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荒誕與和解

2020-07-04 02:10袁暢
文存閱刊 2020年4期
關鍵詞:卡佛雷蒙德荒誕

袁暢

摘要:雷蒙德·卡佛是美國20世紀下半葉一位重要的小說家和極簡主義大師?!逗檬乱恍〖肥珍浻谒?983年出版的短篇小說集《大教堂》,本文試從存在主義的視角挖掘卡佛該作的深層主題意義。

關鍵詞:雷蒙德·卡佛;存在主義;荒誕

存在主義產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是當代西方哲學的重要流派之一。在現代化的進程中,人類文明迎來了空前的繁榮,可作為個體的人卻逐漸喪失了集體中的歸屬感和安全感。在后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疏離的生存狀態逐漸帶來了人性的異化。作為主體的人與客體相割裂,被動地接受著世界和自身。

雷蒙德·卡佛的作品滲透著存在主義的思想。在其短篇小說《好事一小件》中,霍華德和安原本過著平靜的生活,可他們的兒子卻意外地在生日這天發生了車禍。在送往醫院后,兒子一直都處在昏迷狀態。在這期間,制作了兒子生日蛋糕的面包師卻不停地催促安到店里取蛋糕,加劇了他們的焦慮,甚至讓安瀕臨崩潰和抓狂。在兒子不幸去世后,憤怒的夫婦二人驅車前往蛋糕店。面包師在得知了實情之后用誠懇的道歉取得了夫婦二人的原諒,并用食物消融了隔閡,溫暖了他們絕望的心房。本文將試從存在主義視角出發,以荒誕與疏離、反抗與和解為線索對該作進行解讀。

一、荒誕與疏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存在主義文學興起于法國。在《西西弗的神話》中,加繆將荒誕定義為:“世界的無理性和人類心中渴求清晰透徹的本能發生的沖突?!痹跓o序、無解又荒誕的世界中,無力又無策的個體只能在恐懼中無望地沉淪,或是如同《局外人》中的莫爾索,進行用荒謬對抗荒謬的反叛。

美好如朝露短暫,不幸如暗影隨行??ǚ鹚嫷氖澜缋?,所有人物都被不可掌控、不可預知的命運操縱著。他們窮盡所能甚至歇斯底里,也沒能規避無序的困苦,更無法跳脫命運的骰子為他們隨機生成的結局。

在薩特的哲學體系中,“世界是荒謬的,人生是痛苦的?!笔澜绲臒o解得如同悖論,不幸和災難的降臨完全隨機分布。發生在兒子身上的意外,如同一場荒誕派戲劇。在十字路口被車撞入排水溝,自行走回家后平靜地和母親安講述自己的遭遇,話未說完就突然昏迷不復醒。當命運的生死簿被隨意填寫時,人物便被剝奪了自我的存在意義??稍诨闹噥砼R之前,存在曾也是自然和廉價的。兒子在生日這天生死未卜,匿名的騷擾電話響個不停,弗朗西斯醫生的診斷含糊其辭,徹底終結了安和霍華德平靜有序的日常。仿佛無數雙黑暗中伸出的手,正在歇斯底里地將他們拽出安穩生活的軌道。

而在這種荒謬的世界中,個體也難以避免地發生與他人的疏離和異化。安在離開醫院時偶然走進了一間小等候室,一家黑人坐在里面的柳條椅上,滿頭辮子的年輕女孩正在抽煙,桌上擺滿了事物的包裝紙和塑料杯。他們也在等家人的手術結果。安感到了一種原始的,想要傾訴和共享的沖動,她想和這些和她一樣在漫長等待中的人聊聊,聊他們共同的恐懼,共同的無策。她講了寥寥數句兒子的病情,他們草草說了幾句孩子的傷勢,可除此之外,他們什么也說不出來。安希望自己可以再多講一講斯科蒂,告訴他們車禍偏偏發生在兒子的生日,告訴他們兒子當時昏迷的情形,可她卻沒有。她只是沉默又疏離地離開,直到回到醫院時,才在護士站停下,旁敲側擊問起那一家人的情況。在安去面包房預定生日蛋糕時,面包師只是生硬又單調地與她進行著必要的信息交換,毫無哪怕一絲的攀談欲望。而當他來電催促安和霍華德取生日蛋糕時,他的話語粗魯又冒犯:“少跟我來這套, 是關于斯科蒂,沒錯,這個問題與斯科蒂有關,你是不是把斯科蒂的事情都忘了?”他指意不明又生硬無比的話語一再硌痛著安和霍華德的岌岌可危的理智,最終成為了夫婦二人的最后一根稻草。薩特說:“他人既地獄?!鄙鐣罨恼Q的軌跡導致了其中人際關系的疏離異化,而人際關系的疏離異化又加劇了個體間交流的失敗。

