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發EGFR(19 del)和PIK3CA(Exon 2)共突變非小細胞肺癌1例報道并文獻復習

2020-07-09 13:06李向敏樊再雯張蘭蘭
腫瘤防治研究 2020年5期
關鍵詞:右肺靶向肺癌

李向敏,樊再雯,張蘭蘭

作者單位:1.075031 張家口,河北北方學院研究生學院臨床醫學系;2.100142 北京,空軍特色醫學中心腫瘤科

0 引言

PIK3CA是PI3Ks家族成員之一,作用于PI3KAKT-mTOR信號通路上,PIK3CA突變在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發生率為2%~5%,鱗癌較腺癌更多見且PIK3CA的突變多發生在Exon 9和Exon 20[1-2]。在非小細胞肺癌中,PIK3CA突變發生在Exon 2的既往報道較少。PIK3CA突變可激活PI3K-AKT-mTOR信號通路,促進腫瘤細胞的生長[3]。PIK3CA突變基因與其他單獨的致癌基因突變相比,可能具有較弱的獨立致癌性,多與其他致癌基因突變共同存在,最多見的共突變伴侶為EGFR,其中EGFR Exon 21 L858R較EGFR Exon 19 del更多見[4]。我們在臨床工作中發現了一例帶有EGFR p.E746-A750del(Ex19)合并PIK3CA p.K111N(Ex2)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罕見病例,總生存期為8月。

1 臨床資料

患者女,54歲,無吸煙史,既往史無特殊。2017年8月因咳嗽在空軍特色醫學中心行胸部CT檢查提示肺部占位性病變,進一步行PET-CT檢查考慮右肺中葉支氣管開口部位中央型肺癌伴全身多處轉移瘤(右肺門及縱隔淋巴結、右腎、雙側髂骨、胸3椎體)。2017年9月7日行支氣管鏡檢查,病理示:低分化腺癌,見圖1A。免疫組織化學:TTF-1(+)、NapsinA(+)、P40(-)、CK5/6(灶狀+)、NSE(-)、Ki-67(60%)、CK7(++)、CKpan(+),見圖1B~I)。ARMS法基因檢測:EGFR Exon 19缺失突變。于2017年9月14日和2017年10月5日行2周期貝伐珠單抗(400 mg,d1,Q21)+培美曲塞(0.8 g,d1,Q21)+順鉑(40 mg,d1~3,Q21)靜脈滴注,2周期化療療效評估胸腹盆腔CT顯示原有病灶穩定,右肺上葉、胸7椎體、雙腎及左側腎上腺新發轉移灶,療效評估:病情進展(progress disease,PD)。于2017年10月31日開始口服吉非替尼(250 mg,每日1次)聯合貝伐珠單抗原劑量治療,1月后胸腹盆腔CT檢查右肺上葉病灶及右肺中葉病灶、雙腎病灶、左腎上腺病灶略好轉,胸6、胸9、腰1新發轉移瘤,胸腔積液增多?;颊卟∏椴⑽吹玫娇刂?,出現背部疼痛進行性加重,于2017年12月25日—2018年1月15日行肺門縱隔病灶、胸3、胸6、胸7、胸9、腰1椎體,雙側髂骨及右腎下極處病灶局部放療。放療后患者背部疼痛緩解,繼續原劑量吉非替尼和貝伐珠單抗治療。2018年2月27日行PET-CT檢查:放療區域腫瘤大部分受到明顯抑制,但全身多處新發高代謝病灶,主要表現在頸6、頸7、胸2、胸4椎體及雙側附件,提示前期全身治療效果欠佳。為尋找治療突破口,取靜脈血行二代基因測序,結果顯示:EGFR p.E746-A750del(Ex19)和PIK-3CA p.K111N(Ex2)共突變,見表1。2018年3月對椎體新發病灶行局部放療,并調整治療方案為吉非替尼聯合依維莫司(5 mg,每日1次)靶向治療。3周后患者血小板低至22×109/L,考慮與依維莫司有關,停依維莫司,給患者對癥升血小板治療?;颊咦园l病以來病情持續進展,對靶向治療及化療反應較差,為進一步明確PIK3CA突變出現時間,將患者患病初期支氣管鏡穿刺組織行二代基因測序,結果證實為原發EGFR p.E746-A750del(Ex19)及PIK3CA p.K111N(Ex2)共突變,見表1?;颊哂?018年5月7日因肺部惡性腫瘤死亡。

