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內科老年患者院內心源性猝死的臨床分析

2020-07-04 12:20陳俊宇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20年7期
關鍵詞:心內科老年患者

陳俊宇

【摘要】目的:心內科老年患者院內心源性猝死的臨床分析。方法: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400例醫院心內科收治住院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統計入選患者院內心源性猝死發生事件及其誘因。結果:400例患者中共有65例出現院內心源性猝死,發生率為16.3%;其中入院1周內猝死共有例10例,入院2~3周內猝死共有37例,入院>3周內猝死共有18例。65例患者心源性猝死誘因中排名前三位的是冠心病、高血壓以及風濕性心臟病。結論:入院2~3周且合并冠心病、高血壓以及風濕性心臟病的心內科老年患者容易發生心源性猝死,需要加強此類患者的臨床觀察,積極預防該病的發生。

【關鍵詞】心內科;老年患者;心源性猝死

隨著我國人們老齡化趨勢的不斷加重,老年人口不斷增長,于此同時各種慢性病的發生率也不斷升高,老年患者數量不斷增多,增加了醫院的負荷。心內科疾病收治的患者多為老年患者,且心內科疾病通常無特效治療方法,患者有著較高的心源性猝死發生率[1]。為了另一部分析心內科老年患者發生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文章選取了400例心內科老年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400例醫院心內科收治住院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有男性216例,女性184例;年齡為62~86歲,平均為(71.6±10.6)歲。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規范化檢查與治療,同時排除合并嚴重肝腎功能衰竭以及惡性腫瘤的患者。

1.2 方法

統計入選患者院內心源性猝死發生事件及其誘因。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心內科老年患者院內心源性猝死發生時間

400例患者中共有65例出現院內心源性猝死,發生率為16.3%;其中入院1周內猝死共有例10例,入院2~3周內猝死共有37例,入院>3周內猝死共有18例,見表1。

2.2 心內科老年患者院內心源性猝死發生誘因

65例患者心源性猝死誘因中排名前三位的是冠心病、高血壓以及風濕性心臟病,見表2。

3 討論

心源性猝死具有發生突然且病情危重的特點,在猝死發生的初期患者的主要癥狀為乏力、胸悶、氣促、心律失常以及心絞痛等癥狀,部分沒有明顯癥狀的患者可能伴隨現心臟瞬時驟停的癥狀,在短時間內進展為呼吸困難、劇烈胸痛等癥狀,甚至隨時出現心臟驟停的時間。此類患者在心源性猝死前數小時內發生心電活動異常改變的特點[2]。心臟驟?;颊邥蝗皇ヒ庾R,且心音消失、大動脈博停止,檢測不到血壓,用手感受不到患者的呼吸或伴隨嘆息樣呼吸,瞳孔散大。心源性猝死患者在心臟驟停的4~6min就會出現腦部功能損傷,且為不可逆性損傷,若不及時進行救治可進展為生物性死亡[3]。為了更好的預防心內科老年患者出現院內心源性猝死事件發生,需要針對該事件發生時間和誘因進行進一步的統計觀察。

本次研究中400例患者中共有65例出現院內心源性猝死,發生率為16.3%;其中入院1周內猝死共有例10例,入院2~3周內猝死共有37例,入院>3周內猝死共有18例,這可能是由于基礎疾病存在前驅期,在入院后的2~3周由于基礎病和疾病并發癥的影響而出現心源性猝死事件。本次研究中65例患者心源性猝死誘因中排名前三位的是冠心病、高血壓以及風濕性心臟病,這可能是由于心臟器質性疾病會影響心臟功能的穩定性,增加了心源性猝死的發生率,而冠心病、高血壓以及風濕性心臟病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危因素。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發生率不斷升高,而老年人群本身存在組織器官功能衰退的特點,因此更容易發生心血管疾病,且容易誘發心源性促使,導致患者的死亡率進一步升高,其中以冠心病的發生率較高[4]。冠心病患者多存在心肌缺血的情況,誘發心肌離子通道以及電生理活動出現異常改變,從而引起電流不穩定以及電位差等情況的發生,引起了異位節律性,誘發了心律失常。當心律失常的逐漸加重,交感神經出現重構現象,加上原發疾病的影響,更容易出現心源性猝死事件[5]。風濕性心臟病患者容易合并心律失常,也是造成患者猝死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合并室顫的患者。高血壓患者多存在左心室功能肥厚的特征,這主要是由于心臟是高血壓損傷的靶器官,可引起心室間質纖維化、心肌細胞肥大等病理改變,從而導致左心室內徑擴大,室壁厚度增加,導致左室射血分數進一步下降,從而引起非持續性心動過速,增加新血管阻力,容易引起心源性猝死。

綜上所述,心內科老年患者心源性猝死的發生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較大的威脅,因此需要進一步分析心源性猝死的發生原因。本次通過觀察發現,入院2~3周且合并冠心病、高血壓以及風濕性心臟病的心內科老年患者容易發生心源性猝死,需要加強此類患者的臨床觀察,積極預防該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董春環.心內科老年患者治療期間出現心源性猝死的危險因素回歸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30):39,41.

[2] 陳加貴.心內科老年患者治療期間心源性猝死的臨床危險因素探究[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11):23-24.

[3] 王為應.心內科老年住院患者發生心源性猝死危險因素分析[J].系統醫學,2019,4(1):49-51.

[4] 王震,程中偉,陳太波, 等.心源性猝死一級預防植入心律轉復除顫器前非持續室性心動過速與植入后恰當治療的關系[J].協和醫學雜志,2019,10(5):494-498.

[5] 魯兆艷.淺析導致老年心內科疾病患者發生心源性猝死的危險因素[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19,12(3):54-55.

猜你喜歡
心內科老年患者
協同護理模式在心內科護理中的應用體會
優質護理對心內科住院患者負面情緒的影響
分析情景教學法與案例分析法聯合應用于心內科護理教學價值
風險管理在心內科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淺談心內科護理存在的風險和應對策略
某院心內科前列地爾注射液病歷點評
腹腔鏡治療老年胃十二指腸穿孔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