,培養優雅氣質,教師一定要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來塑造童趣元素,激發舞蹈教學過程中的童心。

參考文獻:

[1]陳鳳.少兒舞蹈教學中“童心童趣”的激發思考[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8(01):73.

[2]張江華.少兒舞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音樂時空,2016,(09):179-180.

[3]鈕約.少兒舞蹈教學中創新意識的缺失及解決對策[J].群文天地,2015,(04):52.

[4]李立.賞識教育在少兒舞蹈教學中的運用[J].大眾文藝,2014,(01):243.

[5]郝艷花.少兒舞蹈教學中“童心童趣”的激發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 ,2017(27):1-2.

猜你喜歡
激發策略
探究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策略
如何在數學課堂中激趣
如何激發低年級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談物理教學中引發學生探究熱情的策略
小學英語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
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