2 討論

NSCLC的發生發展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其中包括多種信號分子的參與,如EGFR、ALK、MET、HER2等。近年來,PI3K-AKT-mTOR信號通路在NSCLC的研究中受到充分關注,其激活可調節細胞增殖、抑制凋亡、促進腫瘤血管形成及腫瘤侵襲[5],PIK3CA突變是PI3K家族中唯一的腫瘤特異性突變[6]。PIK3CA突變頻率較高的腫瘤類型是子宮內膜癌、乳腺癌、結腸癌等,在子宮內膜癌中突變率可達40%[7]。PIK3CA的突變主要發生在Exon 9和Exon 20,其分別編碼PIK3CA的螺旋結合域和催化亞基[8]。有文獻曾報道在108例原發性子宮內膜癌中檢測到58例PIK3CA突變,其中約50%突變位于Exon 9和Exon 20[9]。而在NSCLC中PIK3CA Exon 2突變的病例既往報道少,本例患者通過二代基因檢測發現EGFR 19del(E746-A750del)和PIK3CA Exon 2(p.K111N)共突變,臨床罕見?;颊邔?、靶向治療均不敏感,整個治療過程病情持續進展,以骨轉移為著。PIK3CA Exon 9或Exon 20突變與EGFR突變共存的NSCLC患者多認為預后較差、生存期短[1,10-11],也有報道認為這種共突變不影響EGFRTKI的敏感度,但預后差[11]。PIK3CA Exon 2突變對EGFR-TKI療效影響的報道較少,本例患者對多種治療反應較差可能與PIK3CA Exon 2突變有關。

圖1 患者支氣管鏡活檢組織HE染色及免疫組織結果Figure 1 HE staining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results of the patient's bronchoscopy biopsy tissues

表1 二代基因測序結果對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results

患者初治時所獲得的支氣管鏡活檢組織二代基因檢測結果:EGFR 19del突變頻率為51.8%,PIK3CA pK111N突變頻率為12.5%。經過放化療及3周期吉非替尼靶向治療后,抽取靜脈血行二代基因檢測結果:EGFR 19del突變頻率為6.7%,PIK3CA pK111N突變頻率為0.6%?;颊哒w突變水平呈下降趨勢,但影像學評估為PD。目前多數研究認為循環腫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的水平與患者腫瘤負荷呈一定正相關[12],而本例患者在腫瘤負荷持續增大的情況下,ctDNA水平不升反降。有研究[13]認為ctDNA濃度的高低可能與藥物治療反應無明確相關:藥物治療有效時,血液循環里的腫瘤細胞減少,ctDNA水平隨之減少;或者當腫瘤細胞對藥物敏感時,大量腫瘤細胞被殺傷壞死,釋放ctDNA入血,血液中的ctDNA濃度可能升高。藥物治療無效時,腫瘤細胞進一步增殖分化,分泌更多的ctDNA,可能使ctDNA水平升高;或者藥物對腫瘤細胞的殺傷作用弱,壞死凋亡的細胞比例少,釋放的ctDNA少。綜上,ctDNA濃度與療效之間的關系需大樣本臨床研究進一步探索[14]。肺癌本身就是異質性比較大的瘤種,目前研究認為ctDNA可突破腫瘤異質性反映腫瘤整體基因組信息,但實際上ctDNA檢測可能代表所有的克隆群或某部分優勢亞克隆群,甚至僅是一些微量且非優勢的克隆群。當根據檢測結果給予相應靶向治療后,此通路突變頻率減少被抑制,但因這部分克隆群并非優勢群體,病灶仍然會繼續增大,這可能是本例患者治療效果差的原因?;诂F有的檢測手段,如何綜合分析檢測結果并給NSCLC患者制定更加有效的治療手段,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猜你喜歡
右肺靶向肺癌
兩種手術入路對胸腔鏡右上肺葉切除術可行性及術后康復的影響
新型抗腫瘤藥物:靶向藥物
如何判斷靶向治療耐藥
對比增強磁敏感加權成像對肺癌腦轉移瘤檢出的研究
氬氦刀冷凍治療肺癌80例的臨床觀察
長鏈非編碼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達
攜IL-6單克隆抗體靶向微泡破壞技術在兔MI/RI損傷中的應用
廣泛期小細胞肺癌合并肺腺癌1例
選擇性肺葉切除治療同側多發結核病灶一例
單孔胸腔鏡下右肺上葉單倉血管組合處理法在肺癌手術中的應用和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