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源價值與資源配置的選擇:企業家成長路徑

2020-07-08 09:37江東林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0年5期
關鍵詞:技術型資源配置企業家

■ 江東林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1188)

一、理論綜述

由于部分發達國家自身發展過程中,經濟結構性失衡導致的國內一系列社會、經濟困境,加之新興高速國際化的國家擠占國際空間多重影響下,其當局采取了積極的防御策略,使得單邊主義與貿易保護主義行為與多邊主義國家摩擦不斷。新形勢下,企業家如何權衡利弊,把握機會、規避風險顯得尤為重要。對于新形勢下行業與企業應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業應對外部環境上,王震等(2018)結合煤炭行業的進出口、企業經營管理、供需關系、生產安全與質量等角度進行分析。劉語臻(2018)結合金融行業給出了資產配置方面的建議。但尚未發現從企業發展角度進行研究,這為本文從企業發展要素——企業家成長研究帶來了契機。

如何評價企業家成長,由于該領域涉及社會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心理學等諸多學科,尚無被廣泛認可的評價方法。對于企業家成長的理解,目前的研究主要為:Woodward(1988)較早對社會圈、社會資源配置等因素對企業家從創業起始到發展過程中的影響。他認為社會資源配置對企業家在創業過程中起到正向促進作用,但并未對企業家創業類型進行分類。隨后國外學者從經濟學等角度陸續從資源配置角度作了學習與知識整合對企業家成長的影響類研究。Bygrave(2000)則從企業家社會活動對商業價值挖掘、新利潤增長等對其商業決策的影響,進而研究企業家成長過程與企業家活動質量之間的關系。國內吳志霞(2005)從產業經濟角度,將企業家社會活動與資本、產業集群間影響作了闡述與分析,認為企業家社會活動越豐富對于其成長與資本積累、產業發展等方面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高波(2008)將企業家所處不同創業階段的社會圈子規模、質量作為企業家成長的重要研究方向,認為企業家圈子的大小影響其成長過程。劉新民等(2015)將企業家群體效應,從區域優勢、理念與資本優勢等角度,對資源配置等進行效用研究。以上均缺少從全生命周期視角關注企業家成長的研究。目前更多研究傾向于對企業家精神、企業家才能、企業家活動等方面,對于企業家成長的關注度不夠。部分研究者也只是對其所處環境如政策、地緣、文化等方面,甚少提及其他,缺少對資源價值合理衡量、資源配置優化程度對不同類型的企業家成長起到何種作用方面的研究。

而企業發展離不開企業家的成長,企業家在成長不同階段對資源的傾向性認知差異明顯。探討促進企業家成長的有利支持,規避妨礙企業家成長的不利因素,有著較為現實的意義。

二、研究假設與設計

隨著“互聯網+”各類技術的迭代,科技、研發先行效應,技術封閉必然使技術型人才更具創業優勢。而掌握資本等資源的創投人員由于其較為先進和更趨商業的運營能力,也是企業家群體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企業家類型目前尚無普遍認可的分類,所以本文基于前期基礎調研與走訪,參考部分學者的意見,將企業家分為技術型與非技術型兩類。由此發現包括技術研發在內的商業內容創新,是技術型企業的天然優勢,而商業模式創新則是非技術型企業關注的重點。

(一)企業家商業內容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

現實商業背景下,不同的企業家類型在一定前提和觸發性契機下,會有相互轉化的可能性。技術型企業家初期重視商業內容的創新,其技術迭代速度較快,隨著其產能規模、市場與資源的變化,該企業家會逐步意識到商業模式對于組織效率提高的重要性,也會逐步探索研究商業模式創新來適應企業高速發展。非技術型企業家初期由于資本的逐利本質,需要一個較為完善的商業模式以支撐企業資源的動態配置,其較為重視商業模式創新帶來的績效增長,隨著行業技術革新帶來的潛在市場利潤,該企業家也會通過收購、兼并、招納等方式獲得商業內容創新的能力。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1:技術研發型企業家與資源價值正相關,與資源配置負相關。

