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重癥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兒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探討

2020-07-09 03:55黃曉燕
當代醫藥論叢 2020年9期
關鍵詞:醫囑重癥病情

黃曉燕

(陽朔縣婦幼保健院,廣西 桂林 541900)

肺炎是兒童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疾病。重癥肺炎患兒除了存在呼吸道的癥狀外,還可出現心力衰竭、缺氧中毒性腦病或缺氧中毒性腸麻痹等并發癥。重癥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兒的病情發展迅速,其死亡率較高[1]。臨床研究表明,在對重癥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兒進行積極治療的同時,對其實施高質量的護理干預可提高其臨床療效,改善其預后[2]。本文將近年來某醫院收治的56 例重癥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對其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7 年1 月至2019 年6 月期間某醫院收治的56 例重癥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兒。其病情均符合重癥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診斷標準,且其家長均自愿讓其參與本次研究。其中,排除病歷資料缺失或中途退出本研究的患兒。將這些患兒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n=28)與對照組(n=28)。觀察組患兒的平均年齡為(2.03±0.31)歲,其平均體重為(13.66±1.53)kg;其中男女分別有15 例和13 例。對照組患兒的平均年齡為(2.01±0.34)歲,其平均體重為(14.03±1.42)kg;其中男女分別有16 例和12 例。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

1.2 方法

對兩組患兒均進行抗感染、止咳平喘、吸氧、鎮靜、利尿、強心及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治療。在此期間,對對照組患兒進行用藥護理、病情觀察、呼吸道護理及飲食護理等常規護理。對觀察組患兒進行綜合護理,方法是:1)在患兒入院后,快速為其留置靜脈留置針,遵醫囑為其應用強心劑、利尿劑等藥物。在用藥的過程中,嚴格控制藥液的滴速,并密切監測患兒的心率、血壓、尿量、呼吸頻率及末梢循環變的變化情況,一旦發現其出現異常情況需立即向醫生報告。嚴密觀察患兒意識和瞳孔的變化情況,提前準備好搶救物品和藥品,以便隨時對其進行搶救。2)將患兒的床頭抬高30°左右,對其進行低流量吸氧。定期為患兒吸痰,保持其呼吸道的通暢。對于年齡較大的患兒,可定期為其拍背,鼓勵其自主咳痰。每天遵醫囑對患兒進行2 次霧化吸入治療(常用的藥物有布地奈德、慶大霉素、異丙托溴銨等),以減輕其呼吸道的炎癥反應,保持其呼吸道的濕潤,促進其痰液的排出。3)遵醫囑為患兒應用鎮靜藥,避免其發生躁動或驚厥,減少其哭鬧等行為。在用藥后,嚴密觀察患兒的呼吸頻率、心率及是否發生呼吸抑制。定期為患兒測量體溫,了解其體溫的變化情況。對于體溫≤38.5℃的患兒,用冰帽、冰袋等對其進行物理降溫(或用溫水擦拭其身體)。對于體溫>38.5℃的患兒,在對其進行物理降溫的同時,遵醫囑為其應用退燒藥。4)對患兒家長進行健康宣教,告知其重癥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相關知識(包括發病原因、臨床表現、治療方法及相關的注意事項等),使其對患兒的病情有所了解。向其介紹治護工作中的配合要點,使其能夠積極地配合醫生和護士的工作。對患兒家長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通過鼓勵、安撫等手段使其保持穩定的情緒。5)為患兒創建良好的病房環境,保持室內的安靜、整潔。將患兒病房內的溫度保持在22℃左右,將濕度保持在60% 左右。每天定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的新鮮。告知患兒家長為患兒提供高維生素、高熱量、高蛋白、易消化及低鹽低脂的食物。對于年齡較大的患兒,可鼓勵其自主進食。對于病情嚴重、不能經口進食的患兒,應遵醫囑對其進行腸外營養支持[3]。

1.3 觀察指標

治護前后,比較兩組患兒的心率(HR)、呼吸頻率(RR)、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左室射血分數(LVEF)、左室短軸縮短率(LVFS)及E 峰與A 峰的比值(E/A)[4-5]。其中,E 峰是指左心室舒張早期的最大血流,A 峰是指二尖瓣心房收縮期的最大血流。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 19.0 軟件處理本研究中的數據,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 檢驗,P <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護前后兩組患兒的HR 及RR

治護前,兩組患兒的HR 及RR 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護后,兩組患兒的HR 和RR 均低于治護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治護后,觀察組患兒的HR 和RR 均低于對照組患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2。

2.2 治護前后兩組患兒的LVESD、LVEF、LVFS 及E/A

治護前,兩組患兒的LVESD、LVEF、LVFS 及E/A 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護后,兩組患兒的LVESD 均小于治護前,其LVEF、LVFS 和E/A 均高于治護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治護后,觀察組患兒的LVESD 小于對照組患兒,其LVEF、LVFS 和E/A 均高于對照組患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3。

表2 治護前后兩組患兒的HR 及RR(次/min,±s )

表2 治護前后兩組患兒的HR 及RR(次/min,±s )

注:*與同組治護前相比,P <0.05。

組別例數HRRR治護前治護后治護前治護后觀察組28180.63±18.08127.81±13.19*70.61±7.0841.54±4.51*對照組28178.93±18.07140.74±16.03*70.32±7.1150.73±5.43*P 值>0.05<0.05>0.05<0.05

表3 治護前后兩組患兒的LVESD、LVEF、LVFS 及E/A(±s )

表3 治護前后兩組患兒的LVESD、LVEF、LVFS 及E/A(±s )

注:*與同組治護前相比,P <0.05。

組別例數LVESD(mm)LVEF(%)LVFS(%)E/A治護前治護后治護前治護后治護前治護后治護前治護后觀察組2841.31±4.1928.97±2.87* 49.92±5.2065.81±6.73*26.92±2.8138.71±3.89*0.65±0.061.21±0.15*對照組2841.32±4.2134.92±3.72* 49.91±5.1857.79±5.81*27.31±3.9233.67±3.19*0.67±0.090.85±0.11*P 值>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3 討論

重癥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兒的臨床表現主要是呼吸和心率加快、煩躁不安、發紺、心音低鈍、肝臟增大、少尿或無尿、眼瞼或雙下肢水腫等。此類患兒的病情危重,需及時對其進行救治[6]。在對重癥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兒進行救治的同時,對其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至關重要。綜合護理是隨著現代護理學的發展而出現的一種護理模式。近年來,該護理模式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且成效顯著。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對重癥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兒進行綜合護理能顯著改善其HR、RR 及LVESD、LVEF 等心功能指標,緩解其病情。

猜你喜歡
醫囑重癥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與病情、預后的關系
優化急診護理在重癥顱腦損傷中的應用
全方位促醒護理在重癥腦出血術后昏迷患者中的應用觀察
上海此輪疫情為何重癥少
不戒煙糖友病情更難控制
低GI飲食模式或能顯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癥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達及與病情、預后的關系
醫院H IS 系統下電子醫囑的規范管理
遵循醫囑
面對“口頭醫囑”,護理人員須謹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