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區幼兒園生成性課程探尋

2020-07-07 09:31劉芳
學校教育研究 2020年13期
關鍵詞:轉變觀念實踐探索幼兒園

劉芳

摘要:生成課程是在師生互動過程中,通過教育者對兒童的需要和感興趣的事物的價值判斷,不斷調整活動,以促進兒童更加有效學習的課程發展過程。在新形勢下,我們山區幼兒園需要積極生成適合山區幼兒教育特點與規律的課程,在挖掘和利用身邊的山區資源的基礎上,充分探究生成課程與五大領域之間的內在聯系,發揮五大領域課程的實施效果,使教師對各門學科產生新的認識。

關鍵詞:幼兒園; 生成課程; 轉變觀念; 實踐探索 ;?挖掘資源

生成課程(呼應課程)既不是教育者預先設計好的、在教育過程中不可改變的僵死的計劃,也不是兒童無目的、隨意的、自發的活動。它是在師生互動過程中,通過教育者對兒童的需要和感興趣的事物的價值判斷,不斷調整活動,以促進兒童更加有效學習的課程發展過程,是一個動態的師生共同建構對世界、對他人、對自己的態度和認識的過程。在新形勢下,我們山區幼兒園要挖掘和利用本土資源,充分發揮五大領域課程的實施效果,積極生成適合自己的課程。

那么幼兒園如何才能更好地開展生成性課程呢?

一、轉變教師觀念,以開放的態度生成課程與教學

因為生成的不確定性、不可預測性和動態性,與老師習慣于計劃好的教學思路和教學內容相比,打破了她們原有的教學習慣。教師只有轉變課程觀念,充分利用幼兒園、家庭、社區的教育資源,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因勢利導,才能啟迪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培養幼兒與他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提高生成課程的能力。這就對老師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這些要求包括:老師的目標意識、對幼兒的觀察了解的意識、師生間的互動等,老師要適時調整自己的角色地位,首先成為一個傾聽者,以關懷接納的態度與每一個幼兒交往,隨時傾聽他們的想法和感受,從中發現幼兒的興趣點并進行價值判斷,以便生成有價值的教育課程;其次,教師應該成為觀察者、支持者、參與者,用善于發現的眼光、心態促進生成課程的發展。

生成課程是利用幼兒的求知欲望,以教學過程中的突發性事件或者隨機性事件作為教學依據為起始點而生成的課程,其價值取向,是由教師、幼兒、家長及社區人員等方面價值觀的集中反映。生成活動原本就注重孩子的主體感受,注重經驗的積累,所以,生成活動的主題是孩子們在一定的環境中,自主探索事物的本質,尋求問題的答案的,同時需要老師的支持與有效指導,從而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使幼兒敢于“生成”。在生成課程中,所有日常生活中的經驗都是幼兒潛在的課程內容,是兒童最基本的課程,這需要教師具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去“生成”。

二、積極實踐探索,全面提升教師生成課程的能力

隨著教改的不斷深入,幼兒園的課程由原來的全部“預設”到“留有部分空間給老師和幼兒”,這就要求老師運用教育智慧關注生活的點點滴滴,關注幼兒的興趣、產生的問題和困惑,支持、幫助引導他們去探究,和他們一起探索。根據幼兒的興趣和在生活中突然發生的、有教育意義的事件來調整教學計劃,對其預設課程進行補充和擴展。才能在師生互動的過程,達到教學相長,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在實踐與探索中做好前期“功課”,通過積極探索,充分利用幼兒園、家庭、社區的教育資源,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因勢利導,才能啟迪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培養幼兒與他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達到“生成”的目的。

在生成課程的研究中,教師對教育過程的反思,對教育問題的分析與解剖還包括對教育策略的選擇,這個過程會促使教師對自己的教育過程進行仔細的梳理。與同伴之間進行分析討論,對自己的工作進行總結,都能讓教師之間相互取長補短,去糟粕留精華。在以往的幼兒園教程中,教師扮演著課程實施者這樣的角色,隨著生成課程的深入探究,教師在課堂發展中的角色也發生變化,由原來的實施者變成研究者。教師從中積極地發現問題,并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過程,促進創新意識及能力提高。在探究的過程中,我們不僅體現了課程設計方面而且更表現為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協商和決策活動,因此教師生成性課程研究能夠引發教師進一步的學習與思考,提高教師素養與能力。

三、挖掘山區資源,生成幼兒有效學習的趣味課程

孩子們生活在這個小縣城里,有他們感興趣的熟知的世界,在引導和教育時,我們更要充分尊重幼兒身心特點和成長需要。進行生成課程教學的研究,既能深入反映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幼兒在家庭和社會中所受的環境影響,也凝聚了教師對幼兒的充分了解和研究的結果。我們身邊就有風景名勝、故事傳說、名人軼事、風俗人情、優良傳統……都為我們生成課程的探索與實施提供了太多的資源,通過充分挖掘生成活動的成效,讓生成課程研究與實施更切合實際,更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更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生成有益課程,更好地培養幼兒的實踐能力、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發揮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促進幼兒在情感、認知、能力、道德等方面全面、和諧發展,達到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的目的。同時,也更能使家庭、社區、幼兒園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進幼兒發展。

不是所有見到的都能夠被生成性課程充分的利用。生成課程需要在《幼兒園工作規程》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的指導下進行,生成課程的研究也需以游戲為主要形式,寓教于各項活動之中。

幼兒園生成性課程的實施中,老師的判斷能力對幼兒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教師應該不斷的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以及能力,更好地為促進幼兒生成性課程的教學。正如布盧姆所說“人們無法預料到教學所產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圍?!?我們要轉變教師觀念,以開放的態度來對待生成課程與教學,提升教師素養,提高教師生成課程的能力,以幼兒生活為基礎,隨時傾聽幼兒的想法和感受,從中發現他們的興趣點并進行價值判斷,全面挖掘幼兒園生成課程的資源。通過對孩子們已有知識、生活經驗、生活環境的了解,把握孩子最迫切的學習需要,同時,在預設過程中盡可能進行多種考慮,才能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做到游刃有余,才能敏銳地捕捉生成的契機,冷靜地分析其教育的價值和意義,最終達到生成課程的目的。

猜你喜歡
轉變觀念實踐探索幼兒園
愛“上”幼兒園
我國社會救助制度創新研究
政治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主體參與的實踐探索
新形勢下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實踐探索
淺談新時期煤礦員工教育培訓的實踐探索
《機電傳動控制》課程實驗教學改革探討
想念幼兒園
幼兒園私家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