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患溝通技巧在呼吸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分析

2020-07-06 00:17王燕
特別健康·下半月 2020年6期
關鍵詞:呼吸科護患溝通臨床護理

王燕

【摘要】

目的:探究護患溝通技巧在呼吸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方法:研究時間:2018年1月~2018年12。研究對象80例呼吸科患者,按就診先后順序分為行常規護理的對照組(n=40)和在此基礎上行護患溝通技巧的實驗組(n=40),對比護理情況及滿意度。結果:實驗組護理質量及護理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有效的護患溝通技巧能明顯改善護患關系,提高臨床護理質量及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護患溝通;呼吸科;臨床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6-213-01

近年來,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護理專業知識及操作技能也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目前臨床上,護理人員與患者及其家屬接觸密切,很容易由于各種問題而引發一系列的糾紛,這可能是護理人員與患者溝通不充分導致的,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醫院的護理服務及聲譽[1]。因此,為了促進護患關系的和諧發展,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有必要加強護理人員溝通技巧的學習,從而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本次研究對我院收治的80例分別行常規護理和在此基礎上行護患溝通技巧干預的呼吸科患者進行對比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80例呼吸科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21~69歲,均數(53.25±10.20)歲;實驗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22~72歲,均數(55.10±9.90)歲。所有患者中患哮喘者30例,咳嗽者25例,胸悶及胸痛者18例,高熱患者7例。排除合并其他慢性器質性疾病者;(2)認知功能障礙及精神異常者。兩組患者資料具有較強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給予患者用藥指導、病房護理、健康宣教等基礎護理,出現意外情況給予緊急救治。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實施護患溝通技巧,具體如下:(1)針對性溝通:患者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根據患者性格不同制定溝通方案,可從患者日常護理及日常生活入手,與患者保持良好關系。需要注意的是,護理人員在與患者溝通中要選擇合適的氛圍,以提高溝通效果[2]。溝通包括語言溝通與非語言溝通,語言溝通這種方式最直接、最有效,護理人員在與患者溝通時要保持和藹可親的態度,語氣平和,語速要慢,盡可能的讓患者切身感受到護理人員對其的關愛與關心。需要注意的是,在溝通中盡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患者交流,減少專業術語的使用,從而讓患者更加容易理解病情,提高治療依從性。非語言溝通:非語言溝通主要通過肢體、表情、眼神等進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其具有較強的表現力和吸引力,相比語言交流其感染力更強。

1.3 觀察指標

對比護理質量(護理質量由差錯發生率醫護投訴發生率兩方面評估)

對比兩組滿意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中進行數據分析處理,設定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質量對比

實驗組由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 滿意度對比

實驗組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我國大氣污染不斷加重以及吸煙等不良生活習慣導致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同時,人們對疾病的認知不斷加強,自我保護意識隨之提高,因此對醫療、護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進而護患糾紛的發生率也相對提高,導致原本的醫學模式逐漸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模式,故以往的護理模式已不能滿足社會大眾的需要,需作出針對性改變。相關研究表示,護理人員與患者溝通不佳,會明顯增加護理差錯率與護理投訴率,為此有必要加強護患關系的和諧發展,使患者充分信任護理人員,讓其積極主動的接受護理治療,從而達到提高護理質量與治療效果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韓金金. 護患溝通技巧在呼吸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當代臨床醫刊, 2018, v.31(04):45+56.

[2] 張清. 護患溝通技巧在呼吸科護理工作中的有效應用分析[J]. 飲食保健, 2018, 5(21).

猜你喜歡
呼吸科護患溝通臨床護理
舒適護理服務模式在呼吸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護患溝通運用于高血壓護理的評價
PDCA循環管理理論在呼吸科臨床護理教學中的運用
臨床護理路徑在支氣管哮喘患者急性發作的應用效果觀察
機械通氣患者撤離呼吸機的護理
呼吸科重癥加強治療病房院內肺部真菌感染33例臨床分析
關于對護患溝通的幾點體會分析
呼吸科實習護士帶教的幾點做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