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刺絡放血單獨應用及聯合膀胱經埋線法在跟痛癥的治療效果對比研究

2020-07-06 18:11李杰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20年6期
關鍵詞:膀胱經

李杰

【摘要】

目的:對比研究刺絡放血單獨應用及聯合膀胱經埋線法在跟痛癥的治療效果。方法:機選擇2018年1月-2018年12月至我院進行跟痛癥治療的患者100例進行臨床研究。使用隨機數字法將患者分為刺絡放血組和聯合治療組,各50例,所有患者均給予口服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物治療。刺絡放血組患者給予刺絡放血治療。聯合治療組患者給予刺絡放血聯合膀胱經埋線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評分和臨床療效。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前癥候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均有明顯降低,但聯合治療組低于刺絡放血組,聯合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00%,高于刺絡放血組80.00%,且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刺絡放血聯合膀胱經埋線法在跟痛癥的治療中療效更為顯著。

【關鍵詞】刺絡放血;膀胱經;埋線;跟痛癥

【中圖分類號】 R197.3 ? ? ? ?【文獻標識碼】B ? ?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6-097-01

多種原因導致的不同程度的足跟疼痛被稱為跟痛癥,在中老年人群中發病率較高,也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響,嚴重患者甚至難于行走。對于跟痛癥的治療近年來中醫外治療法得到了重視,并在臨床實踐中顯示出較好的療效[1]。刺絡放血療法和埋線法均為臨床常用的外治方法,為了觀察刺絡放血單獨應用及聯合膀胱經埋線法在跟痛癥中的治療效果,我院進行了本次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患者選擇

隨機選擇2018年1月-2018年12月至我院進行跟痛癥治療的患者100例進行臨床研究。其中男性患者66例,女性患者34例,年齡45-65歲,平均年齡(55.58±8.82)歲。病程4周-3年,平均病程(1.21±0.37)年。使用隨機數字法將患者分為刺絡放血組和聯合治療組,各50例,兩組患者基線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報請醫院倫理委員會研究并予以批準。

納入標準:(1)符合《中醫骨傷科辨病專方手冊》跟痛癥(跟骨骨質增生癥分型) 診斷標準。(2)年齡45 ~ 65歲。(3)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排除外傷性、痛風性等所致跟痛癥。(2)排除全身或局部影 響肌肉生理學情況: 如運動中樞疾患、肌無力等。(3)排除合并嚴重心腦血管、肝腎、精神 疾病和造血系統疾病者。(4)排除陳舊性跟骨骨折、跟骨腫瘤或結核以及類風濕性脊椎炎者。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口服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物治療??诜茁确宜崮z囊(山東云門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30252,0.1g×18s),0.1g,2次/日,共計20d。

刺絡放血組:患者給予刺絡放血治療。具體治療方案如下:雙側耳部取穴跟、腎、膀胱三棱針點刺擠出少許暗紅色液體。共計20日。

聯合治療組:患者給予刺絡放血聯合膀胱經埋線治療。刺絡放血同上組,然后,膀胱經遠端取膈俞、肝俞、腎俞、膀胱俞,委中、承山、飛揚,穴位無菌消毒,用9#一次性套管理線針,將0#膠原蛋白線注入所選穴位,然后用創可貼敷蓋針孔,20天后觀察療效。

1.2.2 分析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評分和臨床療效。

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015》中相關內容,將跟痛癥進行分級量化,根據患者疼痛、壓痛、功能障礙、失眠4個主要臨床癥狀,按照從輕到重4級評分0分、2分、4分、6分,分數越高,癥狀越嚴重。

臨床療效評價標準: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相關標準制定:痊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足跟功能恢復正常。顯效:疼痛明顯緩解,或者疼痛間歇時間顯著延長,不影響日常行走。好轉:疼痛緩解,疼痛發作時間縮短,但對日常行走仍有影響。無效:患者臨床癥狀未減輕,甚至加重??傆行?(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3 數據處理

用SPSS19.0統計學數據處理軟件處理研究中所有相關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并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 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癥候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癥候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均有明顯降低,但聯合治療組低于刺絡放血組,且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1。

? 2.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聯合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00%,高于刺絡放血組80.00%,且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2。

3 討論

跟痛癥是一種以行走時足跟疼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西醫認為是由于解剖原因所導致,但中醫理論將其歸于“痹證”、“腎病”的范疇,認為是由于患者身體虛弱,氣血無法濡養筋骨,而足跟部外感風寒濕邪所導致的疾病[2],病機屬于本虛標實,患者的疼痛是由于外感邪氣經絡堵塞不同所導致,而由于本體虛弱使氣血無法通暢,進而加重了疼痛。因此治療以通絡行氣為主。

刺絡放血是傳統的中醫外治療法,本次研究選擇的是耳部穴位,是以耳穴療法為理論基礎,通過對耳部穴位的刺激達到調整臟腑功能的作用,達到行氣活血的目的[3]。埋線療法是對傳統針刺療法進行的改進,使用可吸收的羊腸線在穴位處埋線,從而達到對穴位持續刺激的目的。埋線療法避免了傳統針刺需要每日行針,患者無法接受的問題,同時因為腎與膀胱相表里,因此選擇膀胱經的穴位,達到刺激腎經的目的。從本次研究來看,聯合治療組患者治療后中醫癥候評分明顯低于刺絡放血組,同時臨床有效率高于刺絡放血組,說明兩種外治方法的聯合使用能夠進一步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這與兩種療法同時應用更好的起到了行氣通絡的作用密切相關。

綜上所述,刺絡放血聯合膀胱經埋線法在跟痛癥的治療中療效更為顯著,應于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正義,張建中,俞光榮.足踩外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542

[2] 馮康虎,方鵬飛,張文賢,宋淵.跟痛癥的中西醫結合治療進展[J].衛生職業教育.2014, 01:153-155.

[3] 馬顯志,陳兆軍.跟痛癥治療進展[J].中國骨與關節外科.2012, 04:373-376.

猜你喜歡
膀胱經
養好背助長壽
腰背疼痛,多按按委中穴!
想長壽,養好背
背部刮痧治療皮膚瘙癢驗案一則
下午動一動,疏通膀胱經
調任通督針法聯合膀胱經拔罐治療圍絕經期失眠癥的臨床觀察
最方便的健身
補腎,蜷成團滾一滾
“撞背”能養生?未必
點按承山防治小腿抽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