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腦卒中后偏癱患者進行姿勢控制訓練指導對其足底壓力、平衡能力和步行能力的影響

2020-07-09 03:54胡榮亮容健成方健斌楊忠虎李明高
當代醫藥論叢 2020年9期
關鍵詞:偏癱步行橢圓

胡榮亮,容健成,方健斌,楊忠虎,李明高

(江門市中心醫院康復醫學科,廣東 江門 529000)

腦卒中具有發病率、致殘率、致死率均較高的特點。偏癱是腦卒中患者常見的一種并發癥。有研究指出,對腦卒中后偏癱患者進行姿勢控制訓練指導可顯著改善其足底壓力負荷的分配,促進其平衡能力和步行能力的恢復[1-3]。本文對江門市中心醫院康復醫學科收治的68 例腦卒中后偏癱患者進行研究,旨在探討對腦卒中后偏癱患者進行姿勢控制訓練指導對其足底壓力、平衡能力和步行能力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抽選江門市中心醫院康復醫學科2018 年8 月至2019年5 月期間收治的68 例腦卒中后偏癱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34 例/ 組)。對照組患者中有男20 例,女14 例;其年齡為40 ~75 歲,平均年齡(65.14±24.48)歲;其病程為20 ~50 個月,平均病程(45.26±27.48)個月;其中有腦出血患者7 例,腦梗死患者27 例。研究組患者中有男21 例,女13 例;其年齡為40 ~75 歲,平均年齡(65.42±26.71)歲;其病程為20 ~50 個月,平均病程(42.15±26.48)個月;其中有腦出血患者6 例,腦梗死患者28 例。兩組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相比,P >0.05。

1.2 方法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的藥物治療和物理治療。在此基礎上,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的康復訓練指導。方法是:循序漸進地指導患者進行下肢運動訓練、坐位- 站立位轉換訓練和平衡訓練,40 min/ 次,5 次/ 周,共訓練3 周[4]。在此基礎上,對研究組患者進行姿勢控制訓練指導。方法是:1)指導患者取站立位或坐位,對其骨盆部位進行固定。在其患側下肢前方放置一個治療球,并要求其根據指令將治療球踢向預定的方向。每周訓練5 次,共訓練3 周。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增減訓練量和訓練的難度,以取得最佳的訓練效果[5-6]。2)指導患者進行仰臥起坐訓練、橋式訓練、體側屈訓練、翻身訓練等臥位核心肌群訓練,5 次/周,共訓練3 周。3)指導患者進行步行訓練和負重步行訓練,5 次/周,共訓練3 周。

1.3 觀察指標

1)采用Novel Zebris 壓力測試平板對兩組患者的各項足底壓力指標及平衡能力指標進行測定。2)采用腦卒中姿勢控制量表(Postural Assessmen Scale for Stroke Patients, PASS) 對兩組患者的平衡能力進行評價。3)采用6 min 步行測試和起立- 行走計時測試(TUGT)對兩組患者的步行能力進行評價。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 軟件分析處理本研究中的數據,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采用t 檢驗、χ2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足底壓力指標

治療后,研究組患者健足前半足的壓力峰值、健足后半足的壓力峰值、患足前半足的壓力峰值、患足后半足的壓力峰值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 <0.05;研究組患者健足前半足的平均壓力、健足后半足的平均壓力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其患足前半足的平均壓力、患足后半足的平均壓力均高于對照組患者,P <0.05。詳見表1。

2.2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平衡能力指標

治療后,研究組患者足底壓力中心偏移橢圓的面積、足底壓力中心偏移橢圓的軌跡長度、足底壓力中心偏移橢圓軌跡長度與面積的比值、PASS 評分分別為(169.48±34.52)mm2、(160.34±65.58)mm、(0.9±0.2)、(33.92±2.64)分,對照組患者足底壓力中心偏移橢圓的面積、足底壓力中心偏移橢圓的軌跡長度、足底壓力中心偏移橢圓軌跡長度與面積的比值、PASS 評分分別為(194.59±42.14)mm2、(241.23±71.08)mm、(1.3±0.2)、(31.20±2.73)分;研究組患者足底壓力中心偏移橢圓的面積、足底壓力中心偏移橢圓軌跡長度與面積的比值均小于對照組患者,其足底壓力中心偏移橢圓的軌跡長度短于對照組患者,其PASS 評分高于對照組患者,P <0.05。詳見表2。

表1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足底壓力指標(±s )

表1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足底壓力指標(±s )