H2:非技術研發型企業家與資源配置正相關,與資源價值負相關。

(二)企業家與控制變量

技術研發型企業家對技術的認知會更加重視比較其技術資源的商業價值評估,對技術所處的階段有相對明確的衡量,為更新技術重視與投資人之間的關系保持,能迅速捕捉新技術對市場的適應性,從而能有效判斷外部帶來的機會與威脅。非技術研發型企業家對商業運營的認知要高于其對技術發展的判斷,其能判斷企業所處的階段,企業內部的優勢與劣勢,為更好地獲得市場與發展環境,該企業家更重視與政府、媒體的關系。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3:技術研發型企業家與技術類認知正相關,與非技術類認知負相關。

H4:非技術研發型企業家與非技術類認知正相關,與技術類認知負相關。

(三)資源價值與資源配置及控制變量

本文源引的資源主要是經濟資源,系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投入與產出。衡量資源價值包括投入與產出價值,投入涵蓋原材料、加工資源等。資源配置主要包括原材料的選擇、人力資源配置、資源結構等。資源的獲取難度、資源結構都將影響企業家的決策。但由于企業家對技術研發認知的差異,對資源價值及配置的敏感度則不相同,技術研發型企業家由于對技術的熟悉,對實現技術所需的資源有著較敏感的反應。他們往往關注主要原材料的價格動向,關注實現技術所需資源的獲得難度等。相對應的,非技術研發型企業家則對實現市場占有的過程中,資源的有效配置更為關心。因此本文提出一下假設:

圖1 企業家成長選擇路徑概念圖

H5:企業家對技術的認知與資源價值成正相關,與資源配置成負相關。

H6:企業家對非技術的認知與資源配置成正相關,與資源價值成負相關。

綜上所述,不同類型的企業家在資源價值與資源配置間有著較為明顯的差異。本研究基于調研資料及上述理論,構建了企業家成長選擇路徑概念圖(如圖1所示)擬通過實證分析對上述內容進行檢驗,從而幫助不同類型企業家選擇出合適的成長路徑,為政府等企業扶持提供契合企業家成長實際的政策與措施。

(四)數據來源與變量

本文采用課題組調研數據,隨機對創業初期、發展期、衰退期不同行業有效反饋的657家企業進行問卷調查。涉及長三角、珠三角具備企業征信營業中的化工、重工業、電子、材料、餐飲、紡織、醫藥外貿等行業,考慮到中國企業結構與企業家影響效應,調查問卷中民營企業占比86.3%,同時確保同一行業企業占比不超過20%。

變量測度運用七分量表,考慮到企業家出于商業秘密等因素,在問卷填制過程中,出現主觀誤差,我們在設計問卷時將與政府的關系觀測變量細化成能夠適應政策的能力、能夠獲取政府支持的資金、能夠承接政府的項目等。在測量企業家采用了5大項17小項測度,測量控制變量與資源價值和配置關系,采用4大項14個小項測度。通過SPSS16.0軟件對主成分通過正交旋轉max做了因子分析。測度群組數據是否有效,得出KMO值=0.933,significance level=0.000,克朗巴哈系數為0.823,說明各表具備良好的信度。

運用AMOS24.0對已構建的模型數據采取factor analysis來判斷模型效度,發現觀測變量因子載荷均介于0.700與1之間。變量充分收斂。

三、分析與結論

基于AMOS24.0軟件分析,發現概念模型的 NFI=0.945、CFI=0.933、GFI=0.966,三項指標證明了概念模型與調研數據間擬合度水平高于標準。其中,資源配置對技術研發型企業家影響相應為1.189,顯著性水平檢測未通過??紤]其由于資源價值估值的不對稱,使得技術研發型企業家在成長的過程中更關注直接獲得資源價值,對于估值偏低的資源選擇性放棄等各類因素導致該項數據未通過檢驗。

