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行訓練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臟功能康復中的應用及效果

2020-07-04 12:20宋文來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20年7期
關鍵詞:步行心功能康復

宋文來

【摘要】目的:探究步行訓練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臟功能康復中的應用及效果。方法:選取于本院治療的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為本實驗對象,將實驗對象8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的患者采取一般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步行訓練。結果:運動康復中的步行訓練對患者的心功能恢復在指標上有顯著的提升,患者堅持進行步行訓練的治療能有效提高自身疾病的治療效果。同時步行訓練能提高患者的步行距離,這能有效地提高患者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活動,對于患者重新回歸社會有重要的意義。結論:步行訓練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臟功能康復中的療效十分顯著。

【關鍵詞】步行訓練;老年心力衰竭

現如今,中國社會人群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人的高齡化導致人的機體患病概率增加,特別是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疾病增長幾率呈大幅度上升。在臨床中,老年群體的心力衰竭的慢性疾病是一種很嚴重的臨床特定綜合征。臨床研究調查顯示,對于老年的心力衰竭的慢性疾病的患者,醫院對該群體進行專業的運動康復訓練方面的指導,同時讓患者主動參與進來,該群體的治療效果更佳,同時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住院率[1]。有文獻研究報道,對患者進行6min步行訓練,患者的康復治療效果能得到顯著的提升。目前,各大醫療體正強調并進行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步行訓練,但患者一方面由于自身因素如年齡等參與度較差,同時依從性較低[2]。本實驗探究步行訓練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臟功能康復中的應用及效果,旨在探尋步行訓練針對治療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是否為適合的臨床康復治療模式。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本院治療的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為本實驗對象,將實驗對象8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實驗對象根據診斷標準經過檢查及篩選確診為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患者年齡均在50~75歲,對照組患者男15例,女25例。觀察組患者男23例,女17例?;颊呒{入標準:患者在均受過檢查,且符合診斷標準[3],心功能分級在2~4級的,患者無藥物過敏和禁忌的,患者運動功能尚可的,患者及家屬均對本實驗所有步驟均之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的[3]。排除標準:患者心功能不穩定的或急性心肌梗塞發生在3個月以內的,患者存在嚴重的免疫系統功能缺陷的,患者存在嚴重的精神功能障礙的,患者存在嚴重心、肺、腎等器官功能障礙的,不能主動配合醫生工作的。實驗對象的一般資料在統計學上均無一般意義的(p>0.05)。

1.2 方法

將實驗對象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的患者按照醫囑多臥床休息。對觀察組的患者進行步行訓練,具體的訓練措施有:選擇較為平坦的空地進行步行訓練,如公園,醫院內的走廊等。根據患者自身的身體情況和運動情況對運動量進行調整。采用計步器對患者進行記錄,按照患者每天行走的步數進行評估當天的運動量,運動的量要從小到大,每次以患者是否疲勞為準進行調控。每次對患者進行治療的時間大概在25min左右一次/d,一周訓練5次。治療的時間大概為12周[4]。

1.3 觀察指標

評價該實驗的指標有患者治療后心功能各項指標比較(左心室收縮末容積、左心室舒張末容積、左室射血分數以及美國紐約心臟學會制定的心功能分級評估)、患者治療后6min步行測試距離的比較以及患者治療后的再住院率進行對比。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以P<0.05或P<0.01表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患者治療后心功能各項指標進行對比

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患者治療后心功能各項指標比較所得觀察組的各項指標明顯均優于對照組的且統計學差異存在統計學上的意義( P<0.05),見表1

2.2 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患者治療后6min步行測試距離進行對比

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患者治療后6min步行測試距離比較所得觀察組干預后步行距離明顯大于對照組的且統計學差異存在統計學上的意義( P<0.01),見表2

2.3 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患者治療后的再住院率進行對比 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患者治療后的再住院率比較所得觀察組的再住院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且統計學差異存在統計學上的意義( P<0.01),見表3

3 討論

慢性心力的衰竭在老年群體中一直都是患者反復到醫院進行治療的根本原因之一[5],同時該疾病的致死率極高,對患者的健康產生極大的影響,對患者們的生活質量大大地削弱了。在以前民眾的思想當中,老年的慢性心力衰竭疾病通常都需要靜臥休息,運動往往都覺得是禁忌癥,其實不然。運動康復能使該類患者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質量恢復,運動康復中的步行訓練對患者的心功能恢復在指標上有顯著的提升,患者堅持進行步行訓練的治療能有效提高自身疾病的治療效果。同時步行訓練能提高患者的步行距離,這能有效地提高患者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活動,對于患者重新回歸社會有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步行訓練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臟功能康復中的療效十分顯著。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 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12):1076-1095.

[2] 何舜瑜,王菊. 運動處方在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患者康復中應用效果的觀察[J]. 現代臨床護理,2017,11(5):52-54.

[3] 張素超,何艷榮,楊玉英 . 院外康復運動鍛煉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及再入院率的影響[J]. 現代臨床護理,2018,11(11):33-35.

[4] 周小琴,龔澤輝,彭妤婕 .6分鐘步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復治療中的價值[J]. 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16,22(3):197-200.

[5] 羅婭,謝楚峰,曾梅芳,等 . 臨床護理路徑對初次入院腦梗死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J]. 現代臨床護理2015,12(10):34-36.

猜你喜歡
步行心功能康復
康復護理在腦外傷后遺癥患者康復中的應用
魔方小區
冠心病合并心衰介入治療后BNP水平及其對心功能的影響分析
參麥、參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療中的療效觀察
心臟再同步治療慢性心衰對心律失常與心功能水平的影響
腦卒中早期中西醫結合康復治療療效分析
康復護理在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
綜合康復護理對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觀察
“十二五”期間3.6萬貧困孤獨癥兒童獲得康復補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