組別例數健足壓力峰值(N)健足平均壓力(%)患足壓力峰值(N)患足平均壓力(%)前半足后半足前半足后半足前半足后半足前半足后半足研究組34158.42±56.47 257.14±85.69 54.18±14.5167.43±17.5085.64±37.40159.81±59.47 49.74±16.5853.69±12.47對照組34218.12±73.20 311.41±97.48 73.26±18.4088.94±20.13133.26±66.84 196.23±74.59 37.42±20.3844.58±15.19 t 值3.7652.4384.7474.7023.6252.2262.7342.702 P 值0.0000.0170.0000.0000.0000.0290.0080.008

表2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平衡能力指標(±s )

表2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平衡能力指標(±s )

PASS 評分(分)研究組34169.48±34.52160.34±65.580.9±0.233.92±2.64對照組34194.59±42.14241.23±71.081.3±0.231.20±2.73 t 值2.6874.8778.2464.176 P 值0.0090.0000.0000.000組別例數足底壓力中心偏移橢圓的面積(mm2)足底壓力中心偏移橢圓的軌跡長度(mm)足底壓力中心偏移橢圓軌跡長度與面積的比值

2.3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步行能力指標

治療前,研究組患者進行TUGT 的用時、6 min 步行距離分別為(21.59±4.13)s、(219.36±90.35)m,對照組患者進行TUGT 的用時、6 min 步行距離分別為(21.03±4.29)s、(217.45±89.57)m;兩組患者進行TUGT 的用時、6 min 步行距離相比,P >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進行TUGT 的用時、6 min 步行距離分別為(14.85±2.71)s、(294.21±88.52)m,對照組患者進行TUGT 的用時、6 min 步行距離分別為(17.79±3.92)s、(239.28±92.30)m ;研究組患者進行TUGT 的用時短于對照組患者,其6 min 步行距離長于對照組患者,P <0.05。詳見表3。

表3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步行能力指標(±s )

表3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步行能力指標(±s )

組別例數 進行TUGT 的用時(s)6 min 步行距離(m)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研究組 3421.59±4.1314.85±2.71219.36±90.35 294.21±88.52對照組 3421.03±4.2917.79±3.92217.45±89.57 239.28±92.30 t 值0.5483.5970.0872.504 P 值0.5850.0000.9300.014

3 討論

腦卒中主要是由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導致腦組織發生缺血缺氧性壞死引起的。偏癱是腦卒中患者常見的一種并發癥。相關的研究表明,對腦卒中后偏癱患者進行姿勢控制訓練指導可有效地改善其患側肢體的控制能力,促進其平衡能力、步行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復[7]。為了進一步探討對腦卒中后偏癱患者進行姿勢控制訓練指導對其足底壓力、平衡能力和步行能力的影響,筆者對2018 年8月至2019 年5 月期間江門市中心醫院康復醫學科收治的68例腦卒中后偏癱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患者健足前半足的壓力峰值、健足后半足的壓力峰值、患足前半足的壓力峰值、患足后半足的壓力峰值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 <0.05;研究組患者健足前半足的平均壓力、健足后半足的平均壓力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其患足前半足的平均壓力、患足后半足的平均壓力均高于對照組患者,P <0.05。這表明,對腦卒中后偏癱患者進行姿勢控制訓練指導可有效地改善其足底壓力負荷的分配。治療后,研究組患者足底壓力中心偏移橢圓的面積、足底壓力中心偏移橢圓軌跡長度與面積的比值均小于對照組患者,其足底壓力中心偏移橢圓的軌跡長度短于對照組患者,其PASS評分高于對照組患者,P <0.05。這表明,對腦卒中后偏癱患者進行姿勢控制訓練指導可有效地改善其姿勢控制能力及平衡能力。治療后,研究組患者進行TUGT 的用時短于對照組患者,其6 min 步行距離長于對照組患者,P <0.05。這表明,對腦卒中后偏癱患者進行姿勢控制訓練指導可有效地促進其步行能力的恢復。

綜上所述,對腦卒中后偏癱患者進行姿勢控制訓練指導可有效地改善其足底壓力負荷的分配,促進其平衡能力和步行能力的恢復。

猜你喜歡
偏癱步行橢圓
魔方小區
膈肌訓練在腦卒中中促進偏癱康復恢復中的應用
痙攣型偏癱患兒注意力與運動功能的相關性
步行回家
例談橢圓的定義及其應用
探討腦卒中偏癱患者的早期康復護理效果
巧用點在橢圓內解題
漫畫
橢圓的三類切點弦的包絡
極限思想在橢圓問題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