從各項數據分析可以得出:技術研發型企業家在成長過程中與資源價值評估獲取之間存在正相關,非技術研發型企業家在成長過程中與資源配置的有效性之間存在正相關。同時,非技術研發型企業家與資源價值評估與獲取之間存在負相關,未能證明技術研發型企業家在成長過程中與資源配置有效性之間相關性。說明技術研發型企業家成長過程中應更多地幫助其獲得資源價值,鼓勵其技術價值的更好評估,科研成果更快更佳轉化,并獲得商業價值體現的市場。對于資源配置優化,根據其所在企業發展階段,中后期予以一定的幫助則更有效。非技術研發型企業家,則需要更多的管理類知識與經驗,優化其手頭資源配置結構,厘清資源間的關系。

從企業家成長周期看,初創企業其發展路徑依賴企業家類型特征,技術研發型企業家充分考慮原材料對實現其技術內涵的意義與原材料成本間的平衡。非技術研發型企業家關注資本、人力資源、技術資源等之間的勾稽關系與最優配置,以實現其商業回報的意圖。

成長期企業,技術研發型企業家繼續關注原材料對實現其技術內涵的意義與原材料成本間的平衡。同時,對迭代產品或服務商業價值有了更為充分的預估,對外部商業價值體現的機會有著更敏感的把握。非技術研發型企業家除了調整資本、人力資源、技術資源等之間的關系以適應企業新環境,還更加關注與政府間的關系。

發展期企業,技術研發型企業家開始考慮商業價值實現路徑,開始考慮資源評估模式,積累了充足的產品與服務經驗,根據市場節奏,加速技術迭代。非技術研發型企業家開始調整資本結構、人力資源配置、技術研發能力培養等多因素協調,為規?;鰷蕚?。

規模期企業,技術研發型企業家開始考量實現商業價值的代價,開源節流并舉,替代原材料名錄增多,供應商議價能力增強,成本控制意識與能力增強,可能對資源配置有一定的需求。非技術研發型企業家精細化運作政府關系、公共關系尤其媒體關系,考慮社會化因素,資源配置最大化取代最優化,追求規模效應。

四、啟示

(一)對企業家成長環境的啟示。從宏觀角度看,政策支持、經濟發展態勢,尤其行業經濟規模態勢,產品與服務社會化程度,技術迭代速度與質量;從微觀的個人成長環境、競爭環境、信息通道效率等都需要區別不同類型企業家。政府在頂層設計時,可充分考量不同企業特質與企業家特質之間的關系,不同生命階段所需要的差異化的政策扶持。行業專門機構在行業活動過程中,區別不同類型的企業家,促成其跨類型發展,以提高企業家成長關注度、速度等。

(二)對企業家成長教育的啟示。教育領域對不同類型企業家成長過程中所需的知識結構應有一定的針對性,開展高端教育服務。技術研發型企業家在技術研發學術型深造需求背景下,科研機構可彌補企業研發過程中知識、工具的不足,提高企業家自身核心能力的培養。同時,投資學、管理學、心理學、社會學等交叉學科對非技術研發型企業家的針對性教育,將有助于其科學有效地提高資源配置能力。

(三)對企業家成長導向與路徑選擇的啟示。技術型企業家更偏好資源價值,對其成長應更側重技術發展、原材料價值、資源價值評估與風險預判,進而培養商業內容創新能力;非技術型企業家更偏好資源配置,對其成長側重政企關系管理、政策匹配、資源控制權限等方面的支持,進而培養商業模式創新能力。

(四)對企業家活動的啟示?!拔镆灶惥?,人以群分?!辈煌愋推髽I家聚集交流,可以增強集群效應。對于技術研發的深化迭代,更多技術研發型企業家在創業初期更為關注。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壯大,該類型企業家開始關注社會關系,把握商業價值的體現途徑,原材料變化對于產品的影響等。非技術研發型企業家,由于其本身的社交優勢,對資方的關系的維系、組織間關系的強化,社會活動頻繁度較高。對媒體的關注、慈善事業等公共事業的關心更多。

猜你喜歡
技術型資源配置企業家
人力資源配置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遼寧省冰雪場地設施資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打造遼西技術型標桿案例 錦州城南新區7.2.4全景聲影院
對話“疫線”企業家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
閩籍女企業家共話“轉折” :善良、堅持、靈動
如何發揮企業家精神推動經濟增長
獨立學院在城鄉規劃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中的創新分析
大型國有企業技術型員工激勵制度的建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