二、反抗與和解

加繆認為,就算世界和存在都是荒誕的,人也有選擇的權力和反抗的自由。為了對抗冰冷又寡言矛盾的世界,反抗者們必須如赤子般勇敢地挺直脊梁,與異化又生硬的人際關系和解,尋找自我和存在的意義。

霍華德和安爆發的情緒讓他們驅車前往面包店,是面包師最后一通電話點燃了他們反抗命運荒誕的安排的怒火。雖然他們將所有命運的無常遷怒于一次次打來不合時宜的電話的面包師,但是這是他們第一次想要瓦解腳下搖晃的命運天平,是他們反抗命運的開端。而面包師卻誠懇地道了歉,溫柔地講起了自己職業的苦與樂,辛酸與自豪。安和霍華德吞下了口味濃厚又豐富的黑面包,他們的胃被咖啡和面包溫暖。他們與面包師交心,發現他多年前竟也是“另一種人”。他沒有孩子,也沒有能將他與世俗緊密聯系的紐帶,他也有深夜的孤獨和懷疑,脆弱和無措。他不斷地重復著烤箱前永無盡頭的日子。只有制作聚會和慶典的蛋糕,才能讓他對市井生活多些許的實感,維持著他與世俗幸福之間的脆弱連接。在小說的最后,安和霍華德坐在面包房里,聽面包師講那些做出的帶著糖霜的蛋糕,那些生日蠟燭,那些象征著新婚夫婦的裝飾小人,那些無休止忙碌的夜晚,那些周而復始的工作,那些別人人生的見證,那些過去的,未經省察也不敢省察的機械運轉生活。他們吞下了滿是糖漿和粗谷粒的黑面包,他們吃下了所有能吃的食物。吊燈將房間映得恍若白晝。他們一直聊到了月亮沉睡太陽初升,窗欞下高高地投進了蒼白的日光。

相比于相同設定開放性結局的《洗澡》,卡佛有意給這出荒誕劇的結尾鋪上了溫情的底色。安、霍華德和面包師的身子一點點被食物溫暖,他們也與眼前血肉豐滿的人聊到心如同窗外的天,一點點明亮起來。與過去的傷口和解,與現世的荒誕和解,與自我和解,與他人和解,是每一位來到世界上的個體的必修課。

結語

雷蒙德·卡弗是一位極簡主義文學大師,而在《好事一小件》中,他以存在主義為梭,在荒誕的世界中把人間苦樂織成一張疏而不漏的網。本文以加繆和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想為引導,從荒誕與疏離、反抗與和解兩方面對作品及進行了深入分析和挖掘。通過對該作品的存在主義視角解讀,我們得以一窺雷蒙德·卡佛對于個人定位和歸屬,人生選擇與反抗的態度和觀點,這對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我們如何自處,如何打破人際障礙有著指導性意義。人與人之間建立積極的情感連接,相互扶持,共同對抗生存的困境和精神與現實的落差,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逃出荒誕的泥潭。

參考文獻:

[1] [美]雷蒙德·卡佛.《大教堂》(M) .肖鐵,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9.

[2] 徐崇溫.《薩特及其存在主義》(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 王玉彤.愛與反抗:雷蒙德·卡佛短篇小說中生存困境的出路(D).北京:北京外國語大學.2018

[4] 李仙瓊.異化中的現代生活史 ——雷蒙德·卡佛短篇小說對疏離的刻畫(J).名作欣賞.2020:135-138

猜你喜歡
卡佛雷蒙德荒誕
最后的斷片
蜂鳥
雷蒙德·卡佛的短篇小說
一篇充滿荒誕色彩的小說
論《等待戈多》表達上的非邏輯化形式
聚焦城鎮人生的荒誕與神圣
最后的斷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