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媽媽產后護理六大關鍵點

2020-07-04 09:21李炳敏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20年7期
關鍵詞:會陰乳汁乳頭

李炳敏

生產是每位媽媽整個孕期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非常危險的一個時期,若這個時期新生媽媽沒有進行科學、有效護理的話,就極有可能會落下疾病。那么,新生媽媽產后護理的關鍵點有哪些,下面進行詳細介紹。

1 觀察惡露

惡露指的是新生媽媽產后從陰道排出壞死脫落的子宮脫膜、表皮細胞、宮頸黏液及血液等混合物。正常惡露基本會持續2-3周左右,其中,產后前3天惡露量較多,會達到平日的月經量,顏色為紅色;而3-14天左右惡露量會逐漸減少,顏色也會由紅色變為淡紅色;14天后新生媽媽的惡露量會繼續減少,而顏色會轉變為淡粉色[1]。如果在剛分娩后,新生媽媽的惡露量遠遠超出正常量的話,則有可能是產道裂傷、子宮收縮不良、凝血功能異常及胎盤殘留造成,因這種情況往往在醫院發生,所以能及時得到醫護人員的處理;如果在分娩后的2-3周后,新生媽媽的惡露量增多,甚至發生大出血的話,則有可能是子宮切口感染、胎盤附著部位子宮復舊不良、胎盤脫膜及脫膜殘留造成,這時就需要立即前往醫院進行診治;如果新生媽媽有多次排出爛肉樣東西,或胎膜樣物時,則子宮內有可能殘留胎膜或胎盤,這時就需要及時前往醫院進行診治;還有正常的惡露,不論是紅色、淡紅色還是白色,都會有一股血腥味,但沒有臭味,如果新生媽媽在產后兩周,惡露顏色仍為紅色,且伴有臭味的話,就需要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2 傷口護理

新生媽媽如果是自然分娩的話,多數會被實行會陰側切,而側切位置在私密部位,所以在對傷口進行處理時,需注意以下幾點:第一,保持會陰部位的清潔。新生媽媽會陰部位的傷口不論是自然撕裂,還是手術切開,一般都會在產后的3-5天內愈合,雖然在住院期間,醫護人員會每天對傷口進行沖洗消毒,但媽媽自己也要注意,勤換衛生巾,保持干燥、清潔,并在大便后由前向后擦;第二,避免會陰切口裂開。若新生媽媽在產后出現便秘時,不可用力屏氣,可使用開塞露進行潤滑,然后在解便時,收斂臀部和會陰部,并坐在馬桶上,以此預防會陰傷口的裂開;第三,防止傷口出現血腫。新生媽媽在產后前幾天,可采取右側臥位,促進陰道內積血的流出,避免因內積而出現血腫,從而影響傷口的愈合。

3 早下床

新生媽媽在產后一般建議早下床,因早下床可促進子宮內積血的排出,加快子宮的恢復,減少感染的發生;可加快腸胃的蠕動,防止便秘、尿潴留的出現;可預防腸粘連,防止剖宮產媽媽并發癥的出現;可加強代謝,加快血液循環,防止血栓的出現[2]。因此,若新生媽媽為自然分娩的話,在產后經過休息與進食后,感覺自己的體力已經有所恢復,可嘗試下床活動,但感覺身體比較弱的話,可嘗試先坐起,在不感到頭暈后,可在家屬的攙扶下下床活動,但前提是以不感覺勞累為主;若新生媽媽為剖宮產的話,術后可先進行翻身和伸屈腿運動,然后在產后24小時后嘗試下床活動。

