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時代廣播電視技術的轉型發展

2020-07-06 03:39王大杰王昌峰宋寶奎
中國新通信 2020年3期
關鍵詞:廣播電視技術轉型大數據

王大杰 王昌峰 宋寶奎

摘要:大數據時代,帶來了諸多的發展機遇,也使得媒體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越來越多的新媒體以其傳播速度快、信息質量優、涉及范圍廣而受到廣大公眾的青睞,傳統媒體因其競爭力弱收視率不斷下滑。廣播電視技術當前也遇到了瓶頸,要想跟上網絡的潮流,不做時代的炮灰,就得勇于踏出腳步敢于創新,本文旨在陳述大數據對廣播電視節目造成的影響,以及廣播電視節目如何進行創新創造才能長久發展。

關鍵詞:大數據;廣播電視技術;轉型

引言

互聯網的出現,媒體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傳播范圍、受眾群體、時效程度較以前大幅拓寬,人們通過微博、騰訊、央視等媒體平臺就能夠輕易獲取社會信息,高效便捷。但傳統媒體卻面對著巨大挑戰,其傳播途徑窄,又同時與新媒體競爭優秀的的新聞內容和技術人才,在互聯網的潮流下表現的很是吃力。傳統廣播電視節目雖是收聽方便、時效強,但仍舊擺脫不了形式單一、時間固定的弊端。廣播電視技術不斷創新是其在互聯網中生存下來的必然選擇,也是其在媒體激烈競爭中站穩腳跟的堅強支柱。

一、大數據對廣播電視節目的沖擊

(一)受眾群體減少、競爭力弱

互聯網時代,諸多新媒體涌現。它們以高清的畫質、獨特的色彩、高難度的鏡頭給觀眾帶來了極大地視覺盛宴,觀眾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節目,可以隨時隨地多渠道地獲取社會新聞,而傳統電視節目依舊播放形式單一、時間固定,在大數據面前與其他新媒體相比,若不創新技術,競爭力弱便會稍顯遜色,流失許多顧客群體。

(二)技術革新步伐緊迫

有競爭就會有機遇。大數據一下子將傳統廣播電視節目卷入網絡浪潮中,倘若故步自封、原地踏步,終將做時代的炮灰。網絡使得廣播電視節目擁有了更先進的拍攝技術和高超精湛的技術人員,技術革新是必然選擇。

二、廣播電視技術的轉型與發展

(一)傳統廣播電視節目與互聯網相結合

以往的廣播電視節目總是受到時間段的限制,人們不能夠自主的選擇喜歡的廣播節目。當今可以將廣播電視節目與互聯網相結合,打造“互聯網+廣播”的新興媒體模式,互聯網的加入可以擴寬信息的傳播和接受范圍,讓受眾群體可以主動選擇自己的心儀節目。同時利用互聯網系統跟蹤受眾主體的喜歡,對其偏好進行標注,主動推薦相同類型的節目,考慮到客戶隱私該功能應當允許受眾群體自主選擇。引入智能系統在碎片化的時間做廣播電視節目的預告,給聽眾預先留出選擇的時間。比如,“無線蘇州”這一新型應用的出現,巧妙地運用了受眾群體對移動手機的依賴這一特色,及時高效地播放社會信息,關注聽眾需求。同時可以對廣播電視節目做分類處理,諸如財經類、新聞類、法律類等方便受眾群體查找。

(二)巧妙運用數字化技術

互聯網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順應時代潮流是我們的必然選擇。巧妙地運用數字化技術,不斷突破傳統廣播電視的枷鎖,運用新的媒體理念和媒體技術,實現廣播電視的跨越發展。廣播電視節目的最終完成要經過多道程序,無論是初期錄制、剪輯、后期制作到最終剪輯,其中的聲音、色彩、動畫、特效都需要數字化技術來實現。數字化技術可以對聲音、圖像等素材做優化處理,同時可以修復受損畫面,提高節目的觀賞度和競爭力,還會給受眾群體好的觀看體驗,心曠神怡。運用數字化技術實現對廣播電視的實時監控,優化故障診斷功能,大幅提升電視廣播的工作效率。如湖南電視臺最新推出的朋友請聽好巧妙的運用數字化技術,不僅實現了和觀眾的互動,而且在節目之余傳達出來的人文情懷和生活氣息讓人感覺溫暖。

