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綠色建筑設計方案評價

2020-07-06 03:39尤亮
中國新通信 2020年3期
關鍵詞:綠色建筑設計層次分析法

尤亮

摘要:伴隨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人們對環境保護以及可持續發展的重視程度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而在城市進程不斷加快,建筑能耗逐漸增大的社會環境中,每一年的建筑新建與改建項目都會消耗極大數量的能源,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自然環境惡化的速度。對此,如何有效的在建筑設計中融入可持續發展觀念,科學的做到環境保護與節地、節水、節能就成為了構建節約型社會亟待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層次分析法;綠色建筑設計;方案評價

伴隨近年來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加強,大眾對綠色建筑的認識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在現代建筑設計中,合理的采用綠色設計方案,積極吸納社會學科、自然學科等研究成果,促進綠色建筑理念的逐步完善對建設節約型社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層次分析法概述

層次分析法(AHP)也可以稱之為層級分析法,這一概念最早于20世紀下半葉由托馬斯·塞蒂提出,最早屬于運籌學中的概念[1]。運用層次分析法可以有效的將復雜的、多目標的局側以及一些判斷問題以一個整體的形式進行分析,進而結合決策中的總體目標與要求展開分析,然后形成多個要求、準則、目標,并通過與相關要素的結合進一步將其分解為多個指標層次,從而以此為基礎采用特定辦法將層次元素重要性權重加以明確、促進層次排序的完成,最終結合相關的排序從眾多目標中明確最佳的目標、從眾多方案中明確最佳的方案的過程。一般來說,層次分析法具備層次性、系統性以及綜合性的特點。因而合理的運用層次分析法能夠高效的結合系統內各元素質之間具備的關聯性,借助比較、分解、整合等方式展開元素分割,將各層次、各元素的影響程度進行量化。同時,在定性與定量的科學融合下,層次分析法還能使分析結果更加具體、清晰、明確。不僅如此,層次分析法也能從問題的出發,模擬人生的思維過程,使權重計算過程得以簡化,提升分析與決策的簡潔性與實用性。

二、構建綠色建筑設計方案評價體系的原則

首先,整體性原則。綠色建筑評價體系本身就是由不同評價指標組成的完整系統,所以在綠色建筑評價體系的構建中就需要綜合考慮前期策劃、中期建造、后期使用全過程體現出的價值與想要達到的效果,并對其是否能夠達到綠色建筑標準進行科學評價,建立切實有效的評價體系,客觀的做出判斷。其次,全方位原則。在綠色建筑的評價中分貝包含定量與定性兩大指標,其中定性指標主要凸顯綠色建筑評價體系的本質與特性;定量指標則主要指可以進行具體計算與統計分析的數據指標。因而為了更好的確保在構建綠色建筑評價體系的過程中能夠確保評價指標的準確性,就需要在構建中將定性與定量兩大指標進行綜合分析。最后,簡明適用原則。對綠色建筑的評價指標時多種多樣的,若要詳細分析每一個指標就會差生十分巨大的工作量,影響評價工作的高效開展,對此就需要有針對性的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指標,促進評價體系的簡潔性,從而降低工作量,提升評價結果的可比性,使評價結果具效力。

三、綠色建筑設計方案評價體系的構建與應用

(一)評價體系的構建

在構建綠色建筑設計方案評價體系的過程中,首先要對綠色建筑設計方案評價范圍進行科學的界定。在判斷綠色建筑物影響生態環境的評價體系中,對各因素的界定范圍對評價結果具有直接的影響,其中,負面效應占據的比例越大,評價結果中對環境的危害也就越大;比例越小,評價中的危害就越小。對此,就需要科學合理的對評價范圍進行界定,適當降低負面因素比例,恰當的設置評價邊界。目前,國內部針對綠色建筑評價體系的建立都有設置對應的邊界,比如美國的LEED、加拿大的GBTool等,但這些邊界界定中也存在一些未設定的開放區域,而這一部分不確定因素也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危害[2]。從當前各國的邊界設定來看,日本的GASBEE體系相對來說最為明確,為我國相關評價體系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參考思路。

其次,要科學的構建綠色建筑設計方案的評價指標。在相關評價指標的構建中需要結合國內外的相關研究成果并參照《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綠色建筑技術導則》中的相關要求進行科學合理的設置。比如在指標構建中需要明確節地與室外環境、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室內環境質量和運營管理等6類指標,并通過參考其他國家評價體系中存在的優缺點進行合理的優化[3]。

(二)評價體系應用

以某綠色建筑工程為例,在其勘察設計階段,首先結合國內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初步完成了相關方案的設計,并在最終被選中預留了4個方案,進而通過相關領域專家的邀請完成了對該設計方案中評價指標的打分(以10分為滿分)。通過相關的計算得出四個方案的專家評分依次為:7.7027;6.8225;7.7058;7.8051。

通過上述結果可以知道,綜合得分中方案四的得分最高為7.8051,也就是說在四個方案中這一方案與綠色建筑特點的設計最為接近。通過這一實際應用可以說明,運用層次分析法能夠更好的為綠色建筑設計方案提供優選途徑,彌補了單一專家主觀偏好的影響,能夠更加客觀的評選出最優的設計方案。

總結:綜上,在構建綠色建筑設計方案評價體系的過程中,有大量的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需要考慮,對此,在構建評價體系的過程中還需要以最新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為基礎,采用使用簡明的層次分析法對設計方案中各指標的權重進行計算,進而結合專家評分法,最終選定最優方案,確保真正推進綠色建筑、節能社會的科學發展。

參考文獻:

[1]鄭嬌, 胡國杰, 索樂都.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綠色建筑設計方案評價[J]. 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 021(001):34-36.

[2]周嚴, 楊川, 吳爽謙,等.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建筑群內環境指標體系研究[J]. 四川建筑, 2019(5):47-49.

[3]梁亮, 張立超, 徐超,等. 基于層次分析法進行地基處理方案的優選[J]. 工程建設與設計, 2006(9):106-108.

猜你喜歡
綠色建筑設計層次分析法
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思路的運用
綠色建筑設計的原則與目標討論
關于推動綠色建筑設計的思考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基于AHP—GRA的工程施工項目進度風險管理研究
基于模糊綜合評價模型對道路擁堵的研究
綠色建筑設計在高層民用建筑設計的有效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