4 乳房護理

新生媽媽的乳房是寶寶的“糧倉”,若護理不當的話,就有可能讓寶寶失去母乳喂養的機會。因此,乳房護理非常重要。首先,應做好哺乳前的準備。新生媽媽可采取舒服的姿勢進行喂養,若出現乳汁淤積或脹奶情況時,可用毛巾熱敷5分鐘左右,同時對乳房進行按摩,方便寶寶吸吮乳頭;其次,正確進行喂養。新生媽媽每次給寶寶喂奶時,需轉變抱寶寶的姿勢,然后寶寶在吸完一側乳汁后再換另一側,每次盡量吸空,若無法吸空的話,可用吸奶器吸出;再次,糾正乳頭凹陷問題。若新生媽媽的乳頭存在凹陷時,可用手時常進行牽拉,以此方便寶寶吸吮;最后,對乳頭皸裂問題進行預防和修復。新生媽媽可在喂完寶寶后,擠出少許乳汁抹在乳暈和乳頭上,因乳汁中含有豐富蛋白質的同時還具有抗菌效果,所以對乳頭皸裂問題可進行有效預防和修復。

5 飲食護理

因新生媽媽在分娩時消耗了很多營養,而且產后的大量出汗及惡露也使部分營養喪失,所以飲食調養對新生媽媽和寶寶來說非常重要。

通過飲食調養可給新生媽媽補充營養,預防產后病癥,補益受損體質,維持寶寶的生長發育以及幫助新生媽媽早期恢復健康。因此,在日常飲食中,需注意以下幾點:第一,不吃寒涼食物。因生冷食物大多傷胃,且食物較為寒涼的話,會使新生媽媽出現血凝現象,從而有可能導致惡露不下,引發產后身痛、腹痛等諸多疾病;第二,不宜大補。新生媽媽產后身體比較虛弱,進食大補的東西不會被吸收的同時還會導致肥胖;第三,多吃水果蔬菜。水果和蔬菜可補充肉類中沒有的纖維素和維生素C,同時還可促進食欲,幫助排便與消化,預防產后便秘的出現;第四,新生媽媽可多吃一些動物性蛋白,如瘦肉、雞、魚、動物肝臟,并在平時多進食一些粥、湯及牛奶等食物。

6 心理護理

多數新生媽媽在產后4-10天內會容易出現暫時性憂郁,表現出焦慮、失眠、情緒低落、沮喪、愛哭、易怒及缺乏信心等癥狀,從而使新生媽媽的身體恢復受到影響的同時還會影響乳汁的分泌,導致母乳喂養出現困難。因此,新生媽媽在產后需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學會尋求幫助。新生媽媽可向家屬,朋友尋求幫助,向他們傾訴心中苦悶的同時也能交流一些育兒的經驗,從而轉移自己的注意力,緩解緊張心情;第二,創造適宜的居住環境。舒適的居住環境可使心情舒暢的同時也能消除精神上的各種壓力,所以在新生媽媽產后恢復期間,應盡可能減少前來探望的人,從而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修養環境;第三,多休息。新生媽媽應珍惜每一個睡眠的機會,以此緩解疲勞,促進身體的恢復。

總的來說,在整個孕期中,生產對每位新生媽媽來說非常重要,而產后護理的好與壞會直接影響新生媽媽身體健康。因此,新生媽媽在生產后,想要防止落下疾病,除了以上幾點需要注意以外,還需要注意口腔、骨盤、腹部、胃腸及腰部等方面的護理,同時在平時多喝水,注意勞逸適當,保持心情放松,從而促進惡露的排出。另外,新生媽媽產后應盡快讓寶寶吸吮母乳,刺激乳汁分泌的同時也能促進子宮的收縮。

參考文獻:

[1] 張旭川,王靖(指導專家).新媽媽產后保健四大要點——新媽媽,喂母乳急不得[J].康復,2016(6):105-106.

[2] 葉蓉華,趙利琴.關于孕婦產后護理的幾點思考[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6(3):361-362.

猜你喜歡
會陰乳汁乳頭
產后會陰如何護理
無保護會陰接生法降低初產婦會陰側切率的效果
乳汁點目需謹慎
預防乳汁淤積,如何從前期做好養護?
會陰側切術后側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預防護理分析
如何預防和治療會陰裂傷
乳頭有很多冷門知識
媽媽的奶為何變色了
乳頭凹陷還是早矯正的好
答女青年讀者問:沒有乳頭怎么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