(三)打造精品節目、精準定位受眾群體

優秀的電視節目永遠是回饋給觀眾最好的禮物。廣播電視節目在轉型的過程中應當堅守內容至上的初心,樹立打造精品電視節目的理念,結合受眾群體的需求和互聯網的優勢特征,開發具有自己鮮明特色的電視節目,收獲一批穩定的受眾群體,從而成為有公信力和影響力的媒體。進而利用群眾基礎效應,拓寬節目傳播渠道,將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有效結合起來,線上線下同時發展,提高群眾觀看節目的便捷性。電視節目要有自己的品牌意識,清晰自己的定位,主動分析受眾群體的偏好,從受眾入手站穩腳跟,打造特色品牌節目。同時注意到人才是廣播電視節目創新的核心要素,要不斷吸納優質的媒體制作人才和技術人才,為廣電媒體建設不斷注入新鮮活力。運營也是當今廣電企業轉型的一大法寶,應當有尖銳的洞察力和對市場的精準把握,爭取做到全過程的精雕細琢。電視節目產品放出后要注重觀眾的感受,要想持續運營獲得用戶認可,還應當聽取受眾的反饋做出改進。

(四)積極尋求與其他媒體的交流合作

融媒體時代,合作仍舊是主流。電視廣播節目應當不斷探索新的發展道路,借助新媒體捆綁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商業價值。多元媒體進行跨界融合、多角度進行分析,利用互聯網端、移動端、電腦終端等多渠道平臺,打造一個集查詢、娛樂、廣告等多元一體的新媒體平臺。比如江浙一帶等廣電企業積極參與當地智慧城市建設,從醫療、衛生、文化等服務平臺尋找突破點,努力打造政府信息發布、教育信息發布、醫療信息發布等綜合媒體平臺,便民利民,為建設智慧城市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未來,大數據、云計算以及其他的多元媒體平臺都將成為主要的技術形態,這些關鍵性技術可以將海量任務碎片化處理,信息的存儲和檢索功能也將大幅提高電視廣播節目轉型的效率。

結束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下,傳統媒體轉型是必然選擇,抓住融媒體和大數據這個大潮流,不斷引進優質的媒體人才和視頻制作者,構建創新型人才發展機制,為廣播電視技術的轉型打下堅實的基礎。要不斷根據互聯網市場的特點來創新技術,實現互聯網和廣播電視的完美銜接,牢固樹立受眾群體至上的理念和精神,靈活運用大數據和計算機,不斷提高公眾對廣播電視節目的滿意度和認同感,從而能夠順利跨入新的發展階段,為我國的媒體建設注入新鮮活力。

參考文獻:

[1]蔣增淑,蔣玉萍.大數據時代廣播電視技術改進策略思考[J].西部廣播電視,2019(01):185+187.

[2]吳永軍.大數據時代廣播電視媒體的轉型與發展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8(14):47-48.

[3]牛雪峰.大數據時代廣播電視技術轉型及發展措施分析[J].科技傳播,2017,9(15):46-47.

[4]劉晨陽.淺析媒介融合語境下廣播電視技術的轉型發展[J].科技傳播,2017,9(13):15+62.

猜你喜歡
廣播電視技術轉型大數據
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轉型升級
揭示數字化轉型的內在邏輯
賦能:教研轉型中教研員的應然追求
網絡數字化時代的廣播電視技術發展研究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設研究
新時期旅游轉型發展思考
廣播電視技術維護工作特征與方法探析
探討廣播電視